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中國銀元

銀元

大約在15世紀的時候,外國銀元流入中國。西班牙在墨西哥鑄造的“本洋”和西班牙銀元,是流入中國的第一批外國銀元。起初在福建、廣東沿海使用,又叫“番銀”、“花邊銀”。

乾隆、嘉慶年間,海禁漸開,外貿日趨繁盛,外國銀元流入的種類增多,流通範圍也日益擴大。清朝末年,發生了銀兩單位與銀元單位的激烈爭論。

為抵制印度盧比四川也造盧比

為什麼要仿鑄外國銀元?當時清朝的官員曾經概括了四句話:維主權,存正朔,收利權,塞漏卮。從林則徐的“蘇省並無洋銀出洋”折中,已知嘉慶、道光年間民間早已仿鑄銀元。

我叫中國銀元

在仿鑄洋錢前後,清廷為了適應局部地區長期使用銀錢的習慣,於乾隆五十七年一月(公元1792年)由政府批准,官督商辦,在西藏鑄造“乾隆寶藏”,又叫“西藏銀幣”。

計三品:大者重一錢五分,中者重一錢,小者重五分,以中者鑄造最多,成色都較高,限西藏使用。錢的正面鑄漢文“乾隆寶藏”,背面鑄唐古忒文“乾隆寶藏”字樣,邊廓刻有年份,全用紋銀造成。

紋銀一兩換寶藏重五分者十八圓,換重一錢者九圓,餘一錢留作火耗工繳。鑄錢工料,交商承辦,由駐藏大臣督同噶布倫等監造,驗明成色,不準摻雜。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下令鑄造的銀幣。

嘉慶、道光年間,曾分別改鑄“嘉慶寶藏”和“道光寶藏”。清末還計劃鑄造“光緒寶藏”,未成。而尼泊爾和印度盧比,也同時在西藏流通,並且滲透到雲南和四川。

我叫中國銀元

我叫中國銀元

四川為了抵制盧比的侵入,曾仿印度盧比鑄造四川盧比,正面有光緒的半身像和服飾,背面有四川省造字樣。這是中國最早的人像幣。

張之洞開啟中國自鑄近代銀元之門

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設造幣廠鑄造銀元。幣面中央是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周圍有九個漢字“廣東省庫平七錢三分”,後改為七錢二分,比當時流行的鷹洋重一分五釐;背面為蟠龍花紋及英文,通稱“龍洋”。開始時曾委託匯豐銀行代鑄,並定出鑄幣章程,規定它的輕重大小及配合成色。

分為五等:每元重七錢二分,配九成足銀;次則三錢六分,減配八六成足銀;再次則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三分六釐三種,均減配八成足銀。又把後四種分別稱為“對開”、“四開”、“八開”、“十六開”。

這五等即是後來通稱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銀幣。起初僅在廣東、福建、天津等處流通,後來四開及八開盛行於上海,這是中國自鑄近代銀元的開始。

我叫中國銀元

此後,各省群起設廠自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前後,輿論對自鑄銀元特別支持,康有為等紛紛上書稱頌廣東、湖北鑄幣的成效,痛陳洋錢侵蝕之害,認為自鑄可以消除銀兩解庫出入之弊,調劑錢之不足,可收利權,裕國利民。有些政府官員還認為是解決財政困難的救急良策。大利所在,不待清廷下令推廣,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1899年,除天津總廠外,已有十多個省區設廠鼓鑄銀元。各省各自為政,管理混亂,銀元原來的優點被削弱,形式、重量、成色各省不同,有的差距較大,導致各種銀元的市價漲落不定。各省銀元都標上了本省省名,因品質不一,互相抵制,流通不暢。


我叫中國銀元


各省濫鑄,數量過剩。清廷企圖把銀元鑄造權收歸中央,獨佔鑄幣盈利。光緒二十五年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外,其餘全部裁撤。但這個措施立即遭到地方勢力反對。

於是清廷又准許增加北洋、南洋和吉林三局。1905年又設鑄造銀錢總廠於天津,鑄造金銀銅三品貨幣。只留北洋、南洋、廣東、湖北四局作為分廠。

1910年4月,清廷制定“國幣則例”二十四條,規定鑄幣權統一歸中央,停止各省自由鑄造;設立幣制局,統一事權;以元為單位,重七錢二分,成色九成。1911年5月,在南京、武漢、兩廣開始鑄造“大清銀幣”。


我叫中國銀元


民國成立後,銀元流通狀況更加混亂,有外國的鷹洋、本洋、日本龍洋及清末所鑄的各種龍洋。

民國初期,造幣總廠和許多省的銀元局繼續鑄造宣統元寶等銀元,四川鑄行“大漢銀元”。由於銀元種類繁多,成色不一,有的相差一成左右,市價時高時低,錢業從中操縱,獲取暴利,民眾深受其害。

1914年2月公佈“新國幣條例”,整頓和統一銀元,規定一圓銀幣為國幣,即本位幣,重七錢二分,銀九銅一,後改為89%,幣面鑄有袁世凱頭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紋飾及“壹圓”字樣,通稱“袁頭幣”。這種新幣,形式劃一,花樣新穎,容易識別,成色重量又能嚴守規定,發行後,很快在全國各地風行。

我叫中國銀元

1927年,北伐勝利,國民黨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停鑄袁頭幣,改鑄“中山開國紀念幣”,通稱“孫幣”或“船洋”。正面有孫中山半身頭像,背面有帆船圖案。從此,在中國境內,袁頭幣和船洋同時流通,其他中外銀元逐漸退出流通。

我叫中國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