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為什麼房貸如此凶猛?有什麼影響?

東震木


最近,有媒體透出,2018年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這麼多房貸流向樓市,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坊間此前一直估計,去年銀行新增信貸的近四成流向樓市,而若有一半新增貸款流向樓市的話,那2018年全國三四線城市房價全面普漲,國內房地產總市值超過450萬億也不足為奇。

可能很多人覺得奇怪,六大行新增貸款為啥會有一半流向房地產呢?我們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央行貨幣政策持續偏向寬鬆,使得各銀行手中的流動性氾濫,如何讓這些流動性產生效益,就是各銀行的頭疼之事。不過,去年有棚改貨幣化安置、人才引進戰略、城鎮化推進,使得房貸需求猛增。於是,銀行的貸款就會偏向於居民房貸這個的投資方向。

再者,國內的實體經濟不給力。由於國際經濟形勢不佳,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也增大。對於銀行來說,把錢貸給製造業風險太大,會造成不良資產比率的上升。未來決策層也是希望通過提高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總額的比重來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問題,就是儘可能的通過IPO、股權收購、發行債券等方面,來給實體經濟提供新的融資途徑。既然製造業貸款不能多投了,銀行只能把目光轉到房貸業務上來。

最後,在銀行看來,居民房貸業務才是較安全的放貸市場。你想,居民首套房貸要首付三成,這為銀行加了貸款的安全護墊。還有假如購房者還不出房貸,銀行還能拿到一套房產,隨後銀行通過司法程序將房產在網上拍賣出去。而且,銀行會對個人房貸延期不還者,將其裂跡納入銀行間徵信體系。在銀行看來,個人房貸很少發生棄房斷供現象。一般情況下,居民房貸是不可能棄房斷供的。居民房貸業務現在是銀行的“香餑餑”。

儘管,居民房貸業務是銀行眼中的“優質業務”,我們認為,2018年有一半資金進入居民貸款領域,對於國內經濟也並非是好事。第一,去年初一二線城市房價在可控中,而三四線城市房價泡沫不大,國內房地產完全有軟著陸的可能,而去年大量房貸資金流向居民房貸,導致了三四線城市房價動輒過萬/平方米,而五六縣城的房價也超過8000元-9000元/平方米。此舉將會進一步助推資產泡沫。

第二,50%的信貸資源流向居民房貸市場,還有一部分肯定是基建投資+國企貸款,真正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越來越少,間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越來越弱。而這既不利於我國實體經濟的快速復甦,也不利於房地產去投機化,迴歸居住屬性。更關鍵的是,有限的信貸資源無法得到合理配置,產生了信貸資源錯配問題。

第三,50%的信貸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業,這無疑給投機者和開發商提供了信心,說明銀行還是支持我們房地產市場的,因為中國經濟離不開房地產。只要房地產一低迷,銀行就要在房貸上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支持力度`。

有50%的信貸資金流向房地產業,難怪去年中小城市房價逆市大漲,這也印證了房價一直跌不下去的原因。其實,信貸資金流向哪裡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調配,如果都流向房地產業,那麼實體經濟就會持續低迷,而房地產對解決失業問的能力有限,中國多數就業崗位都是由實體經濟來提供。現在實體經濟面臨調整,未來高房價也面臨逐步從高位回落的問題。


不執著財經


地球上的海洋廣袤無邊,海水在不停地蒸發,但是海平面依然在上漲,這是為什麼呢?


