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專訪林鄭月娥:議會劣質化不能蔓延

大公報專訪林鄭月娥:議會劣質化不能蔓延

大公報專訪林鄭月娥:議會劣質化不能蔓延

林鄭月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強調,議員雖有監察政府功能,但亦要履行立法和撥款的職責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處理食水含鉛超標事件時曾自言“官到無求膽自大”,反擊反對派議員的無理責難。林鄭月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批評,目前議會存在“劣質化”的傾向,有些議員毫無根據就批評官員施政,甚至口號先行,不顧事實。她直言“the time has come(時間到了)”,不能再讓這種劣質化的文化在議會內外蔓延。對於議會內“拉布”成風,造成議案大塞車,她強調,議員雖然有監察政府的功能,但亦要履行立法和撥款的職責。

“前人話‘人到無求品自高’,今日我話‘官到無求膽自大’。”去年立法會討論是否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鉛水風波之時,自稱“官到無求”的林鄭月娥“有膽指出今次事件被政治化這個現象”,亦“有膽冒著被批評護短的風險,為盡心盡力的公務員討回公道”。談到當時為何會發出如此感慨,她坦言,是見到議會“愈來愈劣質化”,她又毫不諱言,“劣質化”一說,肯定會招來批評,“不過唔緊要啦”。

不能接受無根據批評官員

對於有議員指摘官員在處理鉛水事件上“犯下彌天大錯”、“為了個人利益”,林鄭月娥指出,這些都是很過分的批評:“我們如何犯下彌天大錯?我們處理鉛水有什麼個人利益呢?除了處理好件事,改善香港水質安全以外。”她認為,議員不能毫無根據就批評官員施政,如果她不對此作出應有的回應,市民就會有錯覺,以為政府真的如議員所言。

林鄭自言,從第一日做政務司司長起,就馬不停蹄地做民生的工作,當時她沒有和議員“撐到好犀利”,但現時她覺得,“the time has come(時間到了),不可以再被這種劣質化的文化,無論在議會內和議會外繼續下去。(有人)破口就大罵,無論對不對,事實已經不重要了,最重要是口號,要響亮的口號。”

憂會期內難審完所有草案

立法會早前二讀審議《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因法定人數不足流會,也是本立法年度第三次流會;林鄭月娥為此去信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達關注。她說,每次見到立法會出現令政府關注和困擾的事,包括議員向行政長官和財政司司長掟東西,都會去信主席。她強調,有責任讓行政和立法維持一個適當的關係,故無理由不對議會的流會表示關注,否則便是失職。

林鄭又指出,過往與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時,尤其是湯家驊任副主席期間,經常指政府工作太慢,會令立法會在最後一年疲於奔命,所以她很上心,督促同事儘快完成法案起草工作。她說,今年情況達標,政府承諾的已經做完。但林鄭憂慮,立法會會期只剩下不到六個月,不計版權例、破產修訂例和財政預算案,還有至少18條條例草案排隊審議,她已去信內會主席梁君彥,促請在會期完結前及時處理。

議員要履行立法撥款職責

“議會塞車,這不是議員應該做的,議員應該做的是兩大範疇,他們當然有監察政府的功能,但第一是立法,第二就是撥款,現在兩邊都塞車,立法就是版權條例被塞,財委會就是港珠澳大橋和高鐵撥款被塞,這個真是癱瘓了我們立法會的運作。”林鄭指出,待審議的法例絕大部分都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有關,不少是議員爭取多年、市民希望要的,例如骨灰龕規管條例等,如果它們不能夠在這屆立法會通過,就要在下屆立法會洗牌重來。

閉關排外非常危險

大公報專訪林鄭月娥:議會劣質化不能蔓延

圖:林鄭指不能接受議員在議會內破口大罵

近年香港“本土主義”抬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談“本土”應該分清楚對香港的濃厚感情以及“閉關”、“排外”的言論和極端行為,她認為後者非常危險,會將香港推向一個極端,不但影響香港與內地的關係,還會損害香港對外的關係。

林鄭月娥任發展局局長時曾處理過維港填海官司以及清拆皇后碼頭的風波,她說,當時感受到市民對維港及歷史建築有著一份很深厚的感情,所以儘管過程出現一些抗爭行為,她都是用正面和積極的角度去看,與關注團體合作,以致維港官司後,政府宣佈還港於民,完成灣仔繞道工程後不再在維港填海;皇后碼頭一役後,政府亦立即推出新的保育政策,保育工作受到海內外專家的認同。因此,林鄭表明,如果“本土主義”是指對香港的感情,她認為完全無問題:“獅子山下精神,自力更生,愛這個地方,愛我們的歷史建築,愛維多利亞港,愛郊野公園,全部無問題。”

但林鄭月娥續指,近年香港有人打著“本土主義”的牌,但“講緊另外一種東西”,“這是閉關的,我保住我自己,抗拒外面”。林鄭月娥認為:“這種看法是非常危險的,會將香港推向一個極端,不但影響香港與內地的關係,還有香港對外的關係”。“所以對於好少部分人士採取這種排斥性的,尤其排斥內地的言語和極端行為,我都是反對的”。

