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親到女兒---家庭三代教育的變遷

朵朵喜歡光著腳丫在家裡跑來跑去,100多平的大空間足夠她發揮,母親只要來家做客就會感慨:“真是幸福啊”。

從母親到女兒---家庭三代教育的變遷

可以理解她的感慨,她好像從沒有享受過這種自由和幸福。

對自己的出生年代,母親和外婆的意見總是沒法達成一致。

外婆認為母親生活在解放時代,可以自己當家作主,母親卻認為自己生活在最壞的時代,先遭遇三年大饑荒,又上學遭拒,隨後肩負起家庭的生計,命運被生活推著前行,完全沒法自由,但是母親同意纏足是一種無法接受的酷刑,也慶幸自己就此逃過一劫。

從母親到女兒---家庭三代教育的變遷

母親的生活比較坎坷,小學從一年級起就拿第一,因此被人嫉恨,抹掉了升學的資格,只能回家幫工,她幫工的時候肯吃苦,又是拿第一,而年輕女孩不用打扮,青春就是漂亮,所以被主任盯上,最後憤而遠嫁,最終在教師的職位上穩定下來,但學歷不高成為她的隱痛。

所以,我們家中讀書成了第一要素,家務和紛爭都可以靠後,甚至不允許課外小說和興趣的存在,這些對母親來講都是無用品,只有讀書才是人生大事,她彷彿想要將自己未盡的遺憾在子女身上補齊。有時父親也很頭痛她的執著,卻又沒法改變,在讀書這件事情上只能袖手旁觀,間或掩護子女偷得半分喘息的機會。

從母親到女兒---家庭三代教育的變遷

這種高壓政策下,我和妹妹的成績不約而同的名列前茅,無它,實在是成績稍微靠後,回家就能體會到什麼叫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種緊張的壓迫感,無聲無息,讓人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因為母親整天臭著臉,彷彿別人欠她三萬元沒有還,而做子女的就是債主。

為了大家庭的和睦溫馨,做子女的當然很乖覺,只能犧牲自我成全大義了。

在母親的理念中,我和妹妹都趕上了好時候,讀書是自由的---只要有能力,就能被敬重;生活是自由的---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想幹什麼都可以;思想是自由的---反正我們就算不開心,那也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消化。

從母親到女兒---家庭三代教育的變遷

在我和妹妹的理念裡,我們真是太不幸運了,生活是為讀書服務,興趣是為讀書服務,就連玩耍都是為讀書服務,讀書就是我們人生的意義和主題。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母親溫柔似水的招呼吃水果,我羨慕,因為母親從來都是嚴語厲色;餐桌上上她媽媽捧出色香味俱全的大餐,我也羨慕,因為母親認為不能沉溺口腹之慾,粗茶淡飯有益於身心健康;當看到她房間裡滿桌的畫具,書櫃上滿格的玩具,我的羨慕上升為嫉妒,因為母親不會允許這樣的玩具和畫具出現在家中,她稱之為玩物喪志。

直到現在,我也沒法放鬆的玩耍,只要稍微放鬆,彷彿有聲音在內心深處告誡和否定,只有時刻打起精神才能稍微擺脫這種不確定感。

從母親到女兒---家庭三代教育的變遷

所以對朵朵,我希望她可以輕鬆和快樂,生活並非短跑,而是一段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長跑,當然需要緊張的氛圍,但是也要學習放鬆,如同射箭的弓,如果總是繃緊弓弦,最終會不堪負荷,弓弦鬆弛,整張弓都被廢棄,如果在閒暇時分靜置,蓄養生息,等到需要使用的時候拿出來,整張弓待勢愈發,最少可以保證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吧。

母親對學習的緊張也沒有錯誤,她們那個時代的侷限性讓她錯失很多機會,至少我們作為子女的沒有錯過,她感覺很安心。

至於朵朵,基於母親遺留的緊張感,我對於讀書也會上綱上線,同時又不希望她全部的身心都為讀書服務,人生不止有讀書一件事情,至少還有藍天白雲,這些也是可以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