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羽毛球故事:张天麒,以军人的方式“玩”羽球

不少人觉得张天麒长的特别帅,他说话的语速不快,恨不得每两个词之间都有个小停顿,声音很温和,这跟他有点腼腆的性格有关系。通常从小练球的运动员都很懂得如何在场上释放自己,他却不一样,很安静,打球不喜欢叫,无论输赢都是一个表情,让对手无法从脸上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生活中的他很细心,做事情喜欢有条不紊,自己的东西都打理得整整齐齐。值得一提的是,张天麒的手特别巧,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喜欢编羽毛球小装饰,球头一圈一圈贴着亮晶晶的小“钻石”。

身边的羽毛球故事:张天麒,以军人的方式“玩”羽球

从北到南的羽球路

张天麒是北京人,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发出一个开办羽毛球兴趣班的通知。他拿回家给妈妈看,妈妈很赞同,觉得他总爱生病,刚好去锻炼体质。就这样,他买了把球拍加入进来。当时报名的有几百人,经过测试,教练最终把他留了下来,进入3个月集训。

3个月的集训,每周训练两次,从最基本的击球动作开始,3个月之后再次进行挑选,张天麒闯关成功进入下一个集训期。二度集训的地点在北戴河,为期一个月,集训结束继续选拔,留下来的队员已经越来越少了。他顺利通过之后回到北京,更换了之前的学校,跟着队伍走,先是去了回民中学,没过多久就进入校队,两年之后又换到育英学校。随后,张天麒参加北京市中学生比赛,包揽了男单、男双冠军。此时,张天麒萌生了做专业运动员的想法。

因为这个梦想,张天麒选择来到南京,但却因为户籍问题没办法正式入队,只能跟着江苏省队一起练习,还当起了陪练,从2004年到2012年,这一陪就是8年。

2004年刚进队当陪练时,还在上初中的张天麒并不被看好,很多时候跟不上队员们的训练节奏,和大家也没有太多交流。但凭着他北方男孩的倔强性格,私下里每天都拼命给自己不断加练,卯足了劲要证明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他从能战胜省二队队员一直到连省一队的队员都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个很难战胜的对手,陪练的实力渐渐被大家认可,他也和队友们从陌生变成了朋友。

就这样过了几年,张天麒觉得自己的技术确实提高不少,于是跟家里商量,继续留在南京读高中,一直到大学毕业。大学他选择了南京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每天上半天课再打半天球,特别充实。大学期间,他还和教练一起组织起了校队。虽然最后他并没有达成进入专业队的心愿,不过陪练不同年龄段专业队员的经历,让他吸收了很多不同的技战术打法,为他之后变身草根明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身边的羽毛球故事:张天麒,以军人的方式“玩”羽球

带着球拍进军营

张天麒从小就喜欢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和书籍,对他来说,那种战争的场面有一种特别的英雄气氛。后来打球,赛场上需要运动员有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品质和绝对的体能保证,而心理素质又是他比较薄弱的环节。他总觉得自己的抗压能力不够,为了锻炼自己,他想只有一个地方能真正把这些潜能激发出来,那就是部队。

上大学时,正赶上校园征兵,张天麒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之后便带着心爱的球拍走进部队。入伍后,只要有机会,他就跑到部队的球馆自己练习。有时会碰到一些喜欢打羽毛球的领导让他陪着一起打比赛,但大部分时候,他就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球馆里练步法或者对着墙壁抽抽球。

当兵的第二年,张天麒参加了作战部队的特种兵选拔,成功被编入“猎人集训”。集训的3个月,条件非常艰苦,他“享受”到了很多城市年轻人难以体会的艰难,意志品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即便是条件艰苦,只要一有时间,他仍忍不住跑到空旷的田野上练步法,身边没有球拍,就徒手做动作。他要求自己在锻炼意志品质的同时,技术动作也绝对不能丢掉。

艰苦的3个月“猎人集训”,张天麒咬着牙坚持下来。他说,选择当兵之前就想到过会很艰苦,但因为自己从小练体育,自信练就了一种坚持和拼搏精神。但真的来到部队,艰苦程度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两年坚持下来,他的身体更健壮了,意志品质也更加顽强,经历过部队“非人”般的“折磨”后重新站在赛场上时,他的眼神更加坚定。

身边的羽毛球故事:张天麒,以军人的方式“玩”羽球

在稳定和未知之间抉择

退伍回到北京后,张天麒的爸爸妈妈希望他能安定下来,找一份有保障的稳定工作,但是他却不满足于此。他组建了一个自己的俱乐部Night Raid(夜袭),这个名字取自一支老红军部队。一方面,他希望自己俱乐部的名字特立独行、清晰易记,更重要的是他想把自己的军旅经历融入进来。特种部队一般夜间突袭,这个名字其实包含了他丰富的个人色彩。

张天麒的这个俱乐部抓质量不求数量,以精为主。和北京大多数俱乐部租场地组织大家打球锻炼身体不同,他的俱乐部以训练为主,入会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俱乐部的活动时间非常固定,3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内,前两小时都用来对会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步法、拉吊等等,最后1个小时,他再带着大家打打实战。在他看来,一般俱乐部所谓“以赛代练”的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手感,他希望自己俱乐部的球友能通过稳定的训练,切实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现在,他的俱乐部有三十几名会员,每周两次,他会亲自一对一指导。他为自己的俱乐部买好了统一的队服,印上了醒目的logo,每次训练都会提前把会旗挂起来,用他的话说,让别人一看就是很专业的俱乐部。

眼下,张天麒又有了新的机遇,朋友介绍他去国外的俱乐部交流,他欣然答应。在他看来,国外俱乐部严格的会员制经营模式正是他想复制的,也是他目前最需要学习的,他想通过这个机会学习一些国外俱乐部的经营模式和教学方案,结合北京的羽毛球氛围,做出自己最有特色的俱乐部。

对于未来,张天麒并不确定,也许正如他既安静又强势的矛盾性格一样,他的未来也依然在稳定和未知之间徘徊。张天麒打球的风格非常强硬,用的都是进攻型球拍。他酷爱杀球,就算对手推他一个头顶球,他都能直接侧身一个拦截,把球砸下去,他就是喜欢那种全场下压的感觉。有一次打队内联赛,他在截杀时意外崴了脚,直接倒地,他起来找些绑带,在脚上绕了几圈,接着打。当时脚是没什么知觉,可一下场就发现肿得不行。他知道脚扭伤之后的两三分钟内是没什么感觉的,所以他就勒令自己一定要在5分钟之内把比赛赢下来,结果他的疯狂发挥把对手震慑住了,最终拿下比赛。

无论未来在哪里,做什么,凭着战士铁一般的意志和对羽毛球矢志不渝的热爱,张天麒大概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达人》召集令

《达人》是杂志创刊以来一直保留的栏目,主要向大家分享介绍业余羽毛球人物故事。

分享激情,分享感动,分享对羽毛球的那一份执着和爱。在此,欢迎各位投稿分享身边达人的羽毛球故事。

投稿可以发送邮件至杂志邮箱([email protected]),请注明“达人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