道理非常簡單,南北兩極的冰川在融化,陸地上的河流一直奔騰不息,海洋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自然就能持續上漲了。


房價,也是這個道理。


已經遠超450萬億的房地產市場,正是由於洪水灌溉得以不斷壯大。時至今日六大行新增貸款依然有50%流向樓市,只能說明銀行的賺錢邏輯還沒有變化,維護房價的決心依然堅挺不可動搖。


新增貸款大量流向樓市,會帶來如下影響:


1、房價下降的速度會變慢,部分城市甚至還會出現上漲;

2、炒房客能夠增加信心,繼續在炒房事業上努力耕耘;

3、資金就那麼多,房貸用的多了,支持企業發展的資金就少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很難得到大幅改善;


銀行之所以青睞房貸,無非是房貸能夠帶來持續穩定的回報,並且壞賬比例極低。


一套100萬元的房子,首付30%,70萬元貸20年,利率按4.90%計算,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每個月需要還款4581元,一年就是5.5萬元。一年還的房貸佔到了房價的5.5%,三年能還16.5%,意味著只需要還款3年多時間,即使房價出現50%的下跌,銀行的風險也非常小了。當購房者還了4年房貸時,還款金額已經佔到房價的22%,算上首付已經達到52%,銀行已經非常安全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房價腰斬也不意味著銀行虧損。


房價腰斬後,銀行哪怕低價拍賣房產,只收回40%的最初購房金額,但是不夠償還貸款的部分還可以繼續找購房者討要,這是寫在合同裡面的。可以說房價下降的後果基本都是購房者承擔。


對於銀行來說,只要不發生大面積的棄房斷供,影響到銀行流動性,房價小幅下降對於銀行的影響微乎其微。


正因為房貸穩定安全,銀行才捨不得這塊肥肉。既然在解決民企融資問題上拿不出創新舉措真金白銀,那麼自然房貸吃飽,天荒地老。


貸款大量進入樓市,說明了穩定房價的決心和魄力,我們期待的房價腰斬會來的更晚一些。可惜的是,資金是有限的,鋼筋水泥建成的房子不會再產生任何附加價值,國民財富都沉積到房子上,對於未來經濟增長毫無益處。可惜,銀行和有些人看不到這一點,這是時代的悲哀。


財智成功


房產市場很多人都在“唱空”,認為未來房地產市場價格一定下跌。但是,真的會下跌嗎?起碼現階段還看不出有下跌的跡象。雖然存在部分區域的價格下跌,但僅僅是少數,絕大部分地區仍舊保持著價格的“高位震盪”之態。

對於,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房貸如此兇猛,要分為幾點來講:

一、市場對於房產,仍舊有較高需求,以一手房源為主。

個人對房產熱度的參考為:房貸上下浮比例。2013年、2014年、2015年房貸利率是上浮還是下浮呢?

當時貸款利率下浮5%-20%區間,房地產市場“遇冷”,更是有著“空城”一說。到了2015年10月份之後,房產的需求才逐漸有了改變,2016年、2017年呈現著價格上漲的情況。

2016年、2017年房產貸款利率是上浮還是下浮呢?上浮15%-30%之間。而整個房地產市場卻呈現旺盛的需求,熱度很高。

房地產市場經歷了2016年、2017年的“熱潮”。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都受到了市場極大的“歡迎”。為什麼?因為市場對房產的需求遠大於需求。

到了2017年下半年,商住土地逐漸供應於市場,並且推出了共享產權房、公租房等項目,逐漸滿足需求。

在滿足需求的背景下,二手房開始變得不好銷售,一手房依舊是“香餑餑”。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房貸利率上下浮比例有出現下浮嗎?

並沒有。雖然有所下跌,但是房貸利率卻依舊保持著上浮狀態,10%-15%區間。既然房貸利率依舊保持著上浮狀態,說明市場對房產的需求,仍舊是高的。雖然,達不到2016年、2017年時的水平,但需求仍舊大於供給,特別是一手房源。

既然,市場對於房產的需求依舊保持著較高熱度,那麼新增貸款流向樓市,也就理所應當。為什麼?因為,要滿足市場對於房產的需求,達到房地產市場的平衡關係。

二、房貸如此之猛,因為房產貸款具有“高穩定”性。

高房價的背景下,幾乎所有的購房者都會使用房產貸款來購置房產,然後月供還款。這種還款模式,本就具有穩定性,將利息、月支付本金平均分攤至每一個月,然後進行還款,壞賬率不高,具有穩定性。

但是,對比實體投資呢?所有的回報,幾乎可以說是理論值,並且貸款的利息收入也沒有房貸高。怎麼講?

