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拟科创板上市企业微芯生物今日获上交所问询!成为第13家获问询企业。

一度要靠卖专利熬下去的微芯生物,如今已逆袭成为预估值超70亿元的原研药企。

微芯生物如何逆袭?低调“学霸”究竟实力如何?创投人眼中,微芯生物成色几何?带着这些问题,中证君带您探营微芯生物。

探营微芯生物

4月2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微芯生物深圳办公室,其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区的生物孵化器大楼内,周围环绕的是海王生物、海普瑞、奥萨医药、太阳生物等生物医药公司,以及科兴科学园中的一众高新技术企业。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在这栋总建筑面积20000平米的孵化器大楼内,微芯生物的办公地点位于6层,朴素得犹如大学校园里的实验室。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就是微芯生物的“心脏”,即研发基地,配有药物化学实验室、质量研究实验室、药物筛选及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以及药政事务部、医学研究部、药理及临床前研究部等核心部门。记者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或穿着白袍、或带着防护口罩,穿梭于各工作间。

微芯生物董秘海鸥告诉记者,在60公里开外,公司还有一处主要产品西达本胺片的生产基地,位于深圳坪山新区锦绣东路21号。从公司前台陈列的模型来看,该生产基地共有5幢楼,包括质量管理中心、两幢制剂车间、两幢合成车间。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当谈及对公司上市有何感受时,海鸥说道:“对于公司而言,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公司节奏一直比较快,所以申请科创板上市之后,既没有感觉特别忙也没有觉得不忙,一切工作如常。”她表示,公司一直比较低调,而且当前处于静默期,不便多做介绍。

在关注医药领域的创投人士眼中,微芯生物并不神秘。“这是一家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即使不上市也能活得很好。”专注于医药领域的创投人吴凡(化名)介绍道,目前国内做创新药的环境还不够成熟,很多公司在做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新药,而是引进国外在研产品的权益,在其基础上继续开发,这样虽然可能能让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市,但公司本身并不真正具备研发新药的能力,长期发展的动力不足。

“真正从无到有做出来的新药很少,而微芯生物就是在做1.1版本的原创新药。”吴凡说道。招股书显示,微芯生物创建于2001年3月21日,是一家专长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原创新药的研发。目前公司具有14个在研项目储备,累计申请境内外发明专利百余项,已获得59项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境外发明专利授权42项。

关键词二:少数上市前实现盈利的原研药企

“公司上市前已经有自主研发的新药上市,产生销售收入并实现盈利,这是很多原研药企所做不到的。”供职于早期参投微芯生物的一家创投机构的杨琦表示,这点难能可贵。

招股书显示,贝达药业、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7家公司作为国内的创新药企业,业务特点与微芯生物较为相似。该7家可比公司最新营业收入中位数为5450万元,而微芯生物为1.48亿元;该7家公司最新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17.45亿元,而微芯生物为3128万元。

“还好我们投得早,现在很多机构想投都投不进去了,我们老板现在每天开心地睡不着觉。”杨琦笑着说道。

从公司财务状况来看,2016-2018年微芯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8536.44万元、1.11亿元、1.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

关键词三:手握独一无二的“现金奶牛”

公司表示,营收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西达本胺片自2015年上市以来销量快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西达本胺研发历经12年,其上市创出多项纪录。招股书显示,西达本胺是微芯生物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是目前中国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药物,国际上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以II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药物。

此外,西达本胺也是我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使用境外发明专利以实现全球同步开发与商业化、并获得技术授权许可收入的原创新药,开创了中国创新药对欧美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

“毫无疑问,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是我国原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标志性案例之一,它完整经历、见证了中国新药创制从混沌、萌芽到春暖花开的全过程。”达晨财智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副总监刘喜说。

