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新闻】湘潭为什么要花1.2个亿拆这家船厂?

【市州新闻】湘潭为什么要花1.2个亿拆这家船厂?

走近湘潭市雨湖区金凤庙码头,一湾碧水映入眼帘,这里是湘潭市一水厂的取水点,也是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湘江自这里蜿蜒而过,碧波荡漾,家住附近的易大爷,每天都会来这里散步,他指着干净的江面,笑呵呵的告诉记者:“以前,水里有垃圾,猪啊羊啊鸡啊鸭啊都有跑到河里去的,整治了以后,没有这些乌烟瘴气的了,水是清的了,我有安全感了。”

湘潭市一水厂取水点的水质改变,得益于当地各级管理部门的齐抓共管。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雨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湘潭陆续投入387万多元,在一水厂上游1000米,下游200米范围设立防护网,将保护区与居民区隔离,并沿江安装了55个摄像头,监控江面动态。同时,还积极在取水口开展清淤、疏浚、回填等修复工作,清理、拆除保护区内的餐饮门店及无关建筑,其中,仅翔鹏船厂一处的关闭退出投入就达1.2亿元:“翔鹏船厂的前身是曾国藩的一个水师训练基地,也是湘潭市第一个造船厂,但是按照法律法规,在我们这个饮用水源保护地,是不能有跟饮用水源无关的建筑,所以政府下了大力气,把它全部拆除,也就拆除了江面的许多饮用水的隐患。”

湘江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在湘江治理过程中,湘潭还创造性的摸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新模式,由政府出资,向永昌水上综合服务公司购买公共服务,让其负责湘江湘潭城区段的水域清洁工作,该负责人谈到:“永昌‘绿色卫士’水上队伍,就在我们的湘江江面,在饮用水的一二级水源保护区,进行漂浮物的打捞,让江面保持干净。经过这两年(多管齐下)的治理,我们湘潭段的水质稳定达到3类以上水质,有时候还特别接近2类水质。”

【市州新闻】湘潭为什么要花1.2个亿拆这家船厂?

审核:刘立平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省人大常委会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举报电话0731—85309464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集中开展“一法两条例"培训 严格打造高素质生态环保执法队伍

我省环保铁军获“国字号”殊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