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仙公的神奇傳說……

于都烏仙公的故事

于都故事|烏仙公的神奇傳說……


于都烏仙公的故事 在民間流傳甚廣,于都多地建有烏仙廟,梓山鎮凌雲寺以前名烏仙寨,尤為有名。

于都故事|烏仙公的神奇傳說……


烏仙寨:坐落於永豐村,海拔718米,寨上景色優美,清晨站在烏仙寨上可以觀看到美麗的雲海,山頂上有古寺廟——凌雲寺,過年過節時人氣旺盛。

雲靈山現有多處景觀,有仙人推磨石,有蛤蟆石,有雞公石,這些巨大的石像很逼真,微妙維巧。據傳,以前烏仙公與雲凌山上的三仙公,與山下的道真人皆為師兄道友,留下很多治病救人,扶危濟困,鎮妖除魔,護佑一方百姓安寧的神話傳說。

以前山下有人患病日久,肚子裡面堅硬如有石頭。某日,他出門去廣東打工,行程匆匆,身體困頓,剛到旅店,放下行李倒頭便睡,恍糊間有人推門而入,乃一精廋略矮的烏面老頭,穿青色長袍,身後跟著一個童子。

老頭進來後也不說話,掏出一把搗爛的草藥,敷在那人的肚子上,肚子上敷藥的地方很快裂開一條縫,能看見肚子裡面的東西,但不流血,老頭伸手進去在肚子裡掏出一塊像月餅樣的東西,像粉狀的石塊,上面還連著血筋血絲,那人大驚:“這不會痛嗎?”

老頭不理他,叫他不要動,繼續掏出塊狀物,那個童子也探頭過來看,然後肚子裂縫自然合攏,老頭轉身走了,那人驚醒過來,一摸肚子,還好,沒裂開,不過,剛才裂縫的地方還隱隱作痛,不過,肚子也舒服多了。


知識多一點:

梓山,相傳梓山因盛產木梓而有木梓山之說,故得名“梓山”。一千四百年以前,地勢平坦的固院曾是于都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城在這裡駐紮六十多年。蘇區革命時期,梓山是于都縣早期革命活動最活躍的地方,毛澤東同志路過潭頭時曾讚揚當地消費合作社辦得好。

主力紅軍長征後,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和紅軍第二十四師在上蕉一帶與國民黨展開了一場激戰,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有名的上蕉戰役。

于都故事|烏仙公的神奇傳說……


梓山上蕉水庫:位於上蕉村,修建於1971年同時設有兩個閘門用於梓山與固院的田地灌蓋。與同年修建的仙下下欄水庫、寬田高陂水庫、貢江倉前水庫,並稱為于都四大水庫,上蕉水庫是梓山人民乃至於都全縣老一輩人用辛勤勞動換來的。


于都故事|烏仙公的神奇傳說……


磊石頂:坐落於磊石村,梓山第一高峰,海拔754米,據說在站在峰頂可以觀看到贛州市區。

于都故事|烏仙公的神奇傳說……


紅一軍團出發長征渡口——山峰壩渡口

位於于都縣梓山鎮山峰村貢江北岸。1934年10月8日中央紅軍第一軍團撤離戰場來到于都縣段屋鄉銅鑼灣一帶集結休整,於10月17日至18日傍晚從山峰壩渡口渡過於都河出發長征。渡口為簡易的自然渡口,東西寬25米,南北長20米,面積500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