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最近

石家庄迎来了飘“雪”!

不信你看

↓↓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天气转暖,又到了飞絮如雪的时节。石家庄市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石家庄市杨絮飘飞时间与去年基本相同,都在4月2日前后。由于最近天气较暖和,树木生长较快,杨絮就开始飘飞。

而且石家庄市的飞絮有一定规律:天气越晴好,飞絮越厉害。每天的早晚基本不飘絮,但10时至16时为飘絮高发时段。杨絮飘飞开始一周后,柳絮始飞,二者共同飘絮的时长达半月。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杨絮飘飞高发路段

据了解,石家庄市有

34条街道(路段)栽植了杨树,

分别为:

谈固南大街(中山路至裕华路)、维明大街(裕华路至兴凯路)、友谊大街(联盟路至北二环)、建设大街(建和桥至华新路)、中山东路(建华大街至东二环)、中山西路(民心河至裕西公园)、东岗路(体育大街至翟营大街)、富强大街(槐北路至槐中路)、槐北路(谈固南大街至槐北公园)、东风路(建设大街至平安大街)、

华新路(胜利大街至建设大街)、槐北路(建设大街至休门街)、红旗大街(新石北路至南二环)、新华路(市第八医院至西二环)、城角街(工农路至建国路)、石铜路(南二环至新石北路)、支农路(师范街至槐安路)、谈南路(育才街至体育大街)、丰收路(体育大街至建设大街)、谈固西街(裕华路至跃进路)、东大街(范西路至中山路)、沿西街(丰收路至北二环)、育才街(裕华路至和平路)、西大街(裕华路至范西路)、范西路(建设大街至青园街)、
跃进路(谈固北大街至民心河)、方北路(体育大街至育才街)、谈北路(广安大街至育才街)、广安大街(中山路至和平路)、外贸街(光华路至花园村)、建明中路(谈固南大街至谈固东街)、北宋路(建华大街至谈固西街)、石青路(北二环以北)、三庄街(北二环以北)

市环卫部门多措并举

抑制“飞絮”

为减轻飞絮对市民影响,环卫人员将通过增加洒水频次、加大保洁力度等措施,尽力减少城区的飞絮量,让市民享受温暖干净的春天。

为抑制杨絮飘飞,环卫部门适度增加了洒水降尘频次,对飞絮易发、多发地段,在不扰民的情况下,增加道路洒水次数、增加雾炮降尘作业,使飞絮降落地面,方便清扫,防止飞絮二次污染。

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路段”的“网格化”清扫保洁作业,缩短保洁员巡回作业时间,对落地堆积的和经洒水后落贴在地面的杨絮,第一时间清扫;在飞絮较严重的路段,做到随脏随扫,并及时采取“洒水车+洗扫车”二位一体式作业方式,清除飞絮。

环卫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大街路飞絮的清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确保城区路面干净、整洁,阻滞杨柳絮扬飞时间,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同时提醒市民,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及鼻炎、皮肤过敏的市民,外出时可戴上口罩,尽可能避开柳絮飞扬的路段。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近几年石家庄的飞絮

已经明显减少

石家庄市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石家庄市园林部门加大了对杨树、柳树的治理力度,积极与先进城市交流经验,并且通过逐步更新树种、增加绿地面积的措施来控制飞絮,石家庄市的飞絮已经明显减少。

看上去不起眼的飞絮

威力有多大

1.引发花粉过敏

杨柳絮飘飞也花粉飘散高峰到来的标志。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内,有较长时间鼻、眼(甚至包括耳、咽)痒感,有连续喷嚏,流大量水样鼻涕;或者顽固性咳嗽、胸闷、气喘,则应想到可能为花粉过敏,应及时就医。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2.影响交通安全

对于行人和骑车的驾驶员来说,杨柳絮飞到眼睛里,鼻孔里的概率很高,轻则引起瘙痒,这时候,可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了,所以在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驾驶,还是要务必于行人、非机动车保持一段距离,预防突发情况。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3.给爱车带来麻烦

杨柳絮可能导致汽车空调工作效率低下 、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导致开锅熄火。可以用金属的细纱网在水箱前面做一个护罩,藏在进气格栅里,并尽量少开车窗。

恼人的飞絮

该如何应对

1.提前服用抗过敏药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李晓鸾提醒,对于有过敏史的人来说,开花季节前就应加以重视,不能等到发病才开始治疗。因此,在初春、夏末等花粉还未“肆虐”时,有花粉过敏史者可以提前一到两周,就开始服用抗过敏药物。

2.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

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每天10:00~16:00,可选择室内活动;关好门窗,尤其遇干热或刮风天气时,开窗通风可选在清晨或雨后,或开窗时挂湿窗帘;不在室外晾晒衣物、被褥等。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3.出行做好防护

外出时戴好口罩,易过敏的人在春季应少到公园等花粉、杨絮较多的地方。戴眼镜可以降低眼睛受影响的几率,所以不妨用传统眼镜代替隐形眼镜,或外出时戴上太阳镜。

石家庄飘“絮”季节,您该注意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