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弓酒廠破產改制局中局

张弓酒厂破产改制局中局

“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在1994年通過電視喊出這句廣告語時,不知是否會料到這一白酒品牌在近十餘年的多舛經歷。

作為昔日低度白酒鼻祖,張弓在進入21世紀後經歷了倒閉、南北廠分開租賃經營和破產拍賣,如今張弓酒業停產、部分原酒遭遇查封,破產改制被迫擱置。近日,它又陷入或涉國有資產流失的旋渦當中。

當前,按照河南省政府的規劃,正在全力推動全省白酒行業“五朵金花”“五朵銀花”的發展。從曾經的“五朵金花”之一,如今降級為“銀花”的張弓酒,面對多舛命運誰來拯救?在豫酒振興的道路上,張弓前途未明。

一場走入“死衚衕”的拍賣

問世於1951年的張弓酒廠,憑藉開發出中國第一代低度酒的成就,曾經一度風光無限。但是,後來因種種原因張弓酒廠在2002年倒閉。張弓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弓酒業”)和張弓老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弓老酒”),分別以租賃方式,在2003年和2012年入主張弓酒廠的北廠和老南廠。前者擁有張弓商標和品牌,後者擁有老廠多個稀缺窖池,租賃期限均為20年。

張弓在2018年初被行業主管單位河南省工信委評選為“五朵銀花”之一。在這之前,張弓一直是當地“六朵金花”之一,其歷史最輝煌時期則是豫酒代表“張寶林”(即張弓、寶豐、林和)的領頭羊。但由於張弓酒的銷售下降等系列問題,從“金花”跌入了“銀花”陣營。恰逢在2017年9月河南省提出豫酒振興,由省長親自主抓,也加速了張弓酒廠改制的步伐。

2018年1月,張弓酒廠宣佈破產並清算。2018年8月20日,張弓酒廠等財產進行拍賣。張弓老酒憑藉4.15億元的價格,成為張弓酒廠的所有品牌、廠房、建築物等淨資產的所有人。據瞭解,張弓老酒董事長鄧天志是當地人,且該企業和張弓酒業均擁有優先購買權。

一切就緒,張弓振興似乎近在咫尺。無奈,在競拍款支付環節出現爭議。

根據參加張弓酒廠財產拍賣競買人須知的內容顯示,買受人(即張弓老酒)應在競拍成功15日內足額支付剩餘款項。標的物在拍賣完成後45日內交付。如果所涉財產比較複雜,還可以在合理空間內進行延期交付。

不過,截至今日,張弓老酒僅支付1.5億元。張弓老酒董事長鄧天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自己已經支付1.5個億,但是‘張弓’商標遲遲沒有能夠轉讓過來。於是張弓老酒就要求緩期支付。”

張弓酒業總經理馬亞傑告訴記者,張弓酒業已經做好了搬離的準備,但是因為對方未能如期完全支付,使得事情擱置。“競買人須知上寫得很清楚,他們在競拍成功後15日內交完錢,張弓酒廠資產在45日內交付完。他們錢都沒交完,又哪來的商標沒有轉讓呢?”

至此,該事似乎走向了“死衚衕”。張弓老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相關規定,企業破產拍賣,指定的破產管理人對於拍賣的資產應該是可以管控的。但是,在其競拍成功後,張弓酒業並未組織停止生產經營,並且還多次召開相關會議。“我們認為破產管理人未能掌控上述資產,於是就暫停支付。另外,我們競拍的資產有一部分就是我們廠區的資產,將近1億元左右,這是不用支付的。”

據瞭解,河南京港律師事務所是張弓酒廠的破產管理人。記者多次聯繫負責這一業務的趙儒倉,對方始終沒有回應。

資產評估或涉國有資產流失

去年8月20日的那場拍賣,被多家媒體報道稱是“一次成功的拍賣”。但張弓酒業方面指出,此次拍賣和資產評估存在很多違規之處。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張弓酒業認為,當地法院指定河南京港律師事務所擔任破產管理人,且破產管理人主要負責人趙儒倉,不僅是律師身份,還有公務員身份,這屬於程序違法。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破產管理人的確定,法院應當採取輪候、抽籤、搖號等隨機方式公開指定管理人。

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毛雪華和楊陽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人民法院指定管理人的方法,包括隨機方式和競爭方式兩種主要的形式。但是相關規定表述的是“一般應當”,有的地方在其高級人民法院的規範性文件中確立了推薦指定管理人、協商指定管理人等方式,因此,指定管理人並非只有上述兩種方式,但關鍵還是要看是否有其他的規定。

不過,上述律師提到,按照規定,作為政府公務人員身份,是不允許同時擔任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

