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導語:人們常說武器的射程決定一切,但我要說實際上空間維度才是一切。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曾聊過有關飛行摩托改變未來戰爭方式,在其中提到過有關兵器與空間維度的關係。在人類幾千年的戰爭史中,維度始終伴隨人類。說到空間維度其實很簡單,從數學的角度講就是:點、線、面、體的。兩點之間能夠確定一條線,兩線就可以形成一個面,在面上之上就是體。 如果延伸到物理學,那麼一維空間就是指兩點直線的線,二維空間就是一個面,而三維空間則是加上了高度。

而人類的戰爭武器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圍繞著維度進行戰爭的,可以這樣說越先進的武器能夠掌控的維度越高,而高維度武器往往能剋制低維度武器。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在早期戰爭中,人類的戰爭就是圍繞著點線的一維空間進行。具體說來就是冷兵器時代,士兵之間的互搏。為什麼說冷兵器之間是一維空間戰鬥呢?在冷兵器時代戰鬥時方式就是士兵使用刀具類武器在近距離互相砍殺,其攻擊範圍僅對面敵人,也就是面對面捉對廝殺。由於每次只能攻擊一人也就是點對點攻擊,所以實際上就是兩個點之間的戰鬥,也就是一維空間戰鬥。這種戰鬥原始而簡單,兩個點攻擊直到一個點消失才能攻擊另一個點從而在此次形成一條線。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弓箭的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二維武器,弓箭是一種遠程武器,它的攻擊範圍不在限定的一個目標身上,能夠從一個攻擊點像多個目標發動攻擊。雖然弓箭僅僅是最初級的二維空間武器,但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打破了人的身體因素對戰鬥的影響,身體強壯不在一定有擁絕對優勢。其次加速了傷害時間,最後增加了攻擊強度。

在士兵互搏時代,盔甲、刀劍、武藝、身體素質決定著戰鬥勝負。武藝高強刀劍鋒利的士兵生存幾率肯定要比裝備單薄的士兵大的多。可當面對弓箭的時候卻拉平了之間的距離,武藝在高強,身體素質優秀的士兵被射中的時候遭受到的傷害和普通的士兵是一樣。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另一方面,在攻擊效率上,一個步兵實際能夠戰鬥的次數非常有限。肉搏戰是一種非常消耗體力的戰鬥方式,普通士兵能夠進行的戰鬥次數和戰鬥效率是成反比的。戰鬥每多一次,戰鬥效率便下降一次,每一次揮劍力度上有略微降。冷兵器時代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說正式基於此。但弓箭兵卻不在此列,弓箭兵在其體力範圍能,每次攻擊力度都是一樣的,並且每次威力基本持平,同時能夠攻擊很多個目標,是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平穩輸出傷害的兵種。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最後,在消費比上,弓箭兵是一種價格便宜但威力較大的武器。在古代要訓練一個強大的士兵除了需要長時間的鍛鍊,蛋白質較為豐富的飯食,以及盔甲刀具等裝備。在古代金屬冶煉技術十分落後,優質金屬產量非常少,而作為盔甲的原料又需要牛皮才可以,這些都制約了士兵數量和價格。但是弓箭手卻並不需要很大強度的訓練,尤其是在裝備上,一張弓一些箭,就更夠造成比普通士兵更大量的傷害,同時在價格上海要便宜很多。並且在面對強力兵種:重騎兵的時候相對於步兵的酥手無策,可弓箭手能夠使用重型破甲箭在一定距離內擊穿騎兵盔甲,這就是空間維度賦予弓箭的巨大優勢。這種優勢甚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階層的恐慌,1139年的第二次拉特蘭會議上教皇曾明令禁止使用弓弩武器,不過鑑於這種武器威力巨大實際上戰鬥中還是被大量使用。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弓箭作為最初級的二維攻擊武器,幾乎貫穿了整個古代幾年前的歷史。雖然刀劍之類的兵器一直在變,步兵從短劍變成了直刀,馬朔演化出長矛和長槍,還有陌刀兵,鉤鐮槍兵等等,但弓箭卻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不過作為最初級的二維武器,弓箭雖然具備天然的優勢,但限於科技壁壘限制在戰爭形勢上還是無法改變整體的戰爭態勢。針對弓箭發射速度慢,遠程威力不足等特點,步兵往往使用重盾掩護拉近距離,當到達一定距離後快速衝鋒的方式戰鬥,而且箭支飛行速度慢,有經驗的士兵能夠通過觀察箭支飛行軌跡進行躲避,這種方式在遠距離的時候特別有效。

因此二維空間武器改變戰爭態勢還要等,火藥武器普及後,火槍火炮等武器出現在戰場之上後才二維武器才算徹底改變了戰爭模式。

伴隨著火焰的硝煙二維戰爭正式降臨到地球之上。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火槍最早應該出現在在中國宋朝,不過應為當時科技所限使得火槍的威力非常弱完全無法與發展了幾千年的弓箭相比。直到西方工業革命之後,材料學,化學,加工學等等有了長足的後,火槍才真正開始改變當時戰爭方式。

弓箭雖然與火槍同為二維弓箭武器,能夠射擊面上單位,但為何火槍才是改變整個戰爭方式的武器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對於能量的利用了。無論是火槍還是弓箭都是使用動能來對目標造成傷害,但對發射物賦予動能的方式卻不盡相同。弓箭是弓箭手將弓拉開將彈性勢能儲滿整個長弓之上,而火槍則是使用化學能推動彈丸飛行。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火槍的出現徹底讓冷兵器走向了武器的墳墓,各種大刀長矛開始逐漸被融化成鋼錠做成槍管子彈。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大型的火槍-火炮的出現則徹底改變了交戰規則。

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是弓箭的一種延伸或者說是進化,不過這種變化卻帶來了戰爭整體上的改變。

首先交戰距離,這是最顯著的一個變化,燧發槍雖在精確射擊只有50-100米,但如果不考慮精度的話實際殺傷力能到200米。為了彌補射速和精度,西方國家發明三段式密集射擊法,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射擊殺傷力,在200米的射擊距離上冷兵器士兵將面臨重大殺傷。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另外,在更遠的距離火炮夜間轟擊對方陣列,在這方面火炮的優勢顯露無疑,即便是前膛火藥火炮其射程也有至少也有五公里,這個距離能夠在敵方還未陣型還沒有整備完畢的時就發動攻擊,如果敵人繼續集結就要承受受到大量傷害的,如果倉促發動進攻很可能導致陣型不整進而攻擊失敗。

武器與空間:下一場戰爭的勝負由“空間認識”決定(上)

其次是威力,在現在有一門學科叫做“彈道創傷學”在其中詳細闡述了子彈在擊中人體後產生的強大破壞力這裡就不在細述,總之以當時火槍的威力人體一旦被擊中基本上就會喪失戰鬥力,大部分當場死亡。更為重要的是以往的盾牌盔甲完全失去作用,這些用於一維空間戰鬥防禦的裝備在面對這些二維空間武器脆弱不堪,這種威力不僅是停留在肉體上也作用於精神上。在以往士兵被砍中基本不會一擊殺死,依然能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但是火槍僅僅是一擊就能夠讓一個強壯的士兵瞬間死亡,這種打擊是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