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进沪上最难进民办的学生,毕业都去了哪儿?

那些考进沪上最难进民办的学生,毕业都去了哪儿?

幼升小择校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民办小学的挑选,涉及到的考量标准更是繁杂,其中,无法忽视的一项择校要素是“毕业去哪儿”。民办小学的毕业去向一直是家长们择校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下面,一起来看下上海热门民办小学的毕业升学情况。(生源去向情况主要以近两年来的大致情况为主要参照,有些来自于家长网络留言反馈,如有错漏不准确之处,欢迎家长们补充~)

1.盛大花园小学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徐汇区唯一全市招生的学校,全市最热门的民办学校。盛大花园成为最热门的民办学校之一,一是他本身的办学成绩喜人;二是他是徐汇区四大民办校里唯一一所全市招生的学校。

生源去向:

盛大学生毕业择校越来越多元,华育、世外、华二、上宝、张江、西南模范、西南位育等都是盛大学子的择校方向。而且据在读家长称,盛大的可贵之处在于,校内中下游的学生大都也能有个好去向,这是其他很多公办学校无法比的。

2.世界外国语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学校评价:徐汇四大民办之首,在全市数一数二的名校,外语要求高,男生更占优势!

世外小学,徐汇四大民办之首,全市数一数二的民办小学,放眼全国也是顶尖级的。

进世外的孩子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资质好、家境好,“牛蛙+牛爹”配置。世外的门槛很高很难进。世外分境内班(竞争激烈)+双语班(部分外教可参加中考)+PYP班(全英文教学),体制内外兼备。其中,境内班是最鸡血,也是最牛的,同时也是压力最大、作业最多的,有家长吐槽简直“虐娃”!

生源去向:

每年上外120:10人左右、华育20左右、实际上每年排名top30的娃都会收到华育的邀请,也可进入世外培优班。

境内直升到初中的比率70%左右,双语部直升比率60%左右。

每年前110左右(注意每届境内只招120人)都有机会直升世外中学,实际录取人数在70%左右(在大多数牛娃会选择出国的情况下,该校中考成绩仍常年全市前八,不过最近有所下滑)。如果初中毕业选择世外的高中,出国去向也是很不错的。

3.爱菊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去西南位育的每班大概10人左右(一个班另有1~3个华育),有些娃走体制外,还有些娃借艺术特色去了公办特色班。坊间传的比较广的说法是:每个班固定有6个进西南位育的名额,但是不一定是班上的前六名,只有老师知道选拔标准。总之,凭真本事考进爱菊的娃,小升初回户籍对口的很少,除非户籍对口本来就不错。

4.逸夫小学

招生范围:仅限徐汇招生

学校评价:最大的优势是小升初华育的概率较大,每年有30~40人考进华育!

生源去向:

华育中学的亲儿子。一个班前20能进华育、世外、西南位育等学校(全校前30基本华育稳),其他如华二,上宝,文来,徐汇等。剩下的只要不是太差可进西南模范。比如2015年六个班(6×40=240名)中最后需要参加摇号的同学没超过5个。

考逸夫的牛蛙,为了小升初能进华育或其他好学校,都是目标明确,能为之努力好几年。

逸夫对语文也很重视,英语稍弱,其他课外活动也很丰富。总体来说,学校侧重培养孩子兴趣、习惯、个性潜能,特别是对于创造性的培养。不偏科综合能力强,行为习惯好,好奇心强勇于探索,外向一点的孩子“幼升小”优势明显。

5.私立永昌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九年一贯制,直升永昌初中(需要考试,比较难),初中每届有近50%毕业生能进入四校八大,有近85%的学生进入区重点中学,算区内比较出色的,但不是顶尖的。

6.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学校评价:大浦东唯一一所体制内的比较好的民办学校

浦东区地大人多,民办学校大多是双语体制外的学校。福山正达是大浦东唯一一所体制内的比较好的民办学校,学费相对便宜性价比高。

生源去向:

主要目标为华育、浦外、上外、张江、兰生、上实等。但今年因为教委的新政,华育、张江等部分学校去正达的smk(神秘考,提前选拔学生)取消了,对正达的小升初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总体上不如前两届来得惊艳。毕业生大部分都去了上述民办. 去对口学校的主要是建西、建实和进才。

7.浦外附小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浦外毕业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冲本校的附中,现在虽然没有直升了,但是考附中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附中毕业通过考试有50%左右可以直升浦外的高中部,剩下的都要出去中考。

