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2018年,我的豆瓣观影记录告诉我,我所有标记的电影中看过的徐克电影是最多的。

近八十岁的他,去年产出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仍然看得我心潮澎湃。

首先,徐克怎么这么有才华啊!!!

这真是我作为一个迷妹,千万次地问。

然后,我对徐克电影的看法,可能会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我尽量从不那么主观的角度进行一些阐述,希望大家能够pick徐克,因为pick徐克的意义,将不仅是电影的,而是人生的。先跟大家抱拳了!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想象力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以下简称《四大天王》)是徐克《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这一部我个人豆瓣给的分数是四星。

当然,不管我个人多喜欢徐克,我都必须承认,《狄仁杰》这个系列都是徐克带有强烈实验性和主观印记的爽片。没错,徐克会在“爽”这件事上首先满足普通的观众。

徐克有他的自己的一套哲学认识,但是能不能感受到这些,都不影响你观看。这是我格外佩服他的一点。

最近《阿修罗》的话题很火,主创团队也是一早就扬言要在“东方文化”“东方奇幻”上做到极致,可是邀请的编剧都是美国人,甚至用英文写作剧本,这导致我在电影院听到数十个“我的王”时,被雷得说不出话来。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从《九州·海上牧云记》到《阿修罗》,从宣传口径看上去,东方玄幻好像很落后的样子。

但事实上,在这件事上的探索,徐克已经悄悄走了很远。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我指的是他的“想象力”与“对自己想象执行力”。

在文学上,我们常常说加西亚·马尔克斯独具想象力,他所有的作品都被人贴上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而他这种想象力,实质上是他一次次像童年索取事物真相的结果。

在马尔克斯的描述中,他对自己的童年,有许多模糊而无法解释的记忆。马尔克斯后来只不过是借助了一些技巧,表现了自己的记忆而已。

而童年记忆,最重要的组成是“情绪”与“时间”。

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理解徐克了。他的童年,是在越南西贡度过的,那时,他常常与“神怪”对话。以经意或不经意的方式。

这一点他自己也是仔细描绘过的,他的原话是:

「我一直沒有長大過,我還是一個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感覺。」

「我記得七八歲時拿著一台相機到處亂拍,當時我最大的發現就是:相機可把我眼睛看到的東西裁剪成一個新的世界,原來對於這個世界我是可以選擇看它的方式的。」

见报道:

徐克:帶著童年的印跡拍電影​

www.upknowledge.com.hk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西游伏妖》和《奇门遁甲》上映后,很多观众的评价都不是特别好,觉得玩得特别飞,不严谨,等等。但是,我却都非常喜欢。

与姜文那种疯狂玩梗式的放飞不同,徐克其实还是有逻辑的,之所以很多人觉得他没有逻辑,是因为他给了这个世界一个新的可能性,于是在新的可能性里建构逻辑,类似于“你认识的世界是那样的,我认识的世界却是这样的,你看这样也可以成立哦”。

姜文则是在原来的世界逻辑里讲故事,讲的却全部都是自己的逻辑,类似于“你怎么想我不在乎,反正我是对的,你得按照我的思维方式思考,至于我又是不是自洽的,我不负责”。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在我看来,电影是有他一个气质在的,在徐克后期所有的电影里,我都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描述的“快乐”与“自由”。

包括在最新的这部《四大天王》中也是如此。

他敢于让皇宫大殿上的龙成功活过来,并且给出合理的解释(方术、幻觉);他敢于让人死了又活,活着又像鬼。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万事万物,在徐克的世界里,都有多重的生命与可能性,他们始终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体系中打破着我们的认知,一点也不乖巧,但可爱得不像话。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同时,《四大天王》在富有想象力之余,在“愉悦”这一点上又做得非常出色。

它不是那种自恋式的悦己,而是分享式的悦人悦己。

130来分钟,通过描写武则天对于“方术”(也就是现在的“魔术”或者“巫术”)的执着——也就是对于权力的执着,进而表现了她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悲哀与恐惧,同时,他还构建了唐朝建立之初的社会矛盾,即当朝与异族之间“背信弃义”的故事,控诉着政治斗争的残酷与人性斗争的苍白。

不算太严肃,又不算太口水。

严格来说,《四大天王》中演员的表现也就是正常发挥,大家都以发挥自己的个人特点为主,没有什么苛求的成分。这也是老派香港电影里延续下来的一份演员创作自由。

很舒服。

但是有一个角色,是比较奇怪一点的,那就是阮经天扮演的高僧。

佛性

徐克的电影,上溯至《青蛇》,都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对和尚有执念的人。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他自己也是一名佛教徒。

这给徐克的作品带来了很多影响。比如说对于“是非名利”的看待,比如说对于“人生执念”的想法,他的故事,最后都会落在一个很豁达的境地上,原因也无外乎是受这样思想的渗透所致。

《狄仁杰》系列讲的是唐朝的故事,唐朝对于佛教的尊崇,也是尤为突出的。

这一次直接将影片命名为《四大天王》,也体现了徐克有意加强这一点。

四大天王在维基百科中的解释如下:

四大天王(梵语: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称护世四天王或称四大金刚,是佛教著名护法神,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画个重点就是,四大天王,守护的是“净土”。

人心净,则世界净。

这个电影要破题,就要从这里切入了。这里我不做过多的剧透,就给大家点一点。欢迎映后的讨论。

但这个主题,徐克拍了很多年了,都没什么变化。他在中国现在这些活跃的大导里,最值得称赞的,除了能够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与执行之外,还有徐克出众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我前几天看了姜文的《邪不压正》之后,又听到媒体在疯狂地跪舔姜文“仰视女性”,于是写了一篇文章:

姜文并不尊重女性,他只是尊重周韵​(详键公号)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文中我阐释了,之所以我说姜文的电影中缺乏对女性的尊重,最重要的不是因为他对女性肉体的注视,而是女性角色在其电影中的苍白,与男权价值对于女性的绑架。

这一系列思想是通过他对女性肉体的表现,所进一步呈现出来的。

徐克不是。

徐克拍的女性,无论是从前的王祖贤、张曼玉,还是今天的倪妮、周冬雨、马思纯,都有一股尘土飞扬的现代感。

她们都是为自己而活的。

哪怕是传统故事中,为了许仙不惜与妹妹撕逼决裂的白蛇,到了徐克的故事里,为的也不是男人,而是自己,自己心中的爱情与守护。

这一点特别难得。

我们现在在《四大天王》中,能够看到的两个女性角色,一个是刘嘉玲饰演的武则天,一个是马思纯饰演的水月,都是非常刚强不屈的性格。她们有没有弱点?有的。但是她们在人格上是独立的,

2018年,我最喜欢的导演没让我失望

是能够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女人”那样去活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徐克将他电影中的女性刻画得很“独立”的时候,也没有剥夺她们追逐爱情的能力与勇气。

相反,爱恨并非大事,它就像吃饭睡觉一样。

水月与沙陀忠的相爱,与施恩有关,这是非常符合我们东方人产生情愫的脉络的。也不会让人物诠释在性别这个问题上显得过犹不及。

从徐克及其作品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得最为深刻的一点经验是:

要做有想象力的东方奇幻故事,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搬运好莱坞炫酷、牛逼的特效,

而是应该加深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与探索,然后在东方的话语体系下进行影像世界的构建。

这一点点并不难懂的经验,《阿修罗》这样的片方,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怎么还会有比好莱坞的特效更牛逼的方式来构建一个新的世界呢?

————————————————————————————————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明星关键字如“周冬雨”“赵丽颖”获得演技或其他相关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