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的安置房值多少錢?

我在上篇文章《雄安新區:高房價的緊箍咒》中提到,城市高房價是優質資源的高度集中造成的。高房價買的不是房子而是優質資源。即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優質教育資源、優質醫療資源等。

於是就有人問:難道政府就不能將優質資源分配給農村和縣城一點麼?答案是不能。

如果將城市和農村看成兩個競爭對手的話。城市消滅農村時是“降維打擊”,是“我消滅你,與你無關。”而農村在這場比賽中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1 城市是網狀結構


城市是由兩套網絡疊加而成的一個網狀結構。這兩套網絡,一套是基礎設施網絡,另一套是功能機構網絡。

基礎設施網絡包括城市的道路、供水、供暖、供電、供氣、通訊等這些公共基礎設施。

功能機構網絡包括城市的學校、醫院、銀行、公安、政府機構等這些辦事機構等。

有了這兩套網絡的“分工協作”,城市生活才能夠順利進行下去。而每一個身在網絡中的城裡人才能享受到城市所帶來的巨大福利。

2 農村無法建立網狀結構


說到這裡,你也許會問:農村為什麼不能也建立起同樣的兩套設施呢?

農村當然可以建,但是成本太高。

舉個例子:地鐵。地鐵解決了大城市堵車的問題。可是地鐵的造價極其昂貴,視地質結構的不同,一公里的地鐵成本要5億——10億。也只有一線大城市才能為這麼昂貴的基礎設施買單。

以北京為例:北京有著巨大的人流量,巨大的人流量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分攤了北京地鐵的成本;地鐵修好以後,地鐵沿線的商圈,住宅都會漲價,這也分攤了地鐵的成本;對北京市而言,基礎設施越好,城市的效益就越高,城市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流量,更多的人流量又為更好的基礎設施的出現提供了可能。這所有的一切就形成了一個正循環。

試想如果你將地鐵修到鄉村,鉅額的費用由誰來買單呢?

不僅僅是地鐵,優質學校、優質醫院、銀行、歌劇院、大餐廳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不能投資到農村。

這就是經濟學上說的“馬太效應”,即“贏家通吃”。

3 雄安新區房價估值


安新、容城、雄縣被選中做雄安新區,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開發度低。

雄安新區的安置房值多少錢?


也就是說國家將投入巨大的資金為新區構架兩套網絡設施,而建成後的雄安新區能讓每一個雄安人都能享受到一線城市的福利。擁有了所有資源的房子當然值錢,至少應該和北京市房價相當。考慮到政府“房住不炒”的原則,我以為雄安新區的房價略低於北京房價是完全可能的。

那麼我在三縣就有一個院子,它值多少錢呢?如果沒有雄安新區的話,它就值縣城裡一個院子的價錢。

還是我說的原則:擁有多少資源就值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