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平衡的知識點彙總

化學平衡的知識點彙總

化學平衡這部分對於高中的同學們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部分掌握不好的話勢必會對整個化學成績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我們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去掌握和深刻理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總結相關知識點,以助大家增高學習效率。

1、定義:

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

2、化學平衡的特徵: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應)

等(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動(動態平衡)

定(各物質的濃度與質量分數恆定)

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變化)

3、判斷平衡的依據

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方法和依據:

(1)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也就是v(正)=v(逆)。對於這個標誌的使用有注意兩點:一是反應速率應有一正一逆,二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2)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一定,也就是不再發生改變。

4、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1)影響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的濃度或減小反應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動

(2)增加固體或純液體的量,由於濃度不變,所以平衡不移動

(3)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稀釋溶液,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也減小, V正減小,V逆也減小,但是減小的程度不同,總的結果是化學平衡向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和大的方向移動。

(二)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會使化學平衡向著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降低會使化學平衡向著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三)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律: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縮小方向移動;減小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增大方向移動。

注意:

(1) 改變壓強不能使無氣態物質存在的化學平衡發生移動

(2) 改變壓強不能使無氣態物質存在的化學平衡發生移動

(四)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由於使用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動。但是使用催化劑可以影響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

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濃度),平衡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5、化學平衡常數

(一)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比值。 符號:K

(二)使用化學平衡常數K應注意的問題:

1、表達式中各物質的濃度是變化的濃度,不是起始濃度也不是物質的量。

2、K只與溫度(T)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3、反應物或生產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於其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不必寫在平衡關係式中。

(三)化學平衡常數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標誌。K值越大,說明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它的正向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越高。反之,則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標準,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Q:濃度積)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Q=K:反應處於平衡狀態 ;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3、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溫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