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三年限購會升級成五年,以與北京同步嗎?

近期不斷有人詢問壹書生:時下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實行三年限購,未來會升級成五年限購,從而與北京同步嗎?

大概率不會再升級了,主要原因如下:

A,從房價的調整角度來說,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房價,不是未調整到位,反而因過嚴的三年限購令而過度調整了。

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三年限購會升級成五年,以與北京同步嗎?

2019年中國樓市進入維穩期:在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房價已過度調整的背景下,沒必要再將三年限購令進行升級,這不符合維穩要求。

B,從樓市政策面來說,2019年樓市的政策基調是維穩。

24日,住建部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房地產市場將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穩樓市的背景下,菏澤、廣州、珠海等地已開始鬆綁調控。甚至在明年兩會後,或年中後,伴隨越來越多城市房價進入下跌期,樓市維穩壓力加大,全國性的樓市政策面寬鬆可期。

在這個背景下,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在房價已大跌的情況下,2019年再升級調控,這也不太講政治呀。

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三年限購會升級成五年,以與北京同步嗎?

切記,在房價上漲期,不出臺調控是不講政治。而在防跌期,升級調控也叫不講政治。

再說,作為樓市利益最大得利者的地方政府,調控時哪個不是“能拖則拖”,而到鬆綁時,哪個不是“百米競跑,生怕落後”的呢?那有哪個地方政府在全國樓市鬆綁期,反而主動升級調控?如果這般,絕對會里外不是人:對自己,防跌期升級調控,必會進一步衝擊當地的樓市預期,從而損害當地對樓市的稅費收入;對上的話,此時必會落下一個“不講政治”的帽子。哪個地方政府會傻成這樣呢?

C,從一體化的角度,三年限購令已不符合一體化的精神,再升級就更不適宜。

從京津冀一體化推進的角度來說,環京的北三縣、廊永固霸文等地是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主要目標地,但目前三年限購令調控下,這些被產業轉移到環京的產業人,何來當地戶口或三年社保,因此無法在當地購房以自住,這是違反京津冀一體化精神的,且不利於一體化的推進。

以壹書生的一個大學室友為例。這位室友在北京發改委工作,目前北京發改委已搬遷至通州。搬遷後,這位室友欲就近購房以滿足自住,但他既無通州房票,又無北三縣房票,這正常嗎?這真的符合一體化精神嗎?

D,從房住不炒的精神來說,目前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三年限購令已違反了“房住”的精神。再升級成五年,豈不是更逆違反房住不炒了?

從房住不炒的角度,房住不炒只打壓“炒”,但也得釋放“住”。目前的三年限購令事實上壓抑了一些正常的“住”的需求,如北京上班族在環京的購房自住,這是扭曲的,並不符合房住不炒的精神,已經屬於打壓過度了。因此目前應該著手適度鬆綁以正常化,而不是繼續升級調控以強化市場的扭曲狀態。

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三年限購會升級成五年,以與北京同步嗎?

所以說,以目前的情況來說,不管是國家的調控政策面走向,還是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樓市現狀,抑或一體化的推進需要,正常的話,這些區域目前三年限購令不會再升級了,但有一種可能性例外:那就是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內的相關區域,因重磅的政策利好落地,為了防止市場發生劇烈的上漲可能,政府不得不升級樓市調控以維穩房價。

大概率來講,正常發展的話,2019年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會鬆綁樓市,很難再升級調控。主要的鬆綁方式可能為下述策略:

A,定向鬆綁。

說白了就是按照房住不炒的精神,以落實“與區域就業掛鉤的購房政策”,從而為定向人群定向鬆綁。

北三縣可如此,廊永固霸文也可如此。詳情可見當時的文章《“房子不是用來炒的”後,環京樓市如何落實“與區域就業掛鉤的購房政策”?》。

事實上,這種方式已在試探中:之前環京某地便以北京新機場合作為由,從而為北京一些特定單位人群在當地購房定向開放網籤。

B,三年限購令減輕,如變成二年或一年。

可能性不是特別大,但在明年全國性樓市寬鬆可期的背景下,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性。

C,三年限購令在執行層面的鬆緊度變鬆些。

在中國,政策在執行層面的松與緊,也是調控的一種方式。不排除在2019年,伴隨菏澤們的增多,北三縣及廊永固霸文的三年限購令不變,但在執行層面鬆綁些,也可作為一種政策選項。

大方向來說,2019年的中國樓市,政策面上,央府的基調是防跌,而不是控漲。圍繞於此,手握因城施策權的全國地方政府對樓市的邏輯思考已轉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