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網紅是怎麼打造的?

MCN,即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起源於國外成熟的網紅經濟運作。

其本質是將PGC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

自從2015年,MCN的概念最開始是被中國的互聯網從業者所熟識,便迅速開花結果,出現了不少優秀的MCN機構,比如:

papitube、貝殼視頻、如涵控股、妍媸文化、古麥嘉禾等等!

雖然在這期間,有不少人唱衰MCN,但不得不承認,MCN所提供的商業模式與運營思路,是當今環境下最為適宜的一種解決方案!

一提到MCN,很多人就浮現出專業化、規模化等關鍵詞,看似MCN遙不可及。

但其實,MCN並沒有那麼神秘,相反,MCN的運營模式因為要追求規模化、批量化,反而更具備可複製性、可模仿性!

我曾任職於國內一家頭部MCN機構,對其運作模式有所瞭解,現在就跟我一起來揭開MCN的神秘面紗吧!

1

MCN運營模式

1、宏觀層面

一般而言,MCN機構本質上仍屬於互聯網傳媒公司,其經營範圍很廣,涉及文化娛樂產業的各個層面與鏈條。

因此宏觀層面的運營將涉及公司整體規劃架構、管理模式與產業形態等維度,在此不做過多闡述。

2、中觀層面

中觀層面的運營模式,可以見簡單理解為“網紅運營模式的整體思路”。

第一步,簽約網紅

目前MCN簽約網紅一般分為一下兩種:

①簽約已經有一定名氣與粉絲基礎博主,建立合作關係以更好實現內容變現。

比如:

paipitube旗下的「王咩阿」、「吃貨請閉眼」、「滇西小哥」;

大禹旗下的「野食小哥」、「愛做飯的芋頭SAMA」等都是這種模式。

②MCN自己培育網紅,下文內容將以此種模式作為重點論述對象。

比如:

大家都熟悉的「辦公室小野」 就是是洋蔥視頻孵化出來的,當然,MCN孵化的網紅更多的還是腰部賬號。

第二步,組建一支專業的運營團隊、保證持續穩定的內容輸出

此部分內容將於微觀層面部分詳細展開論述,我們小組的思路是主攻抖音平臺,具備一定粉絲基礎後再實現內同的全平臺分發。

第三步、最為重要的變現模式

與單打獨鬥的運營模式不同,MCN機構的網紅們不會自己接廣告,但永遠不會缺廣告拍。

因為MCN機構設置有商務部,會對接廣告主,提供公司旗下各個博主的資料、接到廣告之後會根據廣告主的不同要求將任務分發至不同的博主。

MCN网红是怎么打造的?

3、微觀層面

MCN機構會根據娛樂、時尚、搞笑等不同的方向,將公司劃分為不同小組展開工作,即上文提到的組建專業化的運營團隊,打造不同領域的矩陣!

比如paipitube,兩年時間簽約餘位博主,覆蓋搞笑、生活、美妝、影視、科技、萌寵、美食、旅行、中美文化等各垂直領域。

MCN网红是怎么打造的?

Paipitube旗下部分博主

以我們自己所在的小組為例:

我們小組約有15人,同時運營5個賬戶,兩個多月的時間在抖音平臺累計粉絲500萬,成功實現內容矩陣構建。

不迷信市面上所謂一條視頻漲粉百萬的傳說,而是穩紮穩打,保證內容的持續輸出與賬號的健康發展。

我們小組的有5名簽約博主,人員配置大概是這樣的:

  • 每位或每兩位博主分配一個集文案、策劃、編導於一身的運營;

  • 每兩位或三位博主分配一位剪輯和攝像;

  • 最後還有就是一位大組長與兩位小組長,也參與到攝像、剪輯、運營等日常工作。

我們每週的工作情況是這樣的:

一週五天的工作時間,每位博主根據實際情況,每週會有2-4天的拍攝任務,每天拍攝5-10條內容。

我們以平均以每週三天、每天7條計算,一週拍攝21條視頻內容,這樣就能保證每天發兩條視頻,每週發14條視頻,再排除個別不能用的素材,每週還能屯下幾條視頻,以備不時之需!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這樣批量化的內容生產,能保證內容保持優質嘛?

