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亭口炒面最早始于1979年。那时,国家政策刚开放,农村集贸市场刚复兴,亭南亭北村的农民宇文俊、赵虎山、邹丑武等人在312国道的亭口集贸市场率先开炒面馆,过往旅客食后,无不赞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招揽来许多车辆和行人。从此,炒面馆生意日渐红火,由三、五家发展到20多家。 ​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挣钱不是骗的,卖面是靠实干的。

改革开放以来,亭口老街道里供销生产合作社陆陆续续的外搬,移址到三一二国道的路两边,就连蓄牧兽医站都搬出来了。这就充分告诉人们,新的经济增长势头要飞跃了。亭北村部分村民有眼力,有经济头脑,盘祘着、思考着,凭借自身的一技之长,挣几个零用钱,让家里老人孩子吃好点,穿好点,走在人前体面点。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亭口炒面源于何时无记栽,记得一九六四年农历四月初八亭口街道举办物资交流大会,由亭北村民乐剧团助兴演出。中午几个青年人卸妆之后,去亭口饭馆吃饭,一碗鸡蛋炝锅炒面,色味俱全,绿的三五叶嫩波菜,鸡蛋饼摊的黄圆,象天空刚升起的一轮明月,一大老碗揪面片,雪花白中,荡漾着淡淡的红色辣香。吃起来美味可口,让人在贫困中留恋一生。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今天,亭口炒面榜上提名誉满陕甘宁青疆。几千里的西兰线,陕沪线,福银线行車跑长途的客車司傅带着出行的朋友,硬是饿着肚子都会赶来亭口吃一碗亭口炒面。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亭口炒面是一种地方名小吃,也蕴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些年,亭口卖炒面的饭館最少有七八家,不言而喻,生意火爆,供不应求。几家开业早的,烹任技术好的常常是门庭若市客滿座。刚刚开始起歩的,也迎来了乡下来镇子上赶集的许多美食家。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亭口炒面,系列多样化,制作方法也很独特。选精制面粉,少许佐料放入面中,加水揉饸,待面苏醒,加工成面团,体量给足。客人上坐,根据自己的口味要碗不同型材的炒面。棍棍面,功夫在搓,一搓一拉,粗细要均匀,口感于年轻人美食。片片面,也叫BING (双音)面。功夫在于拉和揪,揪面要求薄厚一样、大小片型一样,揪的速度让人看了眼花撩乱。这两种面做的要好吃,烹任技术里就叫炝火候。炝火候要分秒必争,快了缺乏香味,慢了一股燻人的糊味,两者是烹任师傅的最大忌讳,也是亭口炒面的独有特色。

咸阳长武县亭口炒面 享誉大西北的面食

前些年,回家看望年迈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也是做儿子的一片孝心,为了是母亲身体早日恢复健康,除了请医生诊治,再就是早晚间的问安。老母亲吃了一辈子面食,到了晚年还是离不开亭口的那一碗炒面。于是子女们你争我抢,去饭店里给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端回一碗亭口炒面来。母亲虽然牙齿脱落不全,吃起来困难,子女们照应着劝宣,慢慢地吃,慢慢地咽。母亲高兴地咧嘴言笑,吃不了几口,品品味儿就行了。

亭口炒面生意最火爆的当数炒面大王郭昌瑞。郭昌瑞开饭馆卖面,有其良好的烹任基础,在部队里服役,一心扑在厨房里,为战士们做得一手好饭菜。吃得战士们身强力壮,腰圆体胖。全副武装,全身携重有五十斤之多,越野长跑五公里之遥。后来郭昌瑞入了党,当了班长,满载着部队成长取得的丰硕成果,复原回到亭口,被安置在鹑觚酒厂做厨师工作。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郭昌瑞弃工下海,回到家门口办起卖炒面的行当来。内行办店,经营有别,旗帜鲜明,独树一枝。

卖面就是卖面,不带小菜凉盘,不卖水酒香烟。集中精力,亲自实践,摸索总结出大众消费者的奇特口味,自然形成被消费者一致认同的美味佳肴。回头客带来远方的传说,亭口炒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现今,政府做企业的中流砥柱,发现新的经济增长源,积极引导,组织评审优劣差,向外推介亭口炒面,为长武民俗风味小吃为名牌产品。在外谋生的长武学子感到由衷的骄傲,休闲的时候一定带着子女、带着朋友踏上西北的黄土地,美美地咥碗长武的亭口炒面。

亭口炒面己成美食,切能走出长武,面向未来,久久地期盼,久久地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