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誰先愛上他的還重要嗎?”


《誰先愛上他》這部電影有一個特別的背景:臺灣高等法院在2017年5月通過了一項決議,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在2018年11月的全民公投中卻投了反對票。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然而,《誰先愛上他》關注的是情感的動態和浪漫,而不是公開的同性戀性愛場景,對觀眾來說不會是一個太大的挑戰。該片在臺北電影節和金馬獎影展上獲得的包括最佳劇情片(提名)在內的眾多獎項

我們從一段對話中開始:“我討厭她這麼可憐,”宋呈希(黃聖球飾)在談到自己的母親時向心理醫生坦白道。“我討厭她那麼愛錢。”

他的治療師輕輕地打斷了他。“你確定是討厭?討厭和無能為力是不一樣的哦。

這位治療師是對的:仇恨和恐懼之間的界限從未像這部臺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那樣模糊。就像大多數十幾歲的男孩一樣,這只是呈希對母親一連串抱怨的開始。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然而,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的是,呈希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激烈的家庭紛爭。父親宋正遠(陳如山飾)死於癌症後,遺囑的受益人不是呈希,而是他父親的同性戀愛人高裕傑(邱澤飾)。呈希的母親劉三蓮(謝盈萱飾)為了支付兒子的學費和家庭的生活費用,拼命地要討回已故丈夫的錢。

呈希厭倦了母親的反覆無常,選擇和高裕傑住在一起,很快,三蓮感到了另一種失落:隨著孩子長大,他越來越遠離母親的管教,進入了可怕的、無人監控的成年世界。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與此同時,高裕傑和呈希在同居中出奇地親密,呈希的忠誠也變得模糊不清:“他是壞人,對嗎?“他自己也暗自納悶

與三蓮一樣,徐譽庭和許智彥兩位導演也將《誰先愛上他的》推向了劇情片的危險邊緣。然而,在關鍵時刻,他們通過恰到好處的電影拍攝,降低了影片的過度戲劇性。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從電影閃回到他父親與高裕傑的婚外情開始,他母親困惑的憤怒,到他父親的健康狀況的急劇下降,時間的跳躍填滿了呈希令人憂心地家庭過往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以上這些都是電影中都採用過度曝光地形式,利用流暢地剪輯來連續表現時間線和敘事的。(這讓我想起了電影前30分鐘,高裕傑連續彈吉他的畫面。)

然而這也導致了電影在敘事上的一些混亂。儘管電影在結尾處做了一些澄清,但是我依然沒有想明白為什麼宋正遠把高裕傑指定為唯一受益人,而不包括他的兒子呈希。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除了集成了閃回功能,影片還使用了其他技術手段。

從視覺上看,色彩豐富的調色板描繪了一個生動的想象世界:一個沐浴在翡翠光中的廚房;鮮紅的壁紙;醉酒的酒後的憤怒的紅色。栩栩如生的手繪塗鴉出現在現實世界中,與呈希的身心變遷和危機時刻疊加在一起。

這些塗鴉傾向於誇大和格式化已經很明顯的主題潮流——母子之間的誤解,對權威的怨恨,簡單的象徵主義,儘管它們在後來的場景中變得不那麼幼稚。

在他的想象中,呈希用密集的黑色塗鴉來審視鄭遠擁抱高裕傑的畫面,試圖抹去他父親對兒子生活的選擇——即使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也不願意留下一點遺產給兒子。在這裡,塗鴉是一個入口,它幫助我們深入探究了一個過於封閉的角色的內心意識。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導演們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現了一種獨特的表現人類主體性的技巧:隨著故事越來越不屬於呈希,他的世界的視覺塗鴉逐漸消失。影片的基調也是如此,編劇徐譽庭和呂蒔媛讓高裕傑和三蓮從各自的刻板印象中解脫出來——分別是冷酷無情的無賴和專橫的家庭主婦,並將他們塑造成了一個更豐富、更人性化的體驗深度。

總的來說,《誰先愛上他的》與其說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故事,不如說是一部關於兩段命運多舛的愛情的故事,充滿了無限的悲情。用同樣的同情來描寫不同性別的愛情故事也是一個冒險的決定。

即使,中國臺灣有臨時的同性婚姻立法和亞洲第二大的遊行,在東亞代表著一個相對自由的燈塔。

然而,傳統的父權制和家庭聯盟的態度仍然比比皆是,正如《誰先愛上他的》所證明的:高裕傑面臨著對同性戀的輕蔑和性別歧視的濫用,尤其是在三蓮報復性憤怒的高潮部分。

《誰先愛上他的》這個問題還重要嗎?


“你這個小三!”三蓮指責道。“有沒有禮貌啊你!”高裕傑反駁道,“我是個男的,你要叫也要叫我小王。”然而,當徐譽庭和許智彥梳理出他們浪漫故事的起源時,兩個故事都沒有比另一個故事更令人同情

當高裕傑和三蓮的關係從競爭性的嫉妒轉變為徹底的仇恨時,它最終演變成更深刻的東西:

對失去同一個男人的悲痛的奇怪的、相互的同情,在方式上既非常不同又非常相似

那麼誰先愛上他,或者他先愛上誰還重要嗎?

文章首發於專業影評號:專業電影評論,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