答案是當然可以。

不要忘了,每週拍三天,還有兩天時間,會挑選週五或者週一的時間開選題會,所有小組成員,包括攝像和剪輯,都會參與其中。

對每一個選題進行認真、全面的篩選評價,然後再進行文案、腳本撰寫以及準備相關材料等工作,從源頭上保證內容的趣味性、優質性。

這樣能保證每天一兩天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少則一個星期,多則不到一個月,你的賬號就會迎來第一個爆款視頻,然後接下來的路就會順順當當。

不過,當你粉絲量達到一定基礎,比如一百萬、兩百萬,你大概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就要提前準備,尋求轉型突破與內容升級。

2

MCN運營模式的可複製性

1、MCN劣勢賦予了被複制的可能性

MCN機構雖然解決了內容創業者變現難的問題,但卻是建立在將其“收編”的基礎上,這種情況對於公司內部孵化的網紅更是如此。

都說網紅們掙錢快、一條廣告就好幾萬,但是博主們能拿到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不過這還算好的,博主背後的運營、文案、攝像、剪輯等工作人員能拿到的錢就更少了,而且基本工資也只是小几千。

這種收益顯然很難讓人滿足,所以這種情況下,一些很多優秀的運營人才都會選擇自己成立一個工作室,自己孵化網紅,看似走回了老路,其實是一種進步。

因為,工作室與MCN並不衝突,仍能與MCN機構合作,而免於被其“剝削”!

MCN對於利益的絕對把控很容易造成留不住人才,而這些人才又深諳其運營之道,賦予了這種模式得以被複制的可能性!

2、MCN機構優勢減弱為我們提供機會

相比於勢單力薄的創業者,MCN的確存在著優勢,但這種優勢卻並不是決定性而是輔助性的,並不能決定成敗,所以說,只要模式正確,不管你是不是MCN,誰都可以成功!

MCN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與內容平臺聯繫緊密,雖說如此,但MCN與平臺的聯繫卻依舊有限。

比如:

小紅書每週會提供本週重點扶持的話題,博主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前部署,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並沒有很大幫助,發佈的內容還是會無人問津。

又比如:

我們小組曾聯繫抖音官方做了一個開屏廣告,看似流量很大,但這則廣告也只是帶來了幾萬粉,效果並不明顯!

MCN网红是怎么打造的?

小紅書官方提供的火焰話題日程安排

3

PUGC內容的非專業性降低複製難度

MCN機構生產的內容是介於UGC和PGC之間的PUGC生態模式,是運用專業化的運營模式,同時為了更好的貼近受眾,有選擇的對內容呈現進行優化或弱化。

PGC會對內容進行嚴格把控,比如:

「野食小哥」拍攝的視頻每次都會被粉絲說有專業團隊,為什麼?因為無論是鏡頭、調色、後期剪輯等各方面,內容實在是太好了。

「野食小哥」的視頻足夠硬核,比如他為了喝一口奶茶,會從養牛開始拍起,會不停的換置不同的房產,為尋美食會深入山間野林。

而且演技精湛還能一人分飾兩角,經常能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而且還能捕捉到一些很罕見的鏡頭,對拍攝功力要求很高!

MCN网红是怎么打造的?

野食小哥一人分飾兩角

這樣的內容當然優質,但卻不是我們能夠模仿得來的,不能批量化生產,對於我們而言,抖音這樣一個對專業化要求不是很高的平臺就顯得非常親民了。

我們小組的一位攝像曾做過導演,他講電影拍攝時會特別注重鏡頭的運用,一個畫面裡至少會有從近到遠至少7個層次,以求在一個二維畫面裡實現空間的縱深感。

但是在拍攝抖音視頻的時候,他會有意識的規避這種方法,甚至為了營造真實感,會故意將鏡頭擺放的不夠水平,或者有意識的將視頻過曝等。

到後來甚至拋棄了攝像機,直接改用手機拍,在“不專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種非專業化的市場需求也降低了我們模仿的准入門檻,對於這種需求,以專業化自詡的MCN似乎並幫不上什麼忙!

最後,不要以為MCN掌握著內容平臺的算法機制,他們對於平臺算法的理解也是通過大量的實踐摸索得來的,平臺不會對任何人說算法是怎樣的,互聯網的玩法就是如此。

不然,這場遊戲就沒意思了!

你對MCN網紅運營怎麼看?

在留言區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即日起,把自己的運營類原創文章,投稿給運營公舉小磊磊。一經採用發佈,支付千字百元稿費。閱讀越高,稿費越高,上不封頂。

點擊《投稿》瞭解詳情,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MCN网红是怎么打造的?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新媒體運營群」學習知識,領取豪華新媒體禮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