吴凡表示,微芯生物公司已上市的西达本胺在国内市场没有竞争对手,是公司的“现金奶牛”,如果公司能将西达本胺片的适应症扩大到乳腺癌,收入估计会有更漂亮的增长。

关键词四:产品管线日渐丰富

杨琦指出,研究一家原研药企,除了看其财务状况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公司的产品管线。据招股书,微芯生物首个获批适应症为PTCL的西达本胺,已于2017年7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西达本胺已在全球范围内验证其在实体瘤乳腺癌中有效,并于2018年向中国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另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抗 2 型糖尿病西格列他钠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19年提交上市申请;另一个抗肿瘤原创新药西奥罗尼正处于II 期临床,预计2021年提交上市申请。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据米内网数据,2016年国内乳腺癌用药总体规模已超过320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11.67%,预测2018年乳腺癌治疗用药市场规模达400亿元。

“此外,我比较看好西格列他钠这款药,它所针对的糖尿病市场有着更广阔的前景。”吴凡说道。据国际糖尿病组织最新调查,全球糖尿病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其中,中国糖尿病市场规模近年来复合增速达11%,2017 年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预计2018年接近460亿元。

吴凡指出,“糖尿病市场是个远未被满足的市场,也是全球几乎所有大药企都在发力的领域。这意味着,在这块市场上,微芯生物将与欧美百年药企同台竞技,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五:创始人团队专业、稳定

尽管产品管线日渐丰富,但现阶段,西达本胺仍是微芯生物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2018 年,西达本胺片的产品销售收入和境外专利授权许可收入的合计分别为 8529.96万元、1.10亿元、1.47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2%、99.81%和99.20%。

对此,吴凡表示:“公司先把西达本胺容易做的适应症药种做上市,有了稳定的‘现金奶牛’,再支撑后续研发,逐渐扩展适应症,甚至做成全癌种原研药,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策略。”

他还表示,虽然现在已投不进微芯生物,但在谈项目时接触过微芯生物两位创始团队成员,“感觉他们是真正想做事,而不是炒作、上市,赚一票钱走人的一类人。”

招股书显示,公司7位高管拟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此次发行战略配售,配售数量不超过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关键词六: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遥遥领先

此外,公司的研发投入也较大。微芯生物在招股书中指出,2016-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这样的研发投入占比,在目前7家拟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制造类企业中,也是遥遥领先。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在医药创新领域有一个“双十”定律:即研发一款创新药需要耗时十年时间,花费十亿美元。在西达本胺上市前,微芯生物过了十几年苦日子,甚至一度要靠卖专利熬过去。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2005年前后,微芯生物因资金紧张,不得不将已经在国内完成临床前评价的西达本胺的国际专利作价2800万美元授权给美国沪亚公司。2016年2月,沪亚公司转手以10倍的价格,出让完成日本I期临床试验的西达本胺在东南亚等地的开发和销售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微芯生物当时出让专利或是一个失误。但吴凡认为,这个决定可以理解,“如果公司最后因为资金紧缺活不下去,留着专利还有什么意义?”

在融资路上走过至暗时刻的微芯生物,如今已迎来曙光。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11日,微芯生物共完成8轮融资,倚锋资本、深创投、招银国际等知名机构现身参投名单。估值方面,微芯生物创始人鲁先平在2018年表示,微芯生物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已达50亿-60亿元。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微芯生物公开发行询价的预估值为70亿-90亿元。

在吴凡看来,刚过完18岁“成人礼”的微芯生物在国内原研药企中已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先行者,但与国外有上百年积淀的老药企相比,仍有距离。无论是微芯生物走向资本市场之路,还是国内原研药企的探索创新之路,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值得拭目以待。

【科创板探营】曾靠卖专利才活下去,如今凭一款药名动天下,预估值超70亿元的微芯生物如何逆袭?

➤10派100元!这家股价曾经超越茅台的公司,如今豪气派现也直追茅台

➤公司主动退市,小股东竟现场“拉票”!*ST上普重新上市不排除登陆科创板!

➤发改委宣布告别“户口”,这些城市楼市将有大变化!房企投资逻辑也变了

➤ETF吸金超万亿!全球最大资管巨头首只A股私募成绩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