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福尔摩斯,它比你更懂你


大数据是福尔摩斯,它比你更懂你

九条书探


9句话提炼书中精髓,探索有趣思想,九条书探,兴趣使然的选书侦探

本期书选来自吴军的《智能时代》

1.对于人工智能,乐观派认为它能使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悲观派认为我们会受到来自智力上的碾压;中观派则只把其看作是一种新工具。而对其定义,过去人们一直想方设法让机器获得人类大脑的功能,直到大数据的出现,才让我们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智能。

2.大数据比你想象的更广阔、体量更大,谷歌地图里一辆车一天的数据量相当于2000部电影。数据整理后变成信息,信息加工后变成知识,数据是知识的基础。

3.大数据也是多维度的,比如从手机号得知你的搜索习惯、通讯信息、性别、年龄、位置、文化背景等,进而分析出你喜欢吃什么。

4.大数据是福尔摩斯,它比你更了解你。

5.人类与大脑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好比鸟类与翅膀和飞机与空气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6.大数据的具有完备性的特征,只能在熟悉的情境下运作,会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摔坑,但仅此一次。由此可见,面对人工智能,人类的唯一策略是不断使出前所未有的新招。

7.数据的疯狂增长正在加速人工智能的进化,从量变到质变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智能问题可以用数据问题来解决。

8.机械思维的逻辑是因果关系,本质是总结规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打破了机械思维的确定性。而股票就像量子力学,“观测”行为本身带来了不确定性。同理,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大数据是对机械思维的补充,它让因果倒转,先知道结果,再验证原因,靠的是数据间的强相关性。将这种思路用于生活,如视频网站上的零食广告(果),可能是由于我们看视频时习惯吃零食(因)。这让我们不再需要关注原因,数据直接给出了答案,因此强相关性正在替代因果关系,这也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

9.技术进步推动着思维进步。

一点感想

如果说工业革命是骨架的搭建,大数据时代里不停流动的数据则像极了一样东西,就是“血液”,那人呢?人是细胞啊,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简直跟生物体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合理想象一下,当科技水平突破到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嘭地一声,技术奇点爆炸,在人类之上的,一个更大的“生物体”就此觉醒,诡异的是,我们可能完全感觉不到这个“高等生物”的存在,更别说探究它的行为,就像细胞们感受不到“我”的存在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