現階段貸款利率為:六個月以內4.35%,六個月至一年4.35%,一年至三年4.75%,三年至五年4.75%,五年以上4.9%。

但是,房貸利率是存在上浮的,現階段房貸利率上浮比例在10%-15%區間,五年以上房貸利率為:5.39%-5.635%。

不僅僅房貸還貸的風險性小,屬於月供式的還貸,並且還有著一定的上浮比例。

三、市場各行各業,未來會逐步平衡發展。

現在新增貸款資金50%流向房地產市場,較2017年、2018年時的情況要好很多,當時甚至出現過90%的新增貸款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說明,現階段新增貸款在逐漸的分配至各行各業之中,只不過房產仍有著較高的需求。

隨著市場對於房產需求的滿足,逐漸各行各業也會平衡發展。

總結:為什麼房產貸款如此兇猛?是因為市場對房產的需求依舊較高,再加上房貸是月供式還貸方式,比較穩定,從而促使房產貸款佔比總貸款的比例較大。當然,隨著各行各業之間的發展,以及市場對房產需求的滿足,未來也會逐步平衡發展。


厚金說


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為什麼房貸如此兇猛?這明擺著表示以下的現象:

1.房貸是銀行青睞的優質業務,房地產行業依然是中國的支柱性產業;

2.國家近期降準目的沒達成,新增貸款額度有部分挪移至樓市;

3.國內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沒解決,銀行寧願放貸給利息較低個貸也不給利息較高的企業貸款,實體經濟生存和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4.銀行這個實質大房東不想房價跌,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房產投資客。

在此還有個疑問,公司貸款及墊款中新增的額度又有多少貸款給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又有多少放貸至關係戶?😱國家審計統計相關部門需留意!

至於房貸如此兇猛,有何影響?大膽預測下:

1.國家應該會嚴格劃定新增貸款裡中小企業貸款比例;

2.統計數據表明房產依然是投資的熱門渠道,增加房產投資客和開發商對房地產行業信心;

3.房價將在高位企穩,樓市回暖,觀望剛需客放棄抄底上車幻想。


小羅乾聞


2018年全國各地房地產繼續處於嚴格調控狀態,銀行房貸也普遍處於收緊狀態,首套房貸利率平均上浮10%,二套房貸利率平均上浮20%。但實際上,房貸屬於政策性收緊,並非受市場化所致,很多大型銀行可貸資金充足,只不過無法或是不願意放出去而已。



2018年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13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2.53萬億,佔新增貸款的49.39%。工行增長額度最多,6512.72億元,增長16.5%;郵儲增速最快,增加2,627.22億元,增長22.74%。



2018年末六大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也較2017年末明顯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六大行的貸款餘額在不斷增加,但是不良率卻並沒有隨之上升。房貸一向都是銀行的優質貸款項目,銀行也一直都熱衷於向購房群體放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貸的不良率極低。


在房貸收緊的背景下,房貸增長還能如此迅猛,如果徹底放開的話,房貸餘額會加速增長。但房貸過快增長,不利於經濟發展。


首先,大部分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而這些都是窮人數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房子佔老百姓總資產的比例過高,不利於消費,會讓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


其次,新增貸款主要流向房地產行業,也不利於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平衡,削弱應對經濟波動的能力,房價的下跌將重創銀行資產負債表,增加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第三,銀行把這麼多資金投向房地產行業,也就意味著其它行業面臨資金短缺的狀況,現在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是普遍現象。


房地產調控任重而道遠,房價既不能過快上漲又不能過快下跌,只能慢慢調控,讓房價軟著陸,泡沫慢慢刺破。


小斯筆記


感謝邀請!
前有降準釋放2000億,現有六大銀行新增貸款額度,這麼多資金,大家不約不同的都會覺得,樓市受益頗多。
沒辦法,資金流入樓市好處多多啊。
迴歸今日的熱點主題,近期大家發現,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這六大國有銀行一致增加貸款,共有5.13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增加2.53億元,約佔總增加貸款的50%。
在之前,大家紛紛猜測為了調控樓市,銀行的政策也是收緊狀態,房貸利率雖然有所下調,但依然高於上調前的利率,房貸政策依舊是收緊的。如今銀行釋放大量資金流入樓市,或許未來會有新的改變。

那麼,銀行為什麼增加房貸貸款?房貸為什麼會如此兇猛?該舉措對房價和樓市有什麼影響嗎?

