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南進”政策中,偷襲珍珠港和進攻東南亞地區是同時進行的。按照他們的計劃,是首先由海軍發起對珍珠港的偷襲,而後再由陸軍進攻馬來半島、關島和威克島等地。

但是歷史的長河中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太多了。以至於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並非是在夏威夷的珍珠港,而是英屬殖民地馬來半島,比珍珠港早了近兩個小時。讓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與此同時,美太平洋艦隊為什麼沒有接到任何消息呢?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這還要日本陸、海軍的積怨說起。

明治維新時期,為了實現部隊建設的快速增長,為了向當時最優秀的軍隊看齊,他們採取了陸軍向德軍學習,海軍向英軍學習的方式。當然,這可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包括建軍理念、部隊構建、日常生活、各種條例等全方位的接收。

兩種不同體質的部隊,自然形成了誰也不服誰的局面,彼此成為了世仇。開軍事會議,陸軍提出的方案海軍一般看不上,海軍的方案陸軍都要反對,雙方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都是家常便飯。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因此,為了協調雙方實現“南進”政策,大本營沒有少費腦筋。爭爭吵吵了近兩個月,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總體計劃是陸、海軍各有分工,陸軍主要承擔南方地區的陸上作戰,海軍則負責太平洋海域的作戰。

不巧的是,臨進攻前南雲的一個航空戰隊尚未做好準備,臨時決定將偷襲的時間推遲兩個小時。稍微有些大局意識的人,都會考慮到為了實現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偷襲效果,陸軍的進攻理應順延推遲。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偏偏他們就是不答應,理由也很充分。如果推遲兩個小時,那時的馬來半島已經八點,天已大亮,對登陸作戰非常不利。當然,他們沒有說出來的理由是:憑什麼海軍出了問題,要讓我們去承擔危險?

無論大本營如何協調,陸軍始終堅持按原定時間作戰,眼看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只好聽之任之了。於是,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在襲擊珍珠港前兩個小時的馬來半島打響了。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這其中,對海軍最反感的,便是陸軍中將山下奉文。

他是攻打馬來半島的總指揮。他是個典型的法西斯軍人,因娶了高官的女兒,便一路升遷。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打仗不按常理出牌,不死板,愛動腦子。由於在中國戰場作戰有功,被東條英機看中,升他為陸軍中並擔任第25集團軍司令。

這個第25集團軍很有來頭。在日本陸軍中有三個全裝備師,其中的兩個師就在該集團軍中,使之成為陸軍中的精銳部隊。此時,他兵分兩路,一路從陸上攻擊泰國,沿馬來半島南下;另一路由他率領從海上登陸,是此次作戰的主攻。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不巧的是,他親率的登陸部隊,還沒有抵達目的地,就被英軍偵察機發現了。“出師不利”,他也不敢貿然行動,向上級彙報了這一情況。但大本營認為此時戰役已經展開,“開弓沒有回頭箭”,決定讓山下奉文自己看著辦。

面對進退兩難的局面,東京大本營也沒有明確指示,時間不等人,無奈之下,只好賭一把了。誰知,這次他賭對了,因為膽小怕事的英軍知道消息後,比他還緊張。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英軍遠東司令部接到日軍準備登陸的消息,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並把這一情況上報倫敦,請示對策。在倫敦,丘吉爾一幫人討論了半天,也沒有很好的對策,乾脆給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指示:命令遠東部隊全體處於戰鬥戒備狀態。

然後呢?然後沒有了。

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指示,說了等於沒說。無奈之下,英軍遠東司令部只得決定把部隊先撤到己方邊界,以免給日本人發動進攻提供藉口,至於其他的事,只好聽天由命了。可見,面對咄咄逼人的日軍,英軍有些底氣不足。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硬著頭皮前進的山下奉文此時也一樣底氣不足,害怕中埋伏。為了慎重起見決定來個“聲東擊西”,他命令艦隊突然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擺出一副要切斷緬甸和中國之間的運輸線的模樣。

上當的英軍終於鬆了一口氣,原以為只是日軍在嚇唬他們,做做樣子而已。誰知,僅過幾小時,山下奉文突然轉向,分三路向泰國的宋卡和北大年,以及馬來亞的哥打巴魯發起登陸作戰。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一邊是沒有“成就感”的登陸,一邊是遭受重大損失。

山下奉文的“花招”騙過了英國人,日軍在宋卡和北大年登陸時,沒有遇到一名英軍,在未發一槍的情況下,輕鬆登陸。不久,泰國政府就投降了,日本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打贏了進軍東南亞的第一仗。

大家很奇怪,為什麼泰國人不抵抗呢?這都是因為泰國曆來是各列強爭奪的殖民地,長時間的殖民壓迫,讓他們早已習慣了各色外國人,他們對泰國的統治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馬來亞重鎮哥打巴魯,是山下奉文遇到的第一場硬仗。6000多英軍面對登陸的日軍進行了有力阻擊,重炮、迫擊炮和機關槍組成交叉火力,登陸的日軍士兵瞬間死傷過半。

第一波攻擊被擊退了。這時英軍飛機也趕來幫忙,投下照明彈,把海面照得如同白晝,英軍大炮一鼓作氣,一下將16顆炮彈準確無誤地砸在“淡路山”號上,船體被瞬間炸為兩截,緩緩沉入海底。這是日軍自開戰以來所遭受的最大損失。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進攻接二連三地失利,反倒激起了日軍的鬥志,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佔領了哥打巴魯。然而糟糕的是,忙於應付的英國人,一時驚慌失措,沒能及時上報,致使珍珠港沒有收到任何消息,來加以防範。

得手後的山下奉文給東京大本營發了捷報,壓根兒不提剛剛發生的苦戰。但他心裡明白,成功登陸馬來半島只是一個開始,按照現在的打法,日軍傷亡勢必驚人。

日本海、陸軍的“窩裡鬥”是導致太平洋戰爭失敗的原因嗎?歡迎大家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