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就個人來講,我欣賞的男人,一定要足夠柔軟——不是身體,是內心。

足夠柔軟,才有豐富的情感,懂得傾聽,懂得表達,更懂得不去傷害。和柔軟的男人相處,作為朋友、抑或伴侶,無論結局如何,至少可以期待許多不俗套的約會、有內容的聊天。最妙的是,即使不直接認識,那些足夠柔軟的男人也能通過公開創作,對你展現出一個極富啟發性和建設性的精神世界。

簡言之,這樣的男人,能引導你找到靈魂的震顫。

李安就是一個這樣的男人。他的柔軟,是《喜宴》裡父親和兒子男友私下的那場對話: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懂得了;是《飲食男女》結尾處二女兒遞給父親的一碗熱湯;是《臥虎藏龍》裡玉嬌龍的縱身一跳;是《斷背山》最後恩尼斯抱著傑克的襯衫哭得泣不成聲;是《色·戒》裡王佳芝坐在公交車上用手感受的那一場夜雨、也是她依偎在易先生懷裡唱的那一曲小調;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那旅程中的漫天星光,與虎在告別時的回眸。

是,李安就是我特別欣賞的男人。他對“情”字的理解,已入化境。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無論看多少遍,《飲食男女》這一幕一出來,

淚總會準時流下。

如果說對李安是心悅誠服地敬仰,那還有一個直男,則是可以讓我說跪就跪的崇拜。

這位直男,也是導演兼製片人,他想征服男人的時候分分鐘直搗鋼鐵直男的硬核,而他想貼近女人的時候則能發出讓全世界女人共鳴的最強音。他就像神一樣能自由穿梭男女兩界,看他的作品履歷,你絕對會驚呼:媽呀!男女通吃、高能到無法解釋!他,就是全才直男雷德利·斯科特。

這個名字聽起來,確實不如斯皮爾伯格、巖井俊二、侯孝賢……家喻戶曉。但雷爺拍的電影,上至70歲、下至7歲,誰沒看過?僅憑《銀翼殺手》和《異形》系列,斯科特就可以位列偉大科幻片導演之列。但是,他同時還導出了經典女性公路片《末路狂花》、經典奧斯卡史詩片《角鬥士》、經典黑幫片《美國黑幫》、經典戰爭片《黑鷹墜落》……他的作品幾乎覆蓋了所有電影類型,並且每個類型都能貢獻出傳世之作。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末路狂花》最後一幕:

賽爾瑪對露易絲說,我們繼續開吧!

然後二人親吻,握手,緊踩油門,義無反顧衝下大峽谷。

沒有什麼畫面能比這一刻更能象徵決絕和自由。

你問我為什麼跪?我再給你四個字:《傲骨賢妻》。

是的,他還是我摯愛美劇《傲骨賢妻》的製片人。(在我心中,《慾望都市》是粉紅色的解悶雞尾酒,《傲骨賢妻》則是苦而回甘的人生良藥。)

在電影世界,人們常常只會記住單科考99分的那一位。伍迪·艾倫能導《藍色茉莉》,但你讓伍迪·艾倫導一個科幻片試試?估計就是一男一女在外星上不停叨叨,literally《藍色星球》。

雷德利·斯科特像一個任性的全優生,每一科都可以考到95,他的風格也豐富到讓人無法一眼識別。你只需看一眼便知道這是王家衛的電影,但斯科特總會讓你大吃一驚:臥槽!這也是你導的?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對於這個無比全能的男人,我對他從敬仰到崇拜,源於一部紀錄片:《狂怒之神:普羅米修斯製作特輯》。這片子長達3小時40分鐘,比電影本身長多了,但它真的比任何成功學書籍都要勵志,我看了好幾次,完全被這男人折服,併發誓向他學習。

雖然是講述電影《異形:普羅米修斯》的拍攝製作過程,但,在這部紀錄片裡,你能看到雷德利·斯科特驚人的工作方式,於是明白任何了不起的成就都源於腳踏實地、竭盡全力。

隨便舉幾個例子——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前期開會的時候,斯科特的手裡永遠握著一支筆,隨時在畫造型和分鏡圖。