林鄭又以食水含鉛超標事件為例,指社會有泛政治化現象,就是製造矛盾,包括製造香港與內地的矛盾,例如毫無根據地指摘鉛水事件一定是內地的預製組件出了問題,或者內地的建築商、承建商有問題,“有什麼證據這樣說?除了有政治目的去製造香港與內地矛盾,我看不到有其他的原因要這樣做。”

港發展與國家分不開

被問及政府是否應在基本法推廣和國民教育方面加強工作,身兼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主席的林鄭月娥承認,近年推廣基本法的工作有改善的空間,可做得更深入和全面,特別在教育方面。但她認為,這些工作應是潛移默化的,“急不來”。在林鄭月娥看來,國民教育不應限於教學和看書。“廣泛來說,瞭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崛起,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她指出,香港電臺33臺就有轉播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講述國家的河山、民族和科研成就,內面亦包含了很多國民教育。

林鄭月娥希望港人,尤其年輕一代,知道香港未來的發展與國家分不開,無論是金融、物流、專業服務和旅遊的四大支柱產業,還是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都要抓住國家給予香港的契機,包括“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做大做強。

港要增值不進則退

大公報專訪林鄭月娥:議會劣質化不能蔓延

圖:林鄭去年十一月主持“欣賞香港”啟動禮

特區政府去年12月開始推出為期五個月的“欣賞香港”公眾參與運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坦言運動效果不是太好,未來會督促同事更好地推動“欣賞香港”。林鄭月娥表示,希望藉此傳達一個信息:“香港是一個好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她又指,無論是大地產商或是政府官員都要感恩,並且一起去思考和解決香港的問題。

從2013年的“家是香港”到2014年的“築福香港”,再到現時的“欣賞香港”,特區政府的三次大型公眾參與運動都被指是“公關工程”。談及近期“欣賞香港”所受的批評,林鄭月娥表明:“我已經去到‘百毒不侵’,(就算)鬧我,我都會繼續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

林鄭月娥指出,“欣賞香港”不是一個活動形式的campaign,“它不是清潔香港,也不是家是香港咁簡單”,而是具有“欣賞香港、感激香港、理解香港以及為香港增值”四重含義。她稱:“香港是一個好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香港的人和事都好值得我們欣賞的,香港能夠發展到今時今日的國際大都會,好值得我們欣賞;香港的治安、香港的公交全部都值得我們欣賞……”林鄭月娥又指,“大家要感恩,你不論處在什麼位置,大地產商要感恩,你的錢從邊度來——從香港賺番來,要感恩。政府,做到我們這個位置,也要感恩,感恩就要做事。”她說,大家也要很現實地知道,不能一味唱好香港,要理解香港有很多問題,思考如何解決。“經濟全球化,競爭好激烈,我們也需要不斷為香港增值,否則香港只會停在這裡,不進則退。”

貞固足以幹事

大公報專訪林鄭月娥:議會劣質化不能蔓延

步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辦公室,落地窗外美麗的維港,是日風雨迷濛;會客室素淨淡雅,惟有馨蘭綻放。牆壁上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墨寶“貞固幹事”與“好打得”的形象重疊,令人會心——“這是饒公2010年送給我的;行政長官那裡有‘齊心’兩個字”,林鄭月娥說。

去年年底正值饒公百歲壽辰,在“香江藝韻——饒宗頤教授百歲學藝展”開幕典禮上,林鄭月娥便曾分享說,其辦公室懸掛著“貞固幹事”,使她“每天都受到饒公的鼓勵和支持。”從“好打得”到“官到無求膽自大”,正是這份守持正道、堅定不移的執著成為了林鄭月娥“最緊要為香港做事”的動力。

抱著公義之心服務市民30年,歷經風浪,直至2012年出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攀登上了新的高峰,卻經歷了“太上心”的政改一役。如今退保諮詢成為社會焦點,而強積金對沖和標準工時的討論也爭議極大,在現屆政府只剩一年多任期之際,林鄭月娥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作為領軍者,她如何去拆解如此紛繁複雜的難題?

“我們只能講儘量去處理”,林鄭月娥坦率回答。“但你說這些這麼棘手的問題,為什麼要拿出來討論呢?是不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呢?那個緣起在哪裡呢?就是這屆行政長官是有一個很清楚的競選政綱。”她透露,加入現屆政府的一大“誘因”,就是當日受到這本政綱,特別是民生部分的吸引。“所以我上任後,就是不斷去落實他的政綱。”她語帶欣慰也若有所憾地說,行政長官競選政綱中有關民生的部分,僅餘下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研究標準工時立法和退休保障這三樣尚未完成。

林鄭月娥稱,特首競選政綱在提及退保問題時的寫法很彈性,就是去研究如何在短中長期改善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我們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又解決了綜援的一些問題,關愛基金又補漏拾遺,我可以說我已經做完了,但我不想,事實上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所以在這屆政府要爭取全面落實行政長官改善民生方面的政綱,我離職的時候,就會安安樂樂。”

司長曾多次表明做完今屆任期便會退休,談及離職後的規劃,林鄭月娥感嘆說,她投入政府工作30幾年,在個人領域的提升有限制,以後如果不再做官,可能會再去讀書或是做研究,而她對文化藝術及歷史都有興趣。被問及是否會回心轉意繼續政壇生涯,她笑了笑說:“不會轉變了,林先生都唔放過我。”

大公報記者朱晉科 石璐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