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颳起一股種樹熱風,專家不解:農田不種莊稼改種樹,這是為何

在農村,將農田用來種植糧食和蔬菜,是最為常見的做法。農村長大的孩子在小時候還有“農忙假”,就是為了搶收稻子等農作物。那時候的人都會幫助父母收割稻子或插秧,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記得這類農忙場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農村種田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大家都改為出門打工。只是到了農忙的時節,才會回去幫助收割稻子等農作物。另外,現在農村一些路途遙遠的山區農田,都不再種植莊稼了,成了退耕還林區,所以農民可以用來種植的土地也在慢慢減少。

農村颳起一股種樹熱風,專家不解:農田不種莊稼改種樹,這是為何

在清明節假期,筆者回到家鄉時發現,現在一些村莊的農民不僅僅只是在退耕還林區種樹,有的人還在適合耕種的農田上種樹,老家的鄰居介紹說,現在農村颳起了一股種樹的熱風,已經不是一戶人在農田上種樹了,開始蔓延到一個村莊了,而且在其他鄉鎮的村莊也有類似的做法。農村掀起種樹熱,專家不解:好端端的農田不種莊稼,為何改種樹?

農村颳起一股種樹熱風,專家不解:農田不種莊稼改種樹,這是為何

在專家看來,十多年前幾乎沒人會在農田上種樹,那時候農田是用來種植稻子、玉米、蔬菜、辣椒、蘿蔔等糧食或經濟作物的。人們收割的糧食和經濟作物,都會拿到農貿市場銷售,換取零用錢補貼家用。所以對於農田的用途,農民朋友自然非常重視,對於莊稼都是小心翼翼的打理,生怕收成不好。那為啥現在改種樹了呢?老家鄰居的說法,或許可以解答專家的困惑,因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農村颳起一股種樹熱風,專家不解:農田不種莊稼改種樹,這是為何

一是農田現在沒人耕種,外出打工的農民多了,村裡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年輕勞動力,所以即使不要錢,也沒什麼人會留在農村種地,國家不允許拋荒農田,所以要外出打工的農民,就直接在農田上種上了樹,這樣也算有一筆收益。二是種樹的收益更好,種一些高價值的樹苗或果樹,比種植經濟作物更強,而且一些苗木公司,還會和農戶簽訂種樹合同,效益也是實實在在的。三是外出打工的農民沒空回來收割稻子等農作物。在很多人看來,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們在農村種植莊稼是很好的分工,但是隨著老人們上了年紀,年輕人上班又忙,所以基本上沒有時間回家收割稻子,而如果在農田上種樹,基本上就不怎麼要回來管理也能有收益,對於需要外出務工的農民來說,也是非常划算的。

各位看官們,對於農村掀起的這股種樹熱,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