浦外高中部很好,一本率90%左右,进上外也相对容易,有不少保送加分的名额。

8.平和双语学校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小学部70%以上直升初中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可以选择国内高中接受传统教育,也可以选择去国外读私立高中,或者继续在国内读双语学校。而高中部的学生则是百分百考入国外大学(因为他们参加不了国内的高考)。注意:平和高中部很难考,不是上了平和初中就能进的。

9.上外附小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1.直升上外附中:每年五年级都有120个面谈名额。今年录取了31人,占总数的1/4(从12年到16年的直升人数分别是:38/24/21/35)。

2.接着是本区的民办克勒班差不多60个,其中的TZ也非常多;

3.再其次是新华初、迅行都有,外区的华育、兰生也有10+。

4.非常少的人会进入对口的市五中学。

10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丽英小学是虹口区仅次于上外附小的民办小学,有口皆碑。丽英最大的特色就是偏艺术,重视艺术教育,每个班都有一项必学的乐器,比如钢琴、古筝、管弦乐。

但幼升小丽英对于特长要求不高,甚至有家长说根本不看特长,记忆力和逻辑思维是丽英最看重的两项。

生源去向:

对口中学是五十二中学,丽英这几年上升势头很猛,连着几年都是虹口区录取率最低的民办小学,全市招生一二志愿通吃生源很好,17届150个毕业生,145个进重点民办(大部分进入华二系的新华初、新复兴、迅行等学校,另一部分进入市三女中和南模)另有2个国际学校和3个公办特色班。作为艺术特长的学校,丽英的语文和英语学科也很强,学习氛围很好。

此外,管乐班如果有考级(至少六级以上),升学时可以作为加分项,学校也会给管乐队一定的推优名额。

11宏星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学校评价:虹口区数学最强的民办小学,因为招二志愿,所以即使本区招生也很热门。

虹口的4所民办,上外附小仅招一志愿,丽英、宏星、民办四中心可面谈二志愿,这也是为什么宏星、丽英报名人数多的原因。但对比丽英,宏星只针对虹口区招生,面谈人数550+,招生人数少,仅160人,所以竞争比较大。

宏星的特色是数学,许校长非常重视数学教育,幼升小的话,逻辑思维强有优势(类似徐汇逸夫、杨浦阳浦的定位)。另外宏星在英语教学上也有加重,所以虹口区的家长,可以重点关注这所学校。

生源去向:

录取新华初、新复兴是大头,两个学校占了班级将近一半。6个同学拿到兰生offer。

全校来看的话,新华初30-40人,新复兴20+,迅行10人左右,兰生10+人,市北理、华育、上外120等加起来也有10个左右。其余进入对口的虹口实验学校。

对口中学:虹口实验。升学去向多元,以民办为主,新华初、新复兴、迅行、新北郊都有,也有牛蛙去市北理的,对口虹口实验,但去对口中学的很少。

12 七宝外国语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学校评价:闵行最具标杆性的民办学校。每年七外都是招生都是最具争议性的学校。七外在闵行,属于标杆性的学校,出了名的要求严格,对孩子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的要求都比较严格!

生源去向:

学校官方消息为“七外学子升入上海优质民办初中升学率89.8%”。

另外报名七外,需要家长强大的知识储备量和满分的战斗力。关于七外的毕业去向,“小学明强或七外,初中文来或上宝。

13协和双语小学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1.从竞赛和升学情况看,协和双语的精英班和七外还有不小的差距。举个例子,从英语的教育方法来看,协和更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七外更重视词汇和语法等对应试有帮助的方面。

2.但精英班比闵行最好的两个公办学校(明强和闵实验)肯定要好不少。往年明强升上宝+华育的总人数都比协和双语少(明强学生总人数接近900, 协和双语200),协和考上华育,世外,上宝,兰生,上外的人数在25到30人左右,算上几个直升协和初中的牛娃, 基本上前30名能上比较好的初中。不过比例分配有些不平均, 最好的班能有近10个,大多数直升了。

14.协和尚音小学部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16某班级,有1个华育;2个上了上宝;2个千人考达标,因为居住证120分未满,没有上,后来去了西南位育;2个南模;大概有10多人去了协和系的,包括双语,尚音,教科实验中学。

15复旦万科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九年一贯,大多数学生会直升,而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都会选择考取四校以及一些国际知名学校。

16上外静小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学校评价:全市招生,另一批上海幼升小黑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热门!

