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與宋詞中對柳的不同解意

唐詩與宋詞中對柳的不同解意

翻開中國歷史,從來都是“鐵馬秋風塞北”完勝“杏花春雨江南”。纖柔富庶的南方一次次敗給驍勇的北方。而大多數江左人寧可接受這樣的命運,也要守著江南,寸步不離,就像江南的柳。

柳樹倒掛的枝條,絲絲縷縷,綿軟無力,弱不禁風。搖曳在春風裡,小孩子也會欺負它,隨手摺幾根枝條,編一個草帽玩耍。

柳枝無聲的在風中飄蕩,讓人頓生憐惜之情,撩起少男少女的情思,激起某些人內心的小小波瀾,纏綿悱惻。這也就讓壯懷激烈的忠義之士看低,不屑。

唐詩與宋詞中對柳的不同解意

同樣都是樹,同樣植在一片泥土裡,柳枝偏偏不好好的往上長,而是一個勁地低到塵埃裡。古往今來,偉大人物只有號召人們向松樹學習,向竹子學習,卻未聞有人說向柳樹學習的。

柳的詩意大概也只有古人才懂。在那個無言獨上西樓的浪漫節奏中,江南才子集體發現了柳的柔韌之美。“楊柳岸,曉風殘月”。“月上柳枝頭,人約黃昏後”。“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柳遇到了河岸,微風,殘月就有了無盡的纏綿。當然這是宋朝的柳。

在唐代的長安,人們由長安遠行,親友相送,西至渭城,東到灞橋。然後折柳相送,依依惜別。柳者留也。“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為近都門多遠送,長條折盡減春風”。“灞橋柳色無離恨,莫枉長條贈所思”。“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果然比之宋人多了不少豪情,少了些許的纏綿。

唐詩與宋詞中對柳的不同解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