當地政府部門對此事表現得頗為謹慎。記者多次撥打寧陵縣宣傳部部長洪峰、副部長趙敬磊的電話,始終未能接通。4月10日,記者在寧陵縣委辦公地也未能見到上述人員。

同時,記者多次聯繫寧陵縣縣長馬同和,併發去採訪提綱,對方讓記者跟當地法院溝通。隨後記者聯繫並見到此次事件的負責人馬國強,其表示沒有上級法院以及本院院長授權,不能對外接受採訪。

馬亞傑告訴記者,張弓酒業曾實名舉報此次資產評估涉及國有資產流失,商丘市紀委監委介入調查,但是現在依然沒有調查結果出來。

張弓酒業董事長孟豔在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提到,張弓酒業租賃的釀酒車間是1995年啟用的、亞洲最大的、高11米的馬鞍形釀酒車間,評估價格是每平方米1070元;而老南廠是1982年啟用的、磚混結構的、最高不到4米的釀酒車間,評估價格為每平方米1400元。她認為部分國有資產被低價評估。

張弓老酒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不認可。在該負責人指引下,記者走訪對方提到的上述車間看到,該車間約有3層樓高,外牆均進行了加固。“評估價格還受廠房後期修復情況影響。張弓老酒投入億元進行基建。至於是否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應該由相關部門評定。”張弓老酒相關負責人提到。

商丘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劉博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張弓改制的問題,後來有關部門介紹了相關的情況,改制是按照有關程序進行的。但關於國有資產流失的調查結果,因為自己不負責,並不清楚具體情況。

商丘市紀委監委宣傳部一金姓工作人員說,他們也是經過媒體報道才知道上述調查,平時單位各個部門之間並不過問具體業務問題。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張弓老酒處看到的該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此次資產評估對象包括張弓酒廠、張弓老酒和張弓酒業。張弓商標評估價值為1.344億元。該負責人還提到,此次拍賣標的物估值合計為3.74億元,起拍價是4.15億元,溢價近4000萬元。

河南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認為,此事比較複雜,既有政府的問題,也有企業的問題。“破產拍賣必須依法辦事,包括評估、終止租賃協議、停產交接資產、原租賃協議的合理訴求等一系列問題依法依規辦理。希望地方政府勇於擔當,儘快將破產時間縮短,損失最小化。”

張弓好牌拆開散打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張弓老酒與張弓酒業在名字上較為相似,且均租賃張弓酒廠相關資產,但是兩家企業在經營上並沒有交集。張弓酒業運營張弓品牌系列產品,張弓老酒運營皇封和老南廠等產品。只是目前兩家企業營收的情況,同張弓酒廠巔峰時不可同日而語。

張弓酒業在2003年進入北廠,經歷股東更替,目前公司的實控人是孟豔。根據企查查顯示,當下的張弓酒業,三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馬亞傑告訴記者,公司在3月29日已經停產了。“是被迫的,因為張弓酒廠破產改制沒有塵埃落定,導致張弓酒業因經銷商信心受到動搖,作為張弓酒的生產企業,經營難以為繼,而且很多行業活動也無法參加,只能停產應對。”

4月11日,記者走訪張弓酒業廠區發現,多個釀酒車間已經停工,但有兩個包裝車間仍在運行。另外,記者看到仍有少量車輛從廠區將相關張弓酒產品運輸出去。

馬亞傑告訴記者,有可能是某些客戶的貨還沒做完,就抽調人手加工,但正式的生產線已經停了。

記者瞭解到,張弓酒業的原酒在2018年被相關部門查封。馬亞傑確認了這一信息。“是在2018年底,不過是部分原酒。原因是因為公司上任董事長孫凡瑞涉及的事情。不過,目前這個事情正在朝有利的方向發展。”他說。

而在馬路另一邊的張弓老酒,經營白酒產品跟張弓酒並無關係。張弓老酒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運營皇封和老南廠,皇封此前是張弓酒廠的商標,張弓老酒用近300萬元的價格購得,並註冊老南廠商標。但由於這是一個全新的品牌,目前該公司營收在幾千萬元上下徘徊,主要銷售區域侷限於商丘當地。

兩家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張弓輝煌歷史不可同日而語。昔日,張弓1973年研製出38°低度酒,開我國低度白酒之先河,被稱為“低度白酒鼻祖”。在1993年至1996年,張弓酒廠的銷售在全國排名都非常靠前。有行業人士稱,在這一巔峰時期其年銷售額高達10億元。

同時,這與當地提出的豫酒振興基調也不匹配。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豫酒十家重點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04%。其中,五朵金花中的三家企業主營收入增長超30%,五朵銀花中的三家企業主營收入超45%。

“張弓創造了豫酒眾多的第一和輝煌,它不僅僅是寧陵縣和商丘的,更是河南的名片。過去的十多年,張弓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間,希望不要一錯再錯了。”河南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告訴記者。

·END·

(來源:中國經營報)版權聲明:“新消費”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010-88890472

新消費

由《中國經營報》快消連鎖版組打造

挖掘消費行業新趨勢、新機會與新模式

打造快消業與連鎖業上下游良性聯動的新型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