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21

岁就拿到福尔曼大学硕士学位,25岁又获得芝加哥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开创了心理学三大流派之一的行为主义,成为任何一本心理学教科书都不能跳过的一章;

他出生贫寒,35岁就当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但在他事业如日中天时,却因一桩丑闻被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驱逐。之后又转战商业,成为广告圈中的一匹黑马。30年后,他又重获美国心理学界的谅解,并得到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代表最高荣誉的金质奖章。

他是历史上仅次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他同时又是一名腰缠万贯的企业家。

他就是约翰·华生(

John Watson)——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华生是一个富有韵味的男人

教会家庭中长大的坏孩子

1878 年 1 月 9 日,华生出生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乡村。华生在家里面的六个孩子中排行第四。他的母亲是浸礼会的教徒,自打华生出生后,他的生活就被贴上教会的标签,可事与愿违,母亲越是用教义来约束华生,华生就越是讨厌宗教,以至于华生后来曾公开表态他厌恶任何的宗教形式。

华生有一个严母,但没有慈父。华生的父亲游手好闲,是一个酒鬼,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华生 13 岁的时候抛家弃子,跟着两个印第安女人跑了。这件事给华生带来了巨大影响,也成为他一生都没有解开的心结。在失去父爱后,华生变得叛逆起来,他反抗母亲和老师的约束,以打架斗殴作为生活的乐趣。

为了让华生换一个环境,也是为了让他见见世面,母亲决定举家从偏远的乡村搬到小城格林威尔去。初到格林威尔,华生就因为惹事先后被关进警察局两次。中学时代的华生,就是这样一个身上被打上“叛逆”“堕落”“暴力”标签的孩子。

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年轻的华生 帅小伙一个

福尔曼大学,人生路上的转折

两次被逮捕的经历让 16 岁的华生开始反思,他想改变这种如生活在泥潭中的现状。他意识到要成功就必须上大学,就像他在多年后回忆得那样,“那时后我才意识到,除非我真的上了一所大学,不然我将在学术上一事无成。”可是像华生这样的坏孩子,哪家大学愿意收?华生自己也这么认为,但他知道如何毛遂自荐。他找到了福尔曼(Furman University) 大学的校长,说服他自己已经立志成为一名研究学者。最终,福尔曼大学收下了这个日后将改变整个心理学面貌的学生。

从此,华生开启了自己的开挂人生。

不过,他有勇气在第二年选修了哲学,并认识了带他接触心理学的导师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教授,华生跟着摩尔学习了第一门心理学课程。

在这一时期,华生认识了冯特(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巴甫洛夫(行为主义的奠基人,却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等一批心理学家,还读到了詹姆斯(机能主义代表人物)的名著《心学原理》。

1899 年,年仅 21 岁的华生从戈尔曼大学毕业,获得了文科硕士学位。

1900 年 8 月,22 岁的华生来到了芝加哥大学,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博士生(在1899—1900年一直在乡下照顾病重的母亲)。值得一提的是,华生在这里曾跟着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哲学。但他并不理解杜威和他的哲学,多年后当他再次谈到杜威时,他说道,“我从来不知道他在讲什么,遗憾的是,我现在仍然不知道。”

1903 年,25 岁的华生不仅成为芝加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还获得了这所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华生的博士生导师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詹姆斯·安吉尔(James Angell),也是后来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安吉尔将华生领入了心理学的大门,并向他系统地传授了心理学知识。可以这么说,华生日后在心理学上的成功一半要归功于安吉尔。

1908 年,华生出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心理学系主任,并于同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重要期刊《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的主编。

1912 年2 月华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报告了他那篇著名的行为主义宣言《行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1 年后,华生在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这标志着行为主义诞生了。

1915 年,年仅 37 岁的华生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至此,这个从南加利福尼亚州乡村走出来的坏孩子,成为了美国心理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福尔曼大学

你以为故事到了终点?其实精彩才刚刚开始,下面发生的事,一直为学心理学的人所津津乐道。

恐惧的小艾尔伯特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乞丐、小偷。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持相反观点的人却错误了数千年。”华生这段赫赫有名的话,反映了他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他认为儿童的行为除少数简单的反射外,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塑造的。甚至连情绪这种纯粹的主观体验也是由外在的条件反射形成的。

