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職稱實行全員競聘,一線教師的春天會來嗎?

小牧童


當下的職稱制度存在諸多問題,引起很多一線老師的不滿,並呼籲取消,這是事實!

但是,如果真取消職稱,並實行所謂的全員競聘,是否問題和矛盾就得到解決了,就會迎來一線教師的春天了呢?

我看,這種想法很不成熟!

首先,我們一線老師對職稱一個最大不滿之一就是職稱評定過程存在拉人情關係、買賣榮譽等徇私舞弊現象,讓一些有資格的上不了,沒資格的反而評上了。其次,就是職稱與工資掛鉤,拉大教師工資差距問題。

那麼,如果實行全員競聘制是否就不存在這類問題和矛盾了呢?

“三味"認為,問題不僅得不到解決,矛盾可能還會更尖銳。

所謂全員競聘,也就意味著校長擁有學校人事權。校長可以聘任老師,也可以解聘老師。

如果一線老師在評職稱上都信不過校長,難道在聘任職位上就能信任校長?

"三味”所在縣所有中小學曾實行過一次"教師聘任制",而且還沒涉及工資:

先由校長聘任班主任,然後由班主任聘任科任老師。最終結果是,班主任被各種人情關係弄得疲憊不堪。有些班級無人任課,沒聘上職位的老師,被上報局裡後,最終又返還到學校,由學校安排。效果沒達成,教學秩序反而被弄亂套。

實行全員聘任制,就必須將現有教師從資歷、能力上來次重新洗牌。能者多勞,多勞就應多得;相反,無能者聘不上,也就面臨解聘,另某職業。對這個聘任過程,暫且不談是否能保證公平公正,僅教師隊伍的穩定工作就足以把教育拉進冰冷的冬天,還談什麼春天呢?


三味聊教育


我認為,取消教師職稱,實行全員競聘,一線教師的春天未必能夠到來。

先說取消教師職稱。

取消教師職稱,就是教師的工資不再與職稱掛鉤了,工資按照教齡自然升級。這樣教師就不再為了評職稱而苦苦煎熬了,那些依附在職稱上的不公平和腐敗,也就隨職稱而去了。教師就可以安心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了。

這恐怕只是美好的理想,為了獎優罰劣,為了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為了便於管理教師,為了讓教師服從安排,有關部門一定會拿出新的措施,讓教師們去爭,去搶。這新的措施也一定與待遇有關,與晉升有關。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裁判,裁判是有好惡之心的人,新的不公平又產生了。

再說全員競聘。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其勞動成果要看多年後學生的成長及貢獻。全員競聘,優者上,劣者下。拿什麼衡量一個教師的優劣?

分數?肯定不行,唯分數論的評價觀,早已經被否定。

學生打分?不行,學生喜歡的教師不一定是好教師,學生害怕的教師往往是好教師。以學生打分評價教師,豈不亂套了。

教育教學水平?應該行,可是這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誰來評定?在目前體制下,還是教育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打分評定教師水平,與原來的評職稱會產生同樣的弊端。又回到從前了。

師德師風?工作表現?這是學校打分的,有些不公平難以避免。

全員競聘,由誰按照什麼標準評價教師、聘用教師?這很關鍵。在第三方缺席的情況下,這樣的全員競聘,恐怕不但不會給一線教師帶來春天,反而會帶來寒冬。


教壇吳語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提出取消教師職稱的應該是教師,而且是職稱晉升有波折的教師,其次,這部分教師中又有兩種可能,一部分是,的確優秀,但由於職稱制度缺陷原因屢屢受挫;還有一部分是制度再怎麼公平也暫時晉升不了的!比如學歷,因為在農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教師缺編嚴重,就向社會吸收,比如合同代課教師和民辦教師來頂崗,這部分教師在當時為中國教育事業撐起了半邊天,,這部份教師中較優秀分子通過自已努力奮鬥,不僅改變了身份而還在職提升了學歷,但還少量的改變了身份,但學歷未得到提升的。再如,業績平平者。我想說的是職稱制度也正在發生一些積極的變化,正在改良的過程中。所有教師只要教師都靜下心來,參照晉職條件,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氣餒,不浮躁。機會一定會有的,越年輕的機會越多。