一、銀行為什麼要增加房貸?
首先,在樓市非常火熱的那段時期,我們經常聽到銀行房貸告急這一說法。不是說銀行貸款不夠,錢不夠,而是說在銀行總貸款額度的基礎上,分配給住房貸款的額度是有限的,如果這部分貸款放完,或者即將放完,就會出現房貸告急的說法。
雖然現在樓市被嚴嚴控制著,但是買房、貸款的依舊不少,尤其是隨著房貸利率的增加,房價的提高,貸款額度也隨之增加,購房需求的提高,對銀行放款和貸款額度提出了很高的需求。所以有了增加貸款流入樓市的說法。
其次,住房貸款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非常優質的貸款,出現不良貸款的比率非常低,這也就意味著,銀行發放出去的這筆住房貸款是安全且收益有保障的。這也是銀行一直樂於與開發商合作,發放住房貸款的原因。
第三,樓市要去庫存,經濟追求GDP,剛需需要買房安家,但市場上沒有那麼多資金用來流通,很多事情都無法實現,無法實踐。改善市場運行機制,為這些現實狀況的改變提供有效的動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銀行貸款額度,這一部分計劃中,有50%的資金,分配給了樓市,最大的理由莫過於房地產業對經濟發展,GDP業績和銀行效益的有力推動。

上述三者疊加,就有了新增貸款比例和額度進入樓市,幫助買房的結果。

二、房貸為什麼會如此兇猛?
房貸兇猛,歸功於樓市的兇猛。
房貸利率上浮10%,15%,甚至20%。也就意味著一套房子要多付幾十萬的利息,房貸額度便隨之增加。
房價上漲100元,一套房子至少就得多付上萬元。總利息也會隨之增加。

房貸兇猛,還在於購房群體的增加和推動。人人都在搶奪市場的紅利,當然也有很多人純粹是為了有一處棲身之所。資源的稀缺與價值的凸顯,讓大家開始拼命追逐這個市場。結果就是搶奪市場,造成價格的上漲,促進銀行收益的增加。房貸無疑成為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

三、如此高的房貸,房貸額度的增加對房地產市場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1、在樓市調控不放鬆的大環境下,房貸增加迅猛,貸款額度增加,無疑會加劇市場的購房熱情,改變市場看冷的趨勢。
2、貸款額度增加,房貸提高過快,其實隱藏著不安定的因素,可能會造成樓市和經濟的危機。
3、大量資金流入樓市,可能會造成其他經濟實體的衰落,不利於促進消費。
4、雖然說房價的微跌,對銀行利潤的影響不大,只要不出現大面積的拋售和放棄房產的現象,銀行金融體系就是安全的。但是很難徹底保證此舉不會造成樓市的泡沫。
5、銀行的舉措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樓市前景變好的信號,貸款額度的增加可能會造成部分城市的房價微漲。
感謝邀請!
如果有好的建議,也請留言和評論。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聊宅


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時間裡,如果你告訴大家房價還能漲,買房能賺錢,我相信沒人會信你!因為大家都覺得房價太高了,一定是會跌的!

但是現在你去周圍看看問問,告訴大家買房可能在未來賺不到錢,勸他們不要炒房,大家就會認為你傻了,甚至瘋了!所以說,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恰恰說明了樓市的危險信號!!


理由一:

目前國際上房地產和金融投資比例30比70. 中國房地產和金融目前比例是77比23.這種比例一定會改變。大家去想象一下。現在大部分的房產到底還能不能投資!

理由二:

目前的中國房地產市值為450萬億,這個數值已經超過全球GDP總和!但是個人的GDP卻和多國相比有所差距!