他自幼學畫,並且以佈景設計的身份入行,他可以準確地用筆表達自己想要的畫面效果,然後再由5個設計師根據他提供的概念去畫更加精細的效果圖。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為斯科特工作的設計師是幸福而悲催的。幸福的是,他會明確告訴你自己想要什麼,你不用去做出幾套方案供他選擇;悲催的是,他對畫面極度挑剔並且要求快速出活兒,經常是頭天晚上開完討論會,第二天就要看到效果圖掛在牆上。《普羅米修斯》的視效總監說:如果有時間,斯科特可以一個人畫出整部電影。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在CG技術已經如此發達的時代拍攝一部科幻片,斯科特卻仍然堅持儘可能搭建實景。《普羅米修斯》中的飛船、外星宮殿等重要場景都搭建在英國松林電影製片廠,片場可以容納7架波音747。連漫遊車這種道具,都是從捷克斯洛伐克買了三臺軍用卡車,拆得只剩底盤,然後用三個月時間手工打造出斯科特想要的造型。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查理茲·賽隆說,每天走進片場都會感到異常興奮。斯科特認為,宏大場景可以幫助演員爆發出更多層次的表演,它所營造的驚悚氣息也會透過大熒幕帶給每一個觀眾。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電影中很多看上去像是特效的造型和動作,其實都是實拍。比如宛如3D建模的巨人“工程師”,竟然是真人貼上硅膠皮膚扮演的;受到電擊後開始抽搐流血的“工程師”腦袋,是好幾個人拿著遙控操縱不同部位……看到這些幕後“高科技”我真的忍不住吼出來:大爺您有必要這樣麼???我國拍電視劇都在摳臉了,您用5個工程師操縱一個假人頭?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但斯科特堅持說,演員對著空氣演出,效果一定會打折,只有讓他們親眼看到角色應該看到的東西,才能調動最真實的情感。有一幕是賽隆的角色在監控器上看到父親被殺,賽隆問副導演什麼時候開始拍,副導說,要等到斯科特把你需要看到的畫面編輯好在監控上播放才行。

老爺子就是這麼較真。

我想,任何能做出了不起成就的人,其實都要兼備藝術家的偏執和科學家的縝密,同時能永遠像個剛入行的熱血青年一樣鼓足勁兒幹活。

你可能很難相信,斯科特在拍攝電影處女作時已經40歲了。入行前,他經營著一家成功的廣告公司。某次接受採訪時,他說:我是做好了充分準備,搞定過所有類型的客戶,拍攝了2500多條廣告,才進入電影行業的。

所以現在看斯科特拍的廣告,幾乎都是超級大片水準。就拿他給軒尼詩X.O拍的《七重奇境》來說,看完我就又跪了——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愛酒、並且尤其酷愛X.O的人,我自認我很會寫,但確實覺得沒有辦法完全用文字展現飲下軒尼詩X.O後的七重感官體驗——從一開始的橘甜,到中段的辛香,再到後段的木調。是,你是可以找到相應文字去描述,卻很難將這微妙、豐富的七重味覺視覺化,以至於讓沒喝過酒的人也一目瞭然。

但斯科特做到了。

比如飲下軒尼詩X.O後的第一瞬間,橡木陳年後的“生命之水”(可以理解為釀造原漿)迅速充溢口腔,帶來的熱力升溫感,在斯科特的鏡頭下,變成了金色巨人與“阿拉伯的勞倫斯”。

這真的再也無需文字,只那黃澄澄的沙漠、紅彤彤的夕陽,神與人的悠閒漫步,便足以令人感受那金黃色酒體中蘊藏的溫暖世界。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當然,這也是斯科特以一貫細膩的真人表演再結合高標準的動作捕捉技術拍攝完成的。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再喝一口,你就能感受到軒尼詩X.O中暗暗湧動的巧克力之味。是那種醇厚的黑巧克力,圓潤,細膩,帶著一點可可豆的苦與香,彌散在整個口腔。

如果你不愛吃巧克力,可能很難理解上述感受。那麼,看一下斯科特是怎麼表現這味道的:在遙遠的某個星球,破曉時分、霞光萬丈,玄色岩石在空中漂浮,唯獨一個行者走得堅定——那其實是你的味覺,要穿過這片可可之地,去探索下一層秘境。⬇️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更妙的是軒尼詩X.O的尾韻,那是一種橡木的氣息。閉上眼彷彿能看到那棵被用於製作陳年橡木桶的橡樹,在經年與酒體互相滲透、互相作用後,長出了一種全新的姿態,依然生動地活在每一滴生命之水裡。

一開始的輕微灼熱終於過去,此刻你已在橡木縈繞的平和之地。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是的,就是這麼微觀、細微、玄之又玄的小酌體驗,居然被斯科特拍成了一部優美又生動的科幻大片,彷彿每個人的口腔裡都有一個小小宇宙,而軒尼詩X.O就是在這宇宙中暗暗浮動的光與塵、水與火。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斯科特今年已經82歲了,看上去還沒有要休息的意思。

去年在領取英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之後,他在採訪中說,從事電影這一行業,首先要學會擁抱壓力。如果不能在壓力之下保持創作的衝動,不要來拍電影。

目前斯科特共獲得3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但都沒獲獎。為什麼斯科特始終沒有獲得奧斯卡的認可呢?豆瓣上有個回答說得很好:這不是雷德利·斯科特需要反思的問題,這是奧斯卡評委們需要反思的問題。

想起《銀翼殺手》最後一幕,複製人Roy在雨中懷抱白鴿,平靜地說:“我見過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戰艦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但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消失於時光中,一如眼淚消失在雨裡”。

這是我在電影中看過的最壯美詩篇,所以我會永遠崇敬拍攝這部電影的斯科特——他真正懂得詩意的表達和不朽的浪漫。

看完這篇文章,不如就喝一杯,敬斯科特!

誰不崇拜這個全才直男?看他工作簡直是種享受!

“好想喝一杯!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