佬倵博


首先,教師職稱短期內不會取消。

儘管教師職稱評審和職稱工資已經飽受詬病,但很明顯,高層並不會搞激進的改革,而是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逐步改良。

其次,取消職稱全員競聘,聽起來很美好,很理想,可是叫我說,真這樣搞的話,教師的春天並不一定能來臨,說不定來的是冬天。

1.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尤其是在縣城和鄉鎮農村,教師就是那麼點教師,抬頭不見低頭見,人情網就會讓很多看似很公平很美好的事情操作起來完全變了味兒,到全員競聘,可能你會遭遇到比職評更大的不公。

2.誰來聘?最瞭解教師日常工作狀況的領導就屬校長了吧?誰又來保證基層眾多校長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水準呢?

讓學生評、讓教師工作的對象、思想和價值觀、是非觀都未成熟的學生來決定教師生死?那學校恐怕很快就會亂了套。

讓家長評?家長能真正瞭解一個老師工作的方方面面嗎?家長就能客觀公正嗎?

3.聘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實行動態管理?在這個制定標準和評聘的過程中,容易滋生很多問題,成為腐敗、不公、內鬥的溫床,甚至激化矛盾。

4.一些地方曾進行過“縣管校聘”的試點,產生了很多問題,所以,國家並沒有進行推廣。

第三,全員競聘上崗需要一整套制度的支持。

相比之下,私立學校教師幾乎等於是競聘上崗了。

為什麼私立能行、公立就不能行?主要就是制度不同。比如說,公立學校的高級教師可以少幹活甚至不幹活拿高工資,私立能行?私立不幹活就少拿錢甚至不拿錢,公立能行?競聘能行?

缺乏靈活的進入和退出機制。教師並不能實現真正的雙向選擇。

校長聘班主任,班主任聘老師,只都是自上而下的單向評價;那麼,一個老師,能不能去挑班主任、挑校長呢?假如我看不上某個校長,能否允許離開呢?也不行。要離開的話,以前工作多年並沒有繳納社會保險,這怎麼給說法?都沒有,所以無解。

沒有相應的制度支持,競聘是改不出什麼名堂的。

社會環境、人性弱點、實施辦法、管理制度,進入和推出機制等等,都是重重的考驗。全員競聘上崗,想說愛你不容易。


七仙女兒說教育


能者上,庸者下。可教師行業不同其他醫師,律師行業越老越值錢,越老越受歡迎。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會因為教育理念和觀念跟不上而被社會和教育淘汰,被學生和家長淘汰,也許雖談不上功勞,但為了國家教育事業奮鬥幾十年,到六十歲還要上課,而退休只領三千來塊的工資。如果不實行全員競港,他們退休可以領六七千工資,也算安慰了。高中和大學相對好些,越老越受重視,受尊重。

每一件事都有利弊,不改革,就不能發展,就不能進步。也不能刺激這教育本就得過且過的日子,要讓教師們有競爭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觀念,教書育人,既要教書也要育人,做到以德樹人,潤物細無聲,還需教師不能安於現狀,努力加強自身發展才對。

因此,必要的改革和良性競爭是必須的。


奔四的列車


如果取消職稱實行全員競聘,一線教師的春天真的來了,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建議。

目前一些學校的現狀是,高級職稱的教師,上週初級老師的課,甚至有些高級老師沒上課,做著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教育教學重任落在了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老師身上,由於高級職稱或者中級職稱指標有限,一部分年輕優秀的一線老師,拼命工作,還是未能評上職稱,難免有一些消極情緒,不利於學校的發展,但看到高級職稱的曙光,只好帶著情緒忘我的工作,如果取消職稱,實行全員競聘,對一線老師極為有利。


