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強]教師:“視而不見”的無奈

在很多人眼中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本也應該如此,中國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可如今的事實呢?批不完的卷子,管不了的學生,各種考核,工資還少的可憐,可以用圍城來形容教師這個職業了。在學校裡面,有多少教師為學生的犯錯,自己的負責付出了代價?很多事情視而不見引起家長的不滿,管的太嚴又引起家長的不滿,弄得老師裡外不是人,有些時候只能睜眼瞎,也沒有辦法,當然大部分老師還是認真負責的,這裡強調的僅僅是個案,就個案來討論一些問題,請勿誤解。核心問題:懲戒權到底該不該給教師(體罰以外)? 所謂教師懲戒權,是教師為了維護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依據《義務教育法》賦予教師的教育權力,針對違反學生行為規範、破壞學校校紀規章的學生而行使的一種教育管理權。

2019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在兩會上呼籲,“教師應具有教育懲戒權(不含體罰、辱罵、打罵)。”這個提議一出,在網上就引發了熱烈討論,有很多家長選擇反對,“現在的教育再提倡懲戒,這不是倒退嗎?”。持反對意見的家長可能忽略了

過度的保護孩子會助長孩子的玻璃心,一旦破碎難以修復。

過度的保護孩子會降低孩子抗挫能力,一旦遇到問題易選擇退縮。

你的孩子犯錯不好好教育,到社會上會有人教育的,它才不會管你的孩子心疼不疼。

[文/蔡強]教師:“視而不見”的無奈

教師視而不見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首先是學生本身的原因。現在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打不得罵不得,自尊心太強,沒收手機跳樓事件屢見不鮮,老師害怕出大爭端就懶得管了。其次是家長的原因,部分家長蠻不講理,孩子被老師懲罰出現問題,總是挑學校的錯,卻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錯,太溺愛孩子。找到學校,學校為了息事寧人,教師始終被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面,對相關教師進行免職,當然這只是小概率事件。最後是教師的懲戒權和權威性得不到保障。教師和學生從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從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教師對於學生還是應該有權威的。都說教師不敢管的學生,管完之後的後續問題誰來幫助老師解決和澄清?大部分情況下,老師揣著明白裝糊塗也是無奈,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人曾說教育孩子的三個地方:家庭,學校和監獄。家庭管不了,學校管不了等待孩子的只有冷冰冰的監獄和殘酷的社會。

有這麼一個笑話:

一日正在講課,一名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覺得影響課堂秩序,不準。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狀告教育局:課堂期間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護義務,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他在廁所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多人受傷。

家長聯名狀告教育局:該教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於是該老師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去廁所。家長狀告教育部門:該教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翫忽職守,不務正業,應嚴懲。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無厘頭,

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在教育的現狀,也反映了中小學老師的困境。

[文/蔡強]教師:“視而不見”的無奈

中小學的學生應該是處在青春期階段,叛逆,其實叛逆也是一種成長,在叛逆中尋找真正的自己,本沒有錯,在面對叛逆的時候很多父母應該去補窟窿,在0-3歲的第一次叛逆期缺愛,青春期是最後一次彌補的機會了,當家長真正的注意到了孩子,老師也就不用無可奈何的視而不見了,這一切該多好,卻又那麼遙不可及。家長+學校+社會=100;學校+社會=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