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变”改革成效好,他们是榜样!

贵州“三变”改革成效好,他们是榜样!

农村“三变”改革,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简称。

资源变资产,就是将农村集体耕地、林地、草原、“四荒地”等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协商评估折价,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及其他经济实体,取得股份权利。

资金变股金,就是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在不改变资金姓“农”的前提下,量化转变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按股分红,利益共享。

农民变股东,就是农民自愿以自有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劳动力、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知识产权等资源资产协商评估折价,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分红获利,实现增收致富。

现在我们来认识几位农村“三变”改革的典型人物,看看他们在改革中生动的实践和创造。

贵州“三变”改革成效好,他们是榜样!

原贵州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省农业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以“大力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题作专题报告。

案例一

陶正学,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银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村“三变”改革探索者代表。陶正学原来主要从事煤炭产业和酒店行业,2012年以来为回报家乡、助力脱贫,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带领村民转型发展农业,牵头成立银湖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两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全力建设盘县娘娘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创新探索了“三变”改革发展路子。他们按照“园区+联村党委+支部(村委会)”“银湖合作社+村级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整合8个村耕地、林地、草地等资源10万余亩及财政扶持资金2252万元入股农业园区,撬动社会资金1.2亿元,引导2220户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入股,将分散的土地、资金、资源聚集在园区和产业平台上,通过“三变”推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实现村村有产业、寨寨有风光、家家奔小康。2016年,银湖合作社产值达2个亿,入股农户平均增收4000元,帮助1472户贫困户脱贫,8个村集体经济积累平均增加22万元,同时带动发展100余家农家乐等产业,解决了1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娘娘山园区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陶正学本人荣获了全国劳模和全国“十佳农民”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拍成电影《三变》在全国放映。

案例二

左文学,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农村“三变”改革践行者代表。塘约村原来是二类贫困村,经济相对落后,基层治理困难。2014年以后,塘约村被确定为农村改革试点村,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左文学带领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成立了村级金土地合作社,探索“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形成“塘约经验”。其中“改革推动、合股联营”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七权”进行确权颁证、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引导全体村民将4881亩土地分等折价、按500元一股入社,共入社5230股,通过“三权分置”、还权赋能、股份合作、统一经营,规模化发展特色果蔬、休闲农业等产业,同时组建劳务公司、建筑公司等企业,实行多业态发展、全产业推进,实现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步步登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余元,被评为“贵州十佳美丽乡村”,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称赞塘约为“新时期的大寨”,社会各界誉为“精神焕发的村庄”。塘约村党总支被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改革先进基层党组织”,左文学本人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作家王宏甲采写为《塘约道路》一书公开出版、畅销全国。

案例三

黄大发,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原村支书,农村“三变”改革推广者代表。黄大发老支书“一辈子、一条渠”的奋斗事迹感动中国、广为人知。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半辈子坚持带领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凿渠引水,艰苦卓绝数十载,在崇山峻岭之间修建了长达9400米的“天渠”,终于引来一泓清泉,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荣誉称号。黄大发老支书虽然已经82岁了,但他的奋斗精神历久弥坚。随着农村“三变”改革的推进,“大发渠”引来了金融活水。今年,作为贵州领军民企的中天金融集团公司携手团结村,复制“三变”改革经验,成立两家股份企业,通过“三变融合三产振兴三农”模式,推进团结村振兴发展。其中,成立贵州大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天金融出资3500万元、占股54%,团结村以“大发渠”无形资产估值3000万元入股、占股46%;成立贵州大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天金融出资4000万元,团结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形式出资1000万元,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在当地党政支持下,通过中天金融帮扶团队的专业化运作及村集体、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推动了农村资源和“大发渠”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促进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发展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相信必将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

启示

一是“三变”是条好路子,“三变”改革不复杂,各个地方都可以搞;二是改革不分先后,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后发地方也可以创造新经验;三是“三变”可以有多种模式和路径,鼓励百花齐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