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條件下,單反出片能比手機好多少?為什麼覺得還不如手機拍的好看?

小k印像


單反相機屬於專業的工具,而手機屬於大眾消費品。以相機的CMOS傳感器為例,APS-C畫幅的單反、微單相機傳感器面積是目前華為P20pro、mate20pro、P30系列主攝的10倍左右,而全畫幅相機的傳感器尺寸更是達到了手機的20多倍。

相機還有采用了各種先進光學材料精密設計的鏡頭產品,而手機攝像頭只有對稱結構、樹脂材質的“綠豆”鏡頭。所以拿相機跟手機比拍照效果,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那為什麼題主會覺得手機拍照比單反相機更好呢?

根本原因就在於手機的拍攝是“簡單智能化”的,因為手機不能調節光圈,大部分手機都是搭配定焦鏡頭,通過現代的AI技術,手機能自動根據場景的情況判斷白平衡與曝光參數,你拿手機拍照的時候,你不需要“腦子”,只需要動一下手指,圖片就拍攝下來了。

而單反相機的操作就複雜很多,例如一個場景,你要考慮好構圖思路,然後確認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接下來還要精準對焦,穩定持機,才能拍出一張照片……

對於沒有攝影基礎的“群眾”而言,他們完全無法勝任這種操作。甚至可以這麼說,一張照片,要求做到準確測光、準確對焦,很多玩相機1~2年的入門玩家都沒做好。

自然,高難度的操作註定了很多人拿起相機,拍出來的圖片比手機還難看。但這並不是相機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最後,發一張同場景的對比圖吧。老婆做了一份滷豬腳,色香味俱全,很得意的要我拍照紀念下:

華為P20pro手機拍攝效果:

佳能M50微單相機+32stm定焦鏡頭+580EXII的效果:

在小圖狀態下就已經有如此巨大的差距,而在電腦上放大看,手機就更是不用比了。所以還是一句話,相機是專業產品,它以後必然會成為小眾市場。而手機是大眾數碼,它側重於娛樂性與易用性,但在專業性上講,它距離單反相機、微單相機還有遙遠的差距!


從耗子胖成豬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特別是拍人像的時候!就這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經驗體會吧。

1手機拍攝:現在手機大多都使用各種各樣的拍攝app,而這些app在同等環境下會對照片進行處理,補光、提亮和飽和度等!也就是說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是已經差不多是成品了,特別是人像拍攝時。優點就是快捷方便,拍出來就可以直接使用。當然,不足之處是畫質與單反還是有差距的。

2單反拍攝:拍攝曝光正常的照片,是對當前環境的還原!單反的RAW格式的照片後期處理空間大,畫質較好!不足之處在於不能現拍現用。當然拍攝風光大片那手機是比不了的,拍人像時這點體會最深!

3綜上所述,在同等環境下拍人像作品時,往往有時候手機拍出來會感覺比相機好!


十八歲紅髮香克斯


如果只在手機上看那麼單反拍的照片和手機拍的照片,肉眼觀察區別不是很大,放電腦上看區別會大一點,如果打印出來,手機拍的放大到6寸畫面就會失真,再大基本看不成,而單反即便是四分之三畫幅也就是說的aps-c畫幅,出個幾十寸的片子,像素妥妥的,全副的出1.1還可以數毛,這就是區別!!!手機是通過特殊的算法來實現硬件的不足軟件來補,從而達到所謂的幾千萬像素的目的,★(這裡的像素是算法出來的)!手機的cmos大小應該差不多大點的黃豆大小吧,而cmos的尺寸幾乎決定了像素和成像質量的全部!而全畫幅的cmos有多大,回家找個老135膠片的底片,看看成像區域的大小就知道了大概就是36*24mm,還有就是鏡頭的大小決定了光通量大小的能力一般的單反鏡頭也都50mm以上吧,而手機的攝像頭大小你們自己看看。單反鏡頭用的是多組光學塗層的透鏡,來實現變焦個和過濾雜光的目的!手機的鏡頭絕大多數無法進行實際意義的光學變焦,所謂的焦距也是通過計算達成的!