静安区唯一一所全市招生的学校,而且对外招生人数多,这也是静小成为热门学校之一的原因之一,不招二志愿。

生源去向:

40%的学生考入上外静中,40%进外区民办名校(其中上外系的比较多),10%选择本区民办初中,10%进入对口公办(一般是较好的公办)。

17扬波外国语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1.与闸实验一样的奥数安排(筛选A类孩子跳一级学奥数,到三年级全部学生分层学奥数),一下开始英语班级前15名进社团开小灶,四年级全体学生英语口语分层分班,一周英语课一只手的量,杯赛成绩可以排全市的前15位;

2.按学籍对口风华初中(西校区)。

3.有一半的人会留在本区,其中,30%可进扬波中学,其他的进入田家炳、市北理以及风华等;另外一半的人考出去以兰生、进华、上外为主。

18.彭浦实验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对口彭浦中学,属于北区较好的区公办初中。部分去田家炳和扬波中学,一定有进入一梯队民办的孩子,具体情况暂未搜集到。

19童园实验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对口和田,但是选择对口的比较少;班级前列可入市北、兰生复旦、华育、进华、华初理。其余也可进二梯队民办,少部分回对口公办初中。

20.金洲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金洲有英语特色班,老师课上抓得很紧,课程进度非常快,语文快的时候一天上一篇新课文。如果孩子能够适应应试强度的话,小升初的出路是很好的。

一般大部分毕业生可以去梅陇理科班(要考的),也有去华育、市北理科、华二的,这些尖子生人数比培佳多些。

21培佳双语小学部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普陀区唯一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0%-50%的毕业生会选择直升培佳初中。其他会考入外区重点私立或公立特色班,有的选择出国。

2017中考成绩:600分以上的8人,590分以上的28人。四校录取率12%,市、区重点录取率85%。

22.民办打一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1.择校一般选择考入兰生、存志等。

2.对口铁岭中学,抛开复旦二附中不算,也算是杨浦公办较好的了(ps:2016中考状元民办打一毕业。)

23.上外双语小学部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1.以英语为特色的上外双语每年奥数杯赛的表现非常不错。

2.45%学生直升沪上前十初中——上外双语,初中部实力接近兰生,与存志势均力敌(甚至更好)。初中部历年中考成绩可以排在杨浦前三,年直升名额有100多个,也就是接近45%的学生直升初中部。

3.其他学生更优秀的学生会选择考兰生复旦、上外附中等学校。据家长分享,上外双语小学部的学生几乎没有去凯慧和存志的。

24.阳浦小学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1.择民校的人会达到2/3,50%以上的毕业生考入控江民办,约15人左右考进存志和兰生,少数会被上外附中录取。

2.有差不多1/3的人会去对口的辽阳中学,这个学校虽然在区内公办初中的排名靠前,但总体一般。

3.阳浦出生的孩子未来进复旦、交大也相对容易。

25.同济实验小学部

招生范围:本区招生

生源去向:

同济实验小学是民办九年一贯,按照往年的升学数据,一半的人直升,其余择校。

26.包玉刚实验小学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生源去向:

包校是一所偏体制外学校,培养方向完全是出国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家长基本都是这个理念,八成会直升包校初中或高中(小升初看小托福成绩的),最后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北美国际名校(第一届学生的成绩可在包校官网查看,合作学校包括哈佛、斯坦福等)。

27 新世纪小学

招生范围:区内招生

生源去向:

1.1/3择校:如华育(几个人),上外附中(比华育多一点),西南位育二档约10人;

2.40%-50%免试直升入新世纪中学。从单纯升学率上来看,长宁区唯一和西南位育可比的就是新世纪(指的是和退步后的西南位育)80%中考区重点以上;

3.10个左右去国际学校,

4.20+去长宁公办特色班或摇号的(新世纪参加2学区摇号,还可以。)

28.东展小学

招生范围:区内招生

生源去向:

体制外小学,一半台湾、韩国的小孩,国内的非沪籍多,大多数孩子不参加国内中高考,班级里前20名的学生大多上东展的民办新世纪中学,选择考入其他初中的很少。

29.平和双语学校

招生范围:全市招生

学校评价:沪上最热门的双语学校之一。沪上最热门的民办双语学校,也是双语学校中少有的鸡血抓得紧的学校。

生源去向:

小升初基本直升,中考结果至少是区重点高中。初升高,不是一定能进高中部的,有选拔,初中升高中淘汰三分之二的学生。被誉为既能爬藤,又能剑桥,95%进入美本前50大学!沪上最好的双语学校!

那些考进沪上最难进民办的学生,毕业都去了哪儿?

作者:家长口袋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智能在线教育平台,针对3-8岁低龄儿童,以择校为切入口,以升学为服务场景,提供思维训练与幼小衔接课程,帮助家长解决择校问题,缓解升学焦虑。欢迎大家关注家长口袋(ID:jiazhangkoud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