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常德全媒讯(记者 姚军 罗翀 余帅璋)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手段,在鼎城区,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眼下,在鼎城区草坪镇的水稻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旋整农田,抛洒种谷。种粮大户刘道珍流转了800多亩稻田,所需的秧苗全部采用了集中育秧。通过这种模式育秧,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田间管理,病虫害能得到较好防治。刘道珍告诉记者,集中育秧尽管好处多,以前却不敢这么做,因为一旦下大雨,如果秧田里的积水排涝不及时,极易导致烂秧,轻则造成机插秧不均均,重则导致无秧可插,从而影响产量。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鼎城区草坪镇村民 刘道珍:以前不敢集中育秧,因为怕下雨积水,现在就好了,田里下雨都可以搞了(育秧),因为水可以及时排出。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让老刘种田省心,这得益于2017年实施的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该项目为每一块农田都安装了这种进排水口,旱时能灌,涝时能排。除此之外,每一块农田,每隔两米就设置一处的“导渗孔”,孔的一端植入田下约70公分处,另一端边接渠道,能够使稻田地下水位保持在合适位置,增强土壤的通气性能。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鼎城区耕地质量管理处副主任 左光华:这些渗水孔的作用是降低田间的地下水位,就像人需要呼吸,土壤也需要呼吸,它对我们降低田间水位后粮食产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在鼎城区石公桥镇,大型机器设备正抓紧时间,整修机耕道,最后一段的沟渠硬化项目也快完成,整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己接近尾声,高标准农田每30米就增设了“生物通道”,这些通道为青蛙、鱼儿等田间生物提供活动通道和繁殖场所。目前,鼎城区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多万亩,未来两年还计将建设2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鼎城区耕地质量管理处副主任左光华:通过40多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每年每亩可以增产粮食75公斤左右,这样累计可以增产粮食3万吨左右,相当于增加了3万亩耕地面积。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鼎城区草坪镇党委书记 杨国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产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常德鼎城:稻田畅快“呼吸” 助力粮食增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