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用人单位对迟到、早退“罚款”十分常见,事实上这类行为违法,严格来说,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具有罚款权,罚款是《行政处罚法》赋予国家执法机关的权力。

用人单位虽不能对劳动者进行罚款,但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等合法手段约定奖勤罚懒。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迟到、早退、旷工的界限及相应的扣款处罚(扣工资)。

规章制度虽然可以制定扣款规定,但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之上。且每月的扣罚累计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且扣罚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一、由于特殊原因的迟到,职工可提供相应的证明而免于处罚

1、地震、水灾、火灾等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形。但大雨、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不在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范围内,所以,此种迟到会不会扣工资,要看公司是否人性化。

2、在上班路上遇到如堵车、事故等交通类的突发状况,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出示交警出警记录等证据,以此与主观故意违纪相区别,避免因迟到导致的损失。

3、地铁发生故障,地铁公司会公布致歉信。此外,乘客如需要向单位证明迟到原因,可通过网上下载“延误告知”,不必在车站当场索取致歉信。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二、销售任务未完成可以扣工资吗?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该规定,无论有没有完成业绩目标,只要上班工作了,公司就应该发工资,最起码底薪是绝对不能扣的。这种情况常见于销售人员身上,无论能不能达成任务量,底薪都应该支付

三、辞职未提前通知单位扣工资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只要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关系时双方应当结清工资。工资作为正常劳动所得,在无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无权扣除工资。所以这种情况公司扣工资也是不合法的

特别提示,有的公司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签合同的时候记得多留意,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请假能扣三倍工资吗?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请假扣2倍、3倍工资均不合法。劳动者如果请事假,则工资的计算公式为:(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

五、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吗?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六条规定,怀孕女职工在上班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女职工产前检查应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六、用人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合法吗?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四条的规定,职工有权自行决定捐款的数额,是否捐款以及如何捐款都必须出于职工的自愿,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强行扣除职工的工资。

七、以下情况用人单位可代扣劳动者工资

迟到、早退“罚款”合法吗?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 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2、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特别提醒: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多了解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时刻

保留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证据,以便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