如果學校實行全員競聘,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讓老師有一種緊迫感,這對於戰鬥在第一線的年輕優秀老師很有利,因為他們年齡上佔優勢,精力充沛,教育教學方法靈活,能夠與學生產生共鳴,教育教學效果好,這對於他們評職晉級也有好處,會盡最大努力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但這對於那些原來領著高工資,上課少甚至不上課的老師而言,如果取消了職稱,就意味著沒有職稱工資,按照"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原則獲取報酬,對他們來講是極為不利的,因為他們已習慣坐享清福,安度晚年,把學校當成了養老院,他們會極力反對取消職稱實行全員競聘。


Lance課堂


取不取消職稱與學校實行全員競聘之間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是指職稱應該不再設置崗位職數,而應該實現符合條件自然晉升。個人認為,即使是這樣,“一線教師”所謂的春天也不會來到。

近年來,職稱制度被許多“一線教師”所詬病,說明職稱制度是存在一些問題,但在我眼裡,職稱制度中存在的問題與部分老師吐槽的問題並不一致。

經常有老師吐苦水,什麼有老師工作多少多少年,卻評不上職稱,是由於學校申報工作不公平,是校長操縱的結果;什麼有老師教學成果很優秀,但由於只埋頭工作,沒有寫論文,沒有機會得獎,而失去了機會;什麼高級教師並不比一級教師優秀等等,這些問題不管存不存在,都與職稱制度的設計本身無關。

對此我想反過來問,能評上職稱的教師全部是走關係的?至少在我所瞭解的範圍,只要是老師能滿一直工作量工作,教學效果也不錯,能有意識地參加一些評比活動,基本是能評上職稱的,只是由於崗位問題或早或遲而已。特別是說到不與校長搞關係,就不能評上職的,真不知校長就有那麼大的權力,真是如此不公平,我們的教師就那麼溫馴?是不是真有老師那麼清高,不屑於參加一些比賽我不知道,但我所知道的教師除了上課,教科研能力也應該是基本素養,以所謂的清高為藉口不參加活動不是清高而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在這些評比中有沒有黑幕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得過不少獎,但自己沒有一次是靠走關係得到的。同樣,客觀地來說,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水平並不一定比一線教師高,但真正水平高的一線教師肯定是能評上高級教師的。

等級差距管理可以說是在任何一個行業都通用的管理模式,沒有等級,不拉開差距怎麼去激勵員工,怎麼去體現工作差異?職稱應該是對教師等級差距管理的主要方式,即使沒有職稱,也一定有另一個制度要製造出等級差距。到時也一定會有新的吐槽。

所以我可以大膽地預言,取消了職稱,在許多“一線教師”眼中沒有競爭,所有人都一樣,一片“和諧”的春天是不會來到的。而且真是這樣,更不是教育的春天來了,甚至可以說是教育的寒冬到了。

更多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輕風教育


在目前教師隊伍中,對於職稱的關注度已然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不少教師紛紛建議將職稱取消,以教齡、績效等其他方式來決定教師的工資水平,這樣的建議也引來不少教師的支持,畢竟在之前的職稱競聘實踐中,並沒有給多數教師帶來有效地利益,或者說沒有讓更多的教師從職稱競聘中獲益,顯然成為少數掌握話語權教師的“標配”。

近來有人提出要取消職稱實行全員競聘,一線教師的春天會來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取消教師職稱,以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可能性並不太大。在教師職稱競聘制度詬病眾多的現實下,國家相關部門也已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將這個問題擺在了突出位置。在近來國家人社部們的表態中,我們可以看出並沒有任何取消職稱的動向,今後職稱競聘的發展方向仍然是改革,將會在職稱制度的頂層設計上實行大刀闊斧地改革。

雖然不少教師紛紛建議取消教師職稱,但如果國家沒有取消教師職稱的態度,顯然取消教師職稱制度的做法也不會成行,今後在教師隊伍中,職稱制度仍然屬於主流,仍然會將職稱制度貫徹到底。