如果按照中國人口14億來計算,450萬億的房地產市值平均到每人身上就是有32萬元,家家都是有錢人,可能嗎?

理由三

目前的房地產存在相當大的槓桿風險和泡沫,也就是說中國房地產的市值450億元,絕對不是房子的真實價值,而是人們對房價的預期價格,就像股票一樣,如果心裡預期下跌,市值也會下跌,是站不住腳的!

理由四:

目前三四線的房產有一個非常高的空置率,高達了24%以上!而國際認定空置率高達20%以上的就是有相當危險的隱患,而搞到30%以上則往往會出現危機!

理由五:

許多大佬開始陸續撤離房地產市場,就好比萬達的王健林已經開始降低槓桿,輕資產;地產龍頭萬科A開始倡導“活下去”的理念;最後香港富豪李嘉誠也開始拋售豪宅業務!


我認為現在的房地產投資其實有一定的分化,值得投資的也許只有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但是對於這些優質地產來說,是嚴格執行著限購的規定!也就是說有錢的沒資格買,有資格的沒錢買!那麼對於現在的房產其實就是一個不太適合投資的環境!

而通過周圍群眾的反應,其實也可以明顯感覺到80%的人已經開始接受了房產只漲不跌,甚至閉著眼買買買的趨勢,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記住,投資是有周期的,是存在二八定律的!也就是一件衣服被我穿上了,如果80%的人都說好看,那我一定會買;但是一個投資機會被我遇上了,如果80%的人都說可以做,那我絕對不會去做。

所以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恰恰說明了大部分的房產已經沒有值得佈局的價值了!


琅琊榜首張大仙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對這個問題長期關注,也有很多的看法。

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應該可從如下層面來理解:一是銀行對調控樓市政策並不是真心去執行的,一邊喊著配合,一邊就打著自己的算盤,使得房貸事實上在不斷增加;二是銀行依然只顧自身利益而不顧整個宏觀調控的社會效益,因為在當前實體經濟不振的前提下,房貸依然是比較安全的,也比較有回報的信貸項目。三是表明當前經濟形勢仍讓銀行擔憂,缺乏比較好的信貸項目, 而銀行又是要追求利潤的企業,向房地產放貸也就成了必然。

這種結果會推動房地產業的更快發展,也會推高房價, 加劇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使經濟發展又更多地依賴於房地產。


開偉觀察


關於最近的樓市,就第一季度來講,有些城市的交易量確實誘人,上海三月份應該交易量的100萬平方米,不論什麼原因,交易量的增加,一定會增加銀行按揭貸款,在一季度,又有多家銀行多個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息,觸動樓市穩定發展,已經變得常態化,為什麼六大銀行貸款60%流向樓市?



這裡面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一方面就是樓市的按揭貸款是銀行所有貸款當中,穩定性最高,安全性最高的項目,違約率最低,不論是貸給開發商,還是業主的按揭,違約率都太低了,所以銀行一定會向著優質資產放貸,減少違約率,這是銀行唯一要做的事情,雖然說前段時間,準備金率下調,其實真實的目的是為了促動實體經濟,但是製造業的回報率,風險,更加漫長,也存在更多不穩定性,所以流向樓市也是正常的,畢竟銀行也要生存。

樓市也需要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保持樓市的穩定,樓市的穩定是大事兒,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行業,也是責無旁貸,在房地產有下行可能性的時候,就會有血液注入,當房價增長的時候,就會適當的限制,促進樓市良性發展,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市場的需求,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哦。


樂福居


在銀行裡,房貸是最優質資產。沒有資產的信用貸款,經營貸款等都是沒有任何資產抵押和保證的,違約率居高不下,你是行長你會怎麼做?

即便政策任務要求,找不到除了房貸的其他優質客戶啊,行長也很累,一個支行如果沒有房貸,小額貸量大人工和放貸渠道成本高,違約率高,就不怎麼賺錢了。你是行長你會怎麼做?

一句話,不做房貸,誰還開銀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