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史記》: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如意立為趙王後,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戚夫人出生于山東定陶,天生麗質,多才多藝,擅長跳楚國的舞蹈,得到劉邦獨寵,而劉邦的皇后呂雉此時年紀大了,人老珠黃,很少有機會見到劉邦,已經被疏遠。戚夫人兒子劉如意,聰明活潑,性格脾氣很像劉邦,很招劉邦喜歡。劉邦有段時間經常到關東地區巡視,每次都帶著戚夫人,戚夫人利用這個機會經常在劉邦面前哭訴、要求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知道呂后的個性強悍,恐自己百年之後,劉如意母子遭遇不測,於是,劉邦有意廢掉呂后所生的嫡長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廢立太子一經劉邦公佈,首先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元老大臣們都同情個性仁愛、又沒有犯大錯的劉盈,特別是劉邦的沛縣功臣派,都是看著劉盈長大的,像有的大臣夏侯嬰、王陵等對劉盈都有救命之恩,相對於趙王劉如意,他們對劉盈更加的知根知底,所以比較擁護劉盈的太子地位。御史大夫周昌為人堅忍剛強,敢於直言不諱,他反對最堅決,認為不可以,暫時阻止了劉邦廢立太子的第一次朝議。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太子太傅的叔孫通也極力為太子辯護:“今太子為人仁孝,天下皆知也,這也是陛下和呂后辛苦教出的功勞,怎能輕易的背棄呢?陛下如果欲廢長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頭血汗此地。”言辭激烈,慷慨陳詞,一副要殺身成仁的模樣。劉邦只好對書孫通表示安慰。看到叔孫通欲捨命護主,群臣也頗受影響,紛紛上言支持太子劉盈。最後,漢朝初定後很少出山的張良,也親自勸阻劉邦,併為呂后出主意請來商山四皓,打住了劉邦廢立太子的念頭。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其次來說​,表面上是廢立太子,實際上是拼娘,在劉邦起兵反秦和楚漢相爭的過程中,呂雉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從呂家的千金小姐到劉家的家庭主婦,從監獄的囚犯到楚軍大營中的人質,有好幾次都是差點沒命了。所以,長年的患難、孤獨和忍耐,呂后磨練得堅強、好勝和狠毒。他們都知道呂后的為人,得罪不起,該支持呂后還是戚夫人?他們心裡也清楚。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而戚夫人除了年輕貌美得寵以外,在政治手段和政治勢力方面都不如呂后,缺少政治鬥爭經驗,雖然也有一部分大臣支持戚夫人,但是和呂后相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當朝的重臣都是和呂后多年的交情,呂后在朝中勢力已經根深蒂固,她在朝中的勢力僅次於劉邦。呂后身後是滿朝文武,是劉邦起兵反秦的沛縣班底,是大漢王朝的功臣派和最高級別的智囊團。呂后知道周昌阻止劉邦廢太子後,不顧身份顯貴,立刻前往拜謝周昌,並且對周昌行跪拜之禮,呂后這謙虛的態度讓朝中大臣知道後,更加的支持呂后母子。所以在太子之爭中,誰的勝算大一點已經很清楚了。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再者,太子之爭中,呂后外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呂后的哥哥呂澤,跟隨劉邦,是有功的漢將,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周呂侯, 漢軍中的很多重要將領如丁復、傅寬、蟲達、郭亭等與呂澤都有多年的交情。在這場太子之爭中。呂澤親自請張良出山獻計,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也由於共同參加了反秦及楚漢戰爭,呂澤與劉邦陣營眾多的文臣武將也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大家也願意支持他的外甥劉盈勝出。

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為何輸給人老珠黃的呂后,原因這一點

最後,呂后之子劉盈順利地繼承了皇位,成為西漢王朝的第二個皇帝。戚夫人母子也賠上性命。年輕貌美得寵的戚夫人,輸給了年老色衰失寵的呂后,輸給了朝中大臣、呂后、呂氏外戚三個方面的共同勢力之下,綜合起來,就是一點,戚夫人的政治手段和政治勢力不如呂后,最終導致了母子的悲劇。

參考書籍:《史記》《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