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今天就是清明節,是難得和先人們聯絡聯絡感情的好機會。如今大家的掃墓已經非常簡化,墓地規模也小,大的也不過幾平方,小的更是隻有一個小罐罐。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如果說現代人的墳墓是死後的廉租房,那漢代人的墳墓規模,可是要完爆五星級大酒店了。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不同於埃及金字塔這樣的法老限定豪華陵墓,漢代從貴族到百姓,各個都崇尚厚葬,死後住的陵墓甚至比活著的時候住著的房子還要豪華。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這種奇葩風氣的主要原因,在於漢代古人奉行“靈魂不滅”的觀念,認為人死後的靈魂是永生不滅的,想想人活著才幾十年,死後可以無盡的快活,所以就出現了活人為死後的自己打一輩子工,賺錢買墳地的情況。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於是乎,漢代墓地豪華,裡面的設置安排還非常明確,和現在的商品房似的,有錢的把墓室儘量建的高大寬敞,不同房間還有不同的作用,幾室幾廳那是該有的都有.

據《後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說,武帝陵墓的明中高1.7丈,四周2丈,裡面可以容納”大車六馬,皆藏之內方”連室內停車場都有。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山東安丘漢墓、沂南漢墓也是模仿現實中的房屋建成。沂南漢墓內有一塊畫像石刻繪的是墓主人生前居住的宅院,墓室佈局與畫像中的宅院一致。

畫像石上刻繪的漢代宅院建築往往連成一片,房屋數量很大,正房、僕人房、廚房和豬圈、廁所等有鮮明的劃分,這在墓室建築中同樣表現得非常鮮明。

門前之闕,門吏力士及服侍人等,均被雕於墓門和相應之處,以求與地面建築和生前活動一致。可以說,從墓室的華麗也可以看出漢人對於“住”的注重與追求。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既然靈魂不滅,天天悶在墳墓裡,豈不是很無聊?“聰明”的漢人早就想好了,把豐富的隨葬品帶入墳墓那可是必不可少。

《呂氏春秋•節葬》中說:“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夫玩好貨寶鐘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數,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

漢武帝,執政54年,每年以天下貢獻的三分之一充山陵墓室, 河北滿城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墓中,出土了4200多件隨葬品,其中錢幣一項即多達17.6萬餘枚,生怕自己死後沒錢用。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除物品之外,漢代的大型墓葬按舊俗還普遍使用車馬殉葬,啥法拉利蘭博基尼,統統都埋到墓室停車場裡等著主人臨幸。

西漢國力強盛,大家有錢的時候還好說,到了東漢,大家沒錢,全國各地仍然改不了厚葬的習俗,非常勞民傷財。

這時候不得不提曹操,公元218年,曹操親自頒佈了一道命令——《終令》,也就是自己的一個生前遺囑。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他明確指出:自己死後,不得厚葬,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別佔用良田,依照地面原有高度作為壙基,就地挖真坑埋了,而且陵墓上最好不要堆多餘的土,不用植樹。

他還說,如果我死了,就按當時集結所穿衣服入殮,不用大費周章,再專門定製壽衣、喪服。在陪葬品方面,曹操強調,金玉珠寶、銅器等貴重物品,一律不要陪葬。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曹操死後確實沒有鋪張浪費,葬禮很簡單

而曹操生前,也因為軍餉不足,門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專門用來盜墓,籌集軍餉。

鏗鏘三國談|再豪華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比不上漢代墳墓

上行下效,在他的帶頭示範下,厚葬的風氣也得到了一定的扭轉,畢竟養活活人最要緊,作古之人,只要有個方寸之地,寄託哀思便也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