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春人pk新“長漂”買房理念大PK 你會站在哪一邊

老長春人pk新“長漂”買房理念大PK  你會站在哪一邊

講正事前,先和大家說個段子。

據說,有外國人因為中國人發明錯峰上下班解決了交通擁堵問題,覺得中國人太有智慧了!於是,把解決高價房的難題也交給中國人。最後發現,我們依然用“錯峰”這招!那就是,有些人這輩子買房,有些人下輩子買房……

想說這個段子,是因為在中國人的眼裡,房子已經不僅僅是房子,而是一種情結的投影,一旦面臨抉擇,“飢餓感”便油然而生,彷彿一生安穩多繫於此,這也使得很多人在區域的選擇上,“疑竇”叢生。

在長春,亦是如此!

NO.1〡壹

拗不過長輩,我買了老城邊的二手“新房”


自從新城區的房價每平米槓上一萬二,辦公室一直沒停過爭吵。

有人算去年投資的新房漲了多少,也有人哀嚎工資的漲幅跟不上開發商的進步,都說這人世間的悲歡本不相同,可小瑩的“新房”史,卻因情節複雜,頻頻飈上辦公室熱搜。

用她的話說:當初機遇正好,想珍惜卻沒有辦法珍惜,現如今差別太大,咬著牙也要說並不曾追悔莫及。

1992年出生,2015年大學畢業,出生於長春普通工薪階層,獨生子女。和男友感情穩定,於是很快計劃結婚。這也使得“標配房”提前一步趕上日程。

彼時是2017年,長春房價還沒現在這麼飄。

那時候南北二城剛剛預熱,東灣半島也沒有“改嫁”萬科,用業內的話來說,正是“投機”撈一次紅利的好時候。可機遇就接二連三地從小瑩手裡溜過。

作為剛需中的剛需,小瑩在挑婚房時主要考慮兩大因素:一是手裡的錢得支撐起首付,二是區域。

因為新城是新區,也聽說未來發展很好,就率先選擇北湖逛一逛,7月看了中海寰宇天下,房價6300元/㎡;但考慮地方偏遠當時交通不便,上班比較困難,就果斷選擇放棄。

8月初,作為在長春生活近30年的老長春人,父母更建議看“老城”二道,但實地考察後發現新盤少的可憐。其中東灣半島算是性價比最高的樓盤,臨河新房、有輕軌、毛坯交付,均價8300元/㎡,但是手裡的錢只能考慮該項目80平左右的三陽房,所有人都覺得格局不是很好,所以又一次踩盤失敗。

9月轉戰南城,僅看了鳳凰熙岸及旁邊的兩個盤,還有區域整潔的街道以及規劃,小兩口便動了心。無論格局還是配套都符合兩位90後青年的綜合訴求,7000多一平的價格,首付剛好夠用。

但問題出現了:

小兩口認為南部新城發展潛力大,以後能升值。

但父母們集中反對,覺得南部新城這邊是“街邊子”出了城,不能選。

面對父母給做出的選擇,小兩口權衡了很久對這個經開的二手房進行了評估。

優點是:

距離雙方家長近,便於照顧家庭;

有學區、有歐亞、有大學、有地鐵,周邊配套完善;

裸價5750元/㎡,首付低;

最主要的是父母出首付。

但缺點是:

老城區發展速度慢;

距離市中心較遠,升值慢;

四環外樓下長跑運貨大車,飛土揚塵。

思索再三,最後遵從了父母的想法,選擇了經開區東方廣場附近的二手房。

按照小瑩的話說,她是站在了長春房價的分水嶺上買剛需房,選擇很多、機遇很多,但是事實證明,她並不後悔。

雖然看著原來看過的房子都翻了翻,但是自己能夠生活在熟悉的氛圍,離爸媽近,去哪裡都很方便,雖然房價漲的慢了一點,但是幸福感還是很強。

老長春人pk新“長漂”買房理念大PK  你會站在哪一邊

老長春人pk新“長漂”買房理念大PK  你會站在哪一邊


NO.2〡貳

老長春人的糾結和“長漂”一族的不解


和小瑩故事相反的,是另一個“老鄰居”的經歷。

一位是嚮往新城遭遇家人反對,而這位則是因為被拆遷安置到新城,努力想“回城”的老奶奶。

2003-2004年期間的拆遷,讓東三道街的劉奶奶喜憂參半,高興地是自己多年風雨飄搖的地房能夠變成高樓,鬧心的是,她的回遷房被安置到了南部新城,感覺自己從市中心被髮配到了大農村。

因為接受不了區域的改變和城裡城外的落差,劉奶奶經常找人反映情況,最後還是接受前往新城。誰知一搬到南部新城之後,幾年後房價開始蹭蹭上漲,不僅得了安居房有了拆遷款,更成了鄰里羨慕的“富婆”,直說她真有福氣。

可對於“因禍得福”的劉奶奶來說,來新城雖然“身價倍增”,但仍惦念老城,哪些熟悉的街道,起早就能逛的早市,還有幾十多年見了面就能打招呼的老鄰居,成了當前在南城的奢望。

長春的樓市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不想出去,城外的人不想進來。這就是老長春人和新“長漂”對待三環裡和三環外的態度。

老長春人覺得自己熟悉的區域就是市中心,哪怕街道擁擠,房屋破舊,倘若換房子也會選擇相比較之下更加“中心”的區域。

而新長春人更喜歡新城,看中新區域的發展,哪怕上下班要倒上幾趟公交、地鐵,買菜需要開車幾站地,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一座新城成長。

老長春人pk新“長漂”買房理念大PK  你會站在哪一邊



NO.3〡叄

房子不僅僅是一棟建築,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區域感與生俱來,每個人都“迷之自信”。

在大城市打拼的朋友經常說“上海人瞧不起北京人,北京人覺得所有人都是外地人”,好在我們大長春並不是分得那麼認真。

無論是朝陽、二道、南關、寬城四大老城區,還是北湖、南部新城的新城區,再加上頗具特色的高新、經開和汽開,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歷史和特色,同時也有各自的亮點和屬於當地人的驕傲。

作為長春人,無論是“坐地戶”還是“外鄉人”,只要選擇安家,就會有歸屬感。

其實,某種程度上,房子已經不僅僅是一棟建築,而是主人的生活態度。無論是出於家庭的原始動機,還是文藝的詠志強調,房子都會是手心裡一塊寶,雲端上的一株花,誰都想有,誰都想要更多。

畢竟,擁有一套好房子,是很多人一生安穩的夢想,老百姓也需要一套房子帶給自己最基本的生存安全感。

時至今日,房子已經捆綁了太多的附加因素,這也讓大多數人的憧憬被房子影響。行走在路上再三考慮的人,不是在買房,就是在攢錢買房。

還記得小時候老人們常說:好男不娶桃源路,好女不嫁八里堡。可現如今桃源路已經劃歸到城市的同心圓之中,低窪貧困標籤的八里堡早已經舊貌換新顏。

隨著城市化加快,這裡高樓林立,很多當地居民搖身變成“拆二代”,成為很多美女心目中的理想配偶。

區域不斷變化發展,作為購房者還是應該持有一種“自我”的心態,來安放理想中的家園。

家在哪裡,哪裡就有心靈的寄託。

房報君,願意始終在您的身邊,傾聽您的故事,讓更多人感受這座城市的變遷。

老長春人?新“長漂”?你站那一邊?

老長春人pk新“長漂”買房理念大PK  你會站在哪一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