即使取消職稱制度,實行全員競聘就一定能讓一線教師收穫春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職稱制度取消之後,實現全員競聘,依然還會按照競聘方案進行,而競聘方案由誰制定呢?競聘的規則有由誰來確定呢?競聘中的加分項、減分項等由誰來劃定呢?關於競聘的具體細則與項目仍然是實行全員競聘的重要的關鍵,也可以說在全員競聘之前,必須將這一系列的問題進行解決,如果這類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全員競聘仍然會向著職稱競聘的方向進行。

在當前的職稱競聘中,筆者認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名額太少,競聘過程中的公平性、透明度不高,名額太少從國家頂層設計中就能解決,但是競聘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不高,這顯然是職稱競聘制度執行的“頑疾”,如果不能將這個問題進行徹底解決,所有的職稱制度改革都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職稱制度的弊端。在筆者看來,將普通管理崗與教學專業技術崗位分離,並且實現在自身群體自行投票競聘,競聘方案必須得到多少教師的無記名投票同意,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大多數普通教師在職稱競聘中的利益。

對於職稱競聘的取消與否,實行全員競聘與否,你如何看待?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東愛雨小公


取消職稱實行全員競聘,一線教師的春天會來嗎?這個問題反過來想,就是一線教師目前還身處寒冬,而原因就在於職稱制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廢止職稱制度,採取全員競聘。這種想法真是不可思議啊!

第一,一線教師中評上理想職稱的大有人在,一線教師中對評職稱不是那麼上心的也大有人在,他們正樂陶陶地教書育人呢,何嘗有過什麼身處寒冬的感覺?只有一門心思想評而評不上的才會如此幽怨吧。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很多人就愛幹這種以己度人的事,度得不好,就成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難道己所欲,施於人就對了嗎?吾之蜜糖,汝之砒霜,你看得磨盤大的東西,在我眼裡或許連芥子也不如呢!就像惠子把梁國的相位看得特別重,生怕莊子來取而代之,而莊子只把它當作腐鼠,心裡是無比厭憎的呢。

第二,教師基數太大,1600-1700萬,職稱結構比例也有限制,1:3:6,註定有大量的教師無法輪上,遞補更高職稱。名額有限,這是硬傷。而職稱又與工資待遇強掛鉤,註定引起激烈競爭,也註定會有人在競爭中使用非正當手段。人們厭惡的不是職稱,也不是憑真本事晉級的教師,而是職評過程中的不公。如果自始至終公平公正,吵嚷著要廢止的就只剩那些自己沒本事卻又害了紅眼病的人了!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大鍋飯,既掩蓋自己不如人的真相,又能把強過自己的人拉下來,真是痛快至極。實際上,這種人心理陰暗至極!

第三,教師職稱評審其實就是全員競聘,只不過是一個具體環節的競聘罷了。就是這樣,仍然問題頻發,狀況頻出。好歹還不砸人家飯碗,頂多就是吃多吃少的差別。現在要是搞全員競聘,那就是所有教師都把飯碗送到學校真正的話事者(不一定就是校長)手裡了。如果作主的人不公正,稍微那麼一循私,多少教師就慘兮兮了!這事兒不是新鮮話題,以前各地都曾提過,為什麼不能實行起來推行開來,難道還用說麼?

用心教學的教師不會整天惦記個人得失,胸襟開闊反而更能得到好運眷顧!


劍客談教育


多一層權力,就多一層腐敗。混上編制,也是套路活,一旦混上了,千年的媳婦熬成婆!心理也扭曲了,都成了容嬤嬤,哪還有教師的樣子。教師系統要有公正性,透明性的選拔機制,要恢復家長拜師的傳統,以前的私塾,教師是家長請的,再怎麼用戒尺打孩子,家長也沒有怨言。現在的教師,不知道是誰請過來折磨孩子的,各種利益糾纏,家長當然不信任。 北京西城區,公認的小學教育質量好,學區房高。其實很簡單,就是校長都是由家長選舉的,教師也由家委會說了算。教育部為什麼不推廣這種有效果的做法?其他地區的家長,難道只有買西城區的天價學區房,才能改變現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