提到这句话,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实验“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名叫艾尔伯特(Albert)的 11 个月大的孤儿,在实验前艾尔伯特已经和一只小白兔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之后如果小白兔出现,艾尔伯特便会伸手想要去摸它,此时,华生在后面用锤子敲响一根 1 米长的铁棒,发出哐当的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声让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 3 次后,艾尔伯特出现了轻微的呜咽声。过了一周,又重复相同的过程。在总共 7 次小白兔和响声同时出现后,当艾尔伯特再次看见小白兔时,他嗷嗷大哭起来,迅速逃离小白兔。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不仅呈现小白兔会让艾尔伯特恐惧,呈现狗、皮衣、棉花甚至圣诞老人的白胡子他都会哇哇大哭。这说明艾尔伯特对小白鼠的恐惧已经泛化到一切带毛的东西上面。

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那个著名的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在为华生收获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招致批评。批评声集中在实验伦理上,这项实验将小艾尔伯特置于巨大的恐惧感中,实际上当他离开实验室后并没有消除恐惧。华生在论文中也承认了这种外界环境引起的情绪可以伴随人的一生。想想看,这次实验经历将为艾尔伯特以后的生活带来多少麻烦。但不管怎样,这些都不妨碍华生在小艾尔伯特实验后走上学术巅峰。可是,也正是这个实验,在不久之后葬送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被心理学驱逐,却在广告业上重获新生

在做小艾尔伯特实验的时候,华生与这个实验的助手雷诺·罗莎莉(当时只有19岁)坠入爱河后,当时,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所在地的巴尔迪莫风言四起。华生的老婆很快发现了华生写给罗莎莉的情书,她强压怒火曾经还试图说服华生回心转意,可是华生拒绝了她,值得一提的是华生的原配原来也是他的学生。

1920 年末,华生的一封情书被送到了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校长的手中。由于社会无法容忍这种不道德行为,华生不出意外的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尽管他是当时美国最红的心理学家。在丢了工作后,华生的老婆也带着所有财产和他离婚了。这位曾经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就这样变得一无所有。在他正式离婚 10 天后,华生和罗莎莉结婚了。出于拮据,他们只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婚礼。所有的心理学家,包括华生最好的朋友都没有发来贺电,更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华生以这种悲剧的方式结束了他红极一时的学术生涯,从一个引领心理学潮流的教授,沦为了一个被心理学界驱逐的流浪汉。

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华生和他的情人

走投无路的华生在几位朋友的鼎力相助和热心推荐下, 于1921年投职于智威汤姆逊(J.W. Thompson) 广告公司。他做好了一切准备,打算在这个陌生的领域里大展手脚,并宣称自己要做一个“真诚、善良的雇佣广告人”。

华生试图将心理学融入他的广告工作中。他发现当人们不知道自己抽的是什么品牌的香烟时,他们很少能辨别出不同品牌香烟之间的差别。这让华生开始研究品牌忠诚这一当今广告界仍在沿用的概念。他认为在消费中,人们不只是购买产品本身,还是在购买产品的品牌价值。因此,与产品品牌密切相关的情感、价值观对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华生还主动请求到商场做一名柜员,这样他就可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他通过观察发现,在排队等待付款的消费者,会随手买一些收银台附近原本没准备买的东西。而在超市收银台旁边摆满了糖果等小商品,就是应用了华生的理论。此外,为了推销麦斯威尔咖啡,华生掀起了一场“咖啡休息”运动,使“咖啡休息”成为了美国办公室、工厂、家庭中的习惯。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辛勤的工作,1924 年华生成为了智威汤姆逊广告公司(今天的汤姆逊公司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广告公司,世界500 强企业)的副总裁,获得每年 7 万美元的报酬。华生因此跻身最有钱的心理学家行列,此后,他一直在广告业工作直到 67 岁退休。心理八卦 约翰·华生——一个开挂的人生

那个时代的心理学家

1958 年 9 月 25 日,华生在纽约市溘然长逝,享年 80 岁。华生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被心理学抛弃的人,他在逝世前将自己多年的信件、笔记和书稿等送入壁炉中焚毁。

事实上,在一年前,他已经得到了美国心理学界的谅解。华生离开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以后,几乎与所有的学术团体断绝了关系,但美国心理学会仍在 1957 年授予了他一枚最高荣誉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对心理学的突出贡献。

年近八旬的华生老人,面对已经远离多年的心理学重新授予他这份迟到的荣誉时,该作何感想,不禁让人唏嘘。40 年的学术流浪让他近乡情怯,他不敢面对曾经的朋友和同事们,最后由他的儿子代为出席。

“至约翰·华生先生,华生的工作已成为现代心理学形式与内容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的一场革命,他的论著已成为富有成果的,开创未来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