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星際迷航:超越星辰》重啟系列的第三部電影,系列的第13部,林詣彬導演的第一部。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我們為什麼愛《星際迷航》系列?這是個複雜的問題,但正如nationalgeographic網站所評價的,“’Star Trek’ is right about everything” 與充斥著愛恨情仇史詩背景的星戰相比,星際迷航同樣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但同時也有著極為精密的世界觀和嚴謹富有邏輯性的故事與大量的專業詞彙,其中的很多設想在短短的半個世紀之內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現實生活(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那些實現了的星際迷航技術”),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說它是所謂“硬派科幻”的代表作。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與此同時,該系列從未缺少過對於人性的關懷,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做到這一點的同時卻不生硬尷尬。規則和邏輯是極其重要的,但是也不是不能被打破,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的人性,正是《星際迷航》想通過kirk和spock傳達給我們的。正如我一直所說的,幻想並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讓它符合邏輯。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50年來,星際迷航的科學性和勇於探索的航海家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誕生於冷戰高峰的一部電視劇,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最初的範疇,成為了涵蓋多種藝術形式並具有全球巨大影響力的經典ip。顯而易見,星際迷航帶有濃濃的美式”政治正確“的意味。黑人女性u姐、亞裔sulu、蘇格蘭人scott、俄羅斯人chekov、代表了混血人種(甚至有說法說是猶太人)的spock以及典型的美式英雄kirk。說到這裡,第一次銀幕上的跨種族接吻就出現在ST原初系列之中。當然、還有數不清的外星種族(比如克林貢人就被指出集合了以蘇聯為代表的美國敵人的特徵;在本部中,yorktown基地的50個種族,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於ST50週年的一種致敬)。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除此之外,為了向現實生活中就是gay的原初系列sulu的扮演者George Takei致敬,星際迷航3中的sulu也被設定成了一個gay的形象。 然而,作為一部硬派科幻作品,合理的種族設定(比如不干涉文明發展原則)和精彩動人的故事情節、讓這些或多或少帶有政治目的的元素並沒有影響到作品在時間範圍內的流行。有些時候我們確實要承認,種族平等、進取奮鬥的普世價值觀加上美國先進的影視工業,仍然會得到我們內心的認可。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回到本片,經歷過j·j·艾布拉姆斯的兩部之後,本片請來了速度與激情的導演林詣彬執導。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既有速度,也有激情。相比於系列以往的作品,本片的節奏明顯加快,大量動作戲加入。太空戰爭,衝浪和搖滾元素的混合給人的腎上腺以極大地刺激。歌曲選擇了Beastie Boys的Sabotage,這也是重啟系列第一部中kirk兒時所喜愛的音樂。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新的五年任務劇情基本獨立以便於讓新觀眾看懂,最後的劇情反轉處理的也不錯。而對於老Leonard和系列50年的致敬也會勾起老觀眾的回憶。事實上重啟系列一直受到trekkie們的頗多非議,認為其顛覆了星際迷航系列原有冰冷硬派的風格,不過在這個年代向商業娛樂電影風格妥協確實情有可原,而這也更能吸引新的粉絲來了解這個龐大的世界。整體而言,還是值得肯定的。

這部硬幻科幻片,有人說它比《星戰》經典,看到幕後製作驚歎了!

有個說法叫做“地球以外屬於進取號”,每個sci-fi迷肯定都想登上這樣一艘星艦。在幻想的世界裡,我們曾駕駛過RX-0獨角獸和初號機;在克魯普星區指揮戰役;帶著本書在銀河系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