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歌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进行的“1978年-1998年大众读书生活变迁调查”中,《平凡的世界》成为了“新时期以来”唯一的一部“到现在为止对被访者影响最大的图书”。

在2012年,山东大学文学院的全国十省城乡进行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中,《平凡的世界》毫无压力的占据了所有读者中的38.6%,遥遥领先于其他获奖作品。

在2015年那一届每一位清华新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中,都有现任清华校长邱勇向他们寄出的一本书,这本书正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在2016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2015年国内9所高校,大学生们最爱读哪些书的调查数据中,《平凡的世界》也是名列榜首,成为了大学生们的最爱。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歌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时过境迁,从《平凡的世界》第一部1986年发行到今天,已经33年过去了。

时间是最能检验一部书生命力的标准,也最有资格评判作者的创作水平。

虽然至今在文学史上,《平凡的世界》也只有只言片语的提及。

但是它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这已经足以证明了这部作品的不朽与经典。

路遥也依靠他这部呕心沥血成为了经典的作品,被神话了,成为了广大读者心中的神。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陕西铜川路遥纪念馆

那么为什么《平凡的世界》会经久不衰,让广大读者如此喜爱,并成为经典的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是又非常复杂的问题。

但是如果用一个通俗的词语来表达的话,那就是“共鸣”

阅读一部作品,只有让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了“共鸣”,有了很深的代入感,那么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而《平凡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的到位,路遥就是凭借着他在书中所塑造的人物,事件,环境,让读者进入了那个世界,并且在预期与反转中,在真实与选择中,亲身的去走了一趟那个世界。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路遥故居

如果你看完了整部《平凡的世界》,又或者你看了许多有关《平凡的世界》的评论和问答,你就会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为什么全书中会有那么多的“如果”,那么多的选择题,等待着主角们用自己的人生去回答?

路遥的小说就是这么的奇怪,《平凡的世界》中的选择题到底有多少呢?

只能说不计其数,就好像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选择题,而且都是非常艰难的选择题。

譬如:孙少安如果当初没有拒绝田润叶会怎么样?

孙少平当初如果没有拒绝侯玉英的爱情,未来会怎么样?

如果田晓霞没有去采访水灾,那么她与孙少平的未来会怎么样?

…………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平凡的世界》

其实,在路遥更早的另一部作品《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在全书中也都是在做选择题。

但是书中的高加林却做错了,最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让他的人生暂时的陷入了黑暗。

而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更高明的把选择放到了更高的位置,选择的双方不再是对立的关系,不再是是非道德的判定标准。

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参与,去体会书中人物的选择过程。

这样就让读者能够设身处地的去与书中的人物互动,交流,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圆。

从而造就了《平凡的世界》受到了读者的热捧,进而成为了经典的传奇。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平凡的世界》剧照

那么让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并且经久不衰的受到追捧的《平凡的世界》,为什么又让文学史如此漠然呢?

其实在各家不同的文学史上,对于《平凡的世界》其实也是有分歧的:

有些将《平凡的世界》归根于“现实主义农村题材”;

而有些又将其归纳于“改革文学”;

更有甚者将其归于“无名”,什么都没有将其涵盖进去。

这其实也是由于《平凡的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因为全书既是“现实主义”,但是又突破了“现实主义”,进而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等诸多因素,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个体。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平凡的世界》剧照

正是后来这个在文学史上掀起波涛的“独特个体”,想当初在出版时,就差点被整个文学界,出版界给雪藏了。

所以说,一部好的作品,还是需要一个好机遇的。

而《平凡的世界》最好的机缘,还应该算是它在中央广播电台的长篇连播吧。

正是靠着这个无形的电波,让它能够在印数极低的情况下,进入了千家万户。

让不经常读书,甚至从不读书的人们也都知道了《平凡的世界》,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从而成为了这部书的忠实粉丝。

进而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因为群众的呼声高涨,也使得《平凡的世界》最终实至名归,最终荣获了这个巨大的荣誉。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路遥家乡

这些年来,还有一个因为《平凡的世界》引发的奇特现象,那就是因书的热销进而引发了对作者路遥的神话。

而这个热潮的正是由路遥最后的自传小说《早晨从中午开始》引发的。

在这部书里,路遥详细的介绍了自己为什么会写《平凡的世界》,以及写作这部书的详细过程和其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困难与煎熬,还有其为了写作而慢慢病入膏肓的痛苦经历。

这一切都让读者与作者路遥能够做到感动身受,心灵相通,被他为了写作而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读者们能够非常直观的认识路遥,了解路遥,并且通过这部著作背后的故事,能够更深刻的去体会书中的故事。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陕西铜川路遥纪念馆

所以说,《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在不被文学界,文史界,出版界充分认可的前提下,成为新时期小说的长青树,成为现代小说的经典,那是时代和机遇,以及路遥本人共同造就的。

这样的成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非常不容易复制的。

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特例的存在”,在这里我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记住这部书,并且将这部书介绍给你身边的人。

不是因为这部书写作手法有多巧妙,人物故事有多新奇,而是因为它所代表的一种精神:

面对苦难,从不言苦难,而是义无反顾的将苦难当作人生成长的必需品,从而永远乐观面对人生的这种精神。

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不被文学史认可,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平凡的世界》

喜欢本文,请点击关注,还有更多有关《平凡的世界》周边文章,等待你的查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