最後總結,手機和單反出片的沒有區別,因為根本沒有可比性


開往春天的列車685


這其實就像做菜一樣。

單反拍照就像給了你非常好的食材,但是沒有加工,你可以做成很多風味的菜,後期餘地大,可以做成非常高檔的菜,也可能做成家常菜,主要就是看廚師的水平,而攝影師就是那張照片的掌勺人。

而手機拍的照片就像你買的現成的熟食,偶爾吃吃會覺得很好吃,風味很突出,不用你操心,但是吃多了就覺得也就那樣,提升不了太多。

所以當一個人攝影水平到一定境界,後期也遊刃有餘,他一定會更鐘愛高級食材,雖然做起來麻煩,但是可以出作品!做多了就覺得那些普通食材不夠精緻了。


寬容度先生


看了幾個回答,都沒有寫到核心問題。

提問的問題“同等條件下,單反出片比手機好多少?為什麼覺得沒有手機好看?”其實是兩個問題:第一:同等條件下,單反比手機好多少

第二:為何覺得手機照片比單反好。

分別回答

第一個問題:同等條件是指什麼條件?

比如如果僅僅只在手機或電腦上看,二者差不多或者不如手機!(理由在第二個問題解釋)

如果大幅打印出片,手機肯定不行。

因此,同等條件必須定義在什麼條件下對比!

第二個問題:為何覺得沒有手機圖好看?

答:這個問題很多答案根本沒有說到核心實質。

首先說數碼拍照原理:數碼相機是一種記錄儀!不同物體有不同光反射度!相機記錄這些光的反射是以“反射度18%”為標準,俗稱“18灰”。因此,當面對白色物體,由於白色反射度大,相機會自動下調白色的反光度!當面對黑色,由於黑色反光度小,相機會自動上調黑色的反光度。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白色不白,黑色不黑,都有一些發灰。因此,單反相機專業人士在面對白色的時候,會把曝光值上調兩檔,面對黑色會把曝光值下調兩檔。即所謂“白加黑減”。另外,單反數碼拍照你覺得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單反數碼原片就是灰!數碼灰!灰才是正常。因為細節就在灰的裡面,後期可以還原。單反拍照之所以要求用RAW格式,就是方便後期調整!

而目前手機拍照如果沒有AI參與,拍出來圖片和單反區別不是很大。原理一樣。如果有AI處理,其實就是機內濾鏡以及應用了單反相機的HDR和堆棧技術合成,因此,你覺得視覺上比單反好!

所以,如果用單反自動擋,採用JPG格式,你會覺得沒有手機圖片視覺好。

單反是必須用手動擋的,(即使光圈優先或速度優先也需要調整曝光值)因為需要準確測光!而且必須後期處理!

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回答這個問題的核心關鍵在於成像原理!

搞清楚幾個概念:

第一:18灰

第二:測光

把這兩個概念搞清楚,一切迎刃而解!


卓爾不群與眾不同


手機上看片限於手機屏幕那麼大,你把手機的片子放到電腦或電視屏幕上看就知道了。再就是手機裡的都內設了處理軟件,所以片子拍出來看還說得過去。

但手機就是手機,和專業單反相比不在一個層次上,在融媒體或突發新聞上使用還可以,但拍專業內容或者是重大新聞時沒看到那個記者用手機拍攝的,要是專業點的紀錄片就更看不到手機拍攝的內容了。


美麗的家鄉興凱湖


相機不是誰都會用的。菜刀和槍都能殺人,但不會使槍的人會被拿刀的殺掉。






金影99999


單反拍的演唱會,離舞臺三十來米,放大後演員的煙漬牙一清二楚,請手機到同等條件下拍個演唱會的照片來試試,手機別不服氣,別說50倍變焦,100倍變焦你都拍不清個臉(手機對焦速度跟不上,你還沒對上焦呢,演員早跑掉了)



天才笨笨鳥


大底決定了一切,手機受限於尺寸,底一般都不大,兩者放大後看就會非常的明顯,大底在感光度、寬容度上面都有優勢,另一方面就是鏡頭。為什麼有時候手機拍的還好看,加入了智能算法後,手機看到的已經都不是原始圖片,相當於PS過了的,當然討喜了,但是二次加工的話效果就會很差,同樣PS的話,肯定是相機的更容易出片


數碼怪趴


你肯定是手機拍的在手機上看,單反拍的在單反小屏幕看,最多放電腦上看。手機屏的顏色不正,色彩飽和度高顏色豔,看上去視覺效果不錯,一般外行就會覺得好看。而單反小屏不談了,這個沒有畫質,電腦屏幕顏色正,沒有那麼鮮豔,你就會覺得不怎麼樣。你應該把照片都導入電腦看,放大,這樣你就會發現效果天差地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