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

父母望子成龍,期望孩子從小在各方面都能出類拔萃。有時,學習稍微差一點,就開始心急,把孩子關在家中苦讀。又是請家教,又是買學習資料,讓孩子目不窺園,足不下樓,看書做作業,高價去補習班。此類強迫孩子讀書的現象,比比皆是常言道:“強拗的瓜不甜”,“牛不喝水強按頭”。讀書就像是牛喝水。

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

牛不渴,牛不想喝,你按著牛的頭去喝,又有什麼用呢?強迫孩子學習的教育方法,是最容易引起反效果的。因為如果孩子對是學習不感興趣,強迫孩子去學,孩子只會對學習感到痛苦,會討厭學習。

而且做父母的愈叱責,愈強迫,孩子愈討厭。孩子天生都是好玩的,而且學習與玩相比是一樁苦事。如果孩子沒有求知的慾望,不明確讀書的目的,對讀書激不起興趣,父母的強迫只會徒勞無益。

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

孩子為什麼要上學的?有幾個家長能說清楚?為金錢、地位嗎,孩子不明白。

家長和孩子都不清楚為什麼讀書這個問題,你強迫孩子讀書,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孩子以為是為父母讀書,為老師讀書,為考試讀書,讀書這麼苦,我為啥要努力讀書?

父母要求孩子用功學習是對的,父母督促孩子學習也是應該的。否則,子不教父之過。但是學習又不能強迫。因為父母可以把孩子鎖在書房裡,但父母卻不能把書本,把知識塞進孩子的頭腦。知識的吸收與消化必須通過孩子自身的努力。

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

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努力學習,強迫是不管用的。要找到學習的原動力,也就是常說的內動力。有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十九的學生並不喜歡學習,這就是事實。

有個朋友講了一個故事,他小的時候,都在農村長大其實生活很苦,那個時候,媽媽總教導孩子說,一定要上學,不要回來種地。但這句話就是動力。這個朋友就非常用功讀書,發自內心的喜歡讀書,希望讀書能改變命運。不要家長強迫他。到了40歲有能力幹自己喜歡的事了,所謂的經濟獨立了,能讓家人過上好生活。

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

激發孩子的內動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夢想激勵,信念激勵,責任激勵,家庭幸福激勵等。當我們能激勵孩子內心的需求。再通過耐心細緻的說理工作和熱情的關懷,幫助孩子自己認識學習的重要,並誘導孩子對讀書產生興趣,由不自覺而逐漸變為自覺的學習。

推薦家長:

  • (1)父母幫孩子妥善地處理好玩與學習的關係,做到有勞有逸,學習好,休息好。
  • (2)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成長,也是一個關鍵。
  • (3)培養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升孩子的自信。
  • (4)多參加體育,藝術活動,提升修養,提升自信,學會溝通。
  • (5)堅定孩子的志向和目標。鼓勵和支持他們的夢想。
  • (6)建立孩子的責任心和責任感,隨時給孩子認可,教會孩子自己愛自己。
  • (7)多聽聽那些學霸的經驗,提升家長和孩子的對學習的認識。
  • (8)養成孩子喜歡閱讀的終身好習慣。

只有這樣,家長也輕鬆,孩子也自己努力。這才是學習的正確方式。

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好心辦壞事,痴心辦蠢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