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真正大格局的人,都是這樣駕馭人的,學會了遲早能成大事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有這樣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這句話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

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就好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於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所渭的“格局”。

而什麼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

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受侷限,其實“侷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

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大格局,即以大視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

格局是一種大情懷,海納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而這,就是心中有大格局的人,所能做的事情。

那麼我們作為普通人,怎樣培養自己的大格局呢?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1、培養全局的視角

什麼是全局的視角呢?全局思維,就體現在不把個人一時一地的得失看的太重,而考慮問題從全局,整體入手,謀求的是在長遠的未來獲得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隻考慮當下。

最近在讀一些有關近現代的書籍,毛澤東當年的一個戰略思維就讓人歎為觀止。

比如說當時國民黨蔣介石準備一舉消滅我黨,集結了陝甘寧邊區的總兵力共34個旅25萬人。由胡宗南直轄的15個旅圍剿西北的中共中央。

當時在陝北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不論在數量上還是裝備上與進攻的國民黨軍隊相比都處於絕對的劣勢。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該怎麼辦?經過對形勢的分析,毛澤東堅定認為,蔣介石在其進攻能力快要枯竭的時候,下這麼大力氣來佔領延安,自以為得計,實際上完全無損人民戰爭勝利的大局,並不能挽救其走向滅亡的命運。

經過認真研究,中共中央、毛澤東決定放棄延安,全部撤出,留下一座空城。

要知道,延安,在當時不僅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事關革命事業的大腦,更是全國人民心中的紅色聖地,我黨的革命根據地。

這麼重要的地方,毛澤東說放棄,就真的果斷放棄了。

毛澤東要放棄延安?為什麼要放棄延安?這是當時延安的許多軍民都想不通的,當地的老鄉更是想不通。

毛澤東用更加通俗的語言耐心做他們的工作。

“譬如有一個人,背個很重的包袱,包袱裡盡是金銀財寶,碰見了個攔路打劫的強盜,要搶他的財寶。這個人該怎麼辦呢?

如果捨不得財寶,身上累贅太多,很有可能最後就被強盜殺死,人財兩空。

但是如果我們能果斷放棄身上的財物,靈活應戰,這樣不僅財寶不會輕易被拿去,更有可能打死強盜,做到人財兩全。

我們暫時放棄延安,就是把包袱讓給敵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來更主動,更靈活,

這樣就能大量消滅敵人,到了一定的時機,再舉行反攻,延安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手裡。”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毛澤東還鼓勵廣大戰士說,我們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而只要我們保存力量,消耗國民黨的實力,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1947年3月18日黃昏,毛澤東從容地吃過晚飯,同周恩來一道撤離延安。

在主動放棄延安後的一個半月裡,西北人民解放區以不足3萬人的兵力,按照毛澤東提出的“蘑菇戰術”,同比自己多達10倍的國民黨軍隊從容周旋,

不到半年時間,在陝北我黨三戰三捷,消滅國民黨軍14000多人,

拖住了胡宗南這支蔣介石的戰略預備部隊,有效地策應了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併為西北戰場和整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真正實現了毛澤東所說的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有大格局的人在面對問題時總是能顧全大局,在更高的層面上去觀察、思考和決策。

因此,平時當我們對一個問題產生糾結或者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和判斷的時候,不妨把鏡頭拉遠,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上放大你的觀察視角,縱覽全局,或許答案就更清楚了。

2、能容忍生活的困難

西漢的開國功臣韓信,早年窮困潦倒,經常有上頓沒下頓。

一日,有個街頭混混看到韓信腰間別了一把長劍,想試探他的膽量。便在鬧市中攔住他說:“你若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若是懦夫,就從我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明知這是故意羞辱,卻很淡定地想了一下,就從那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

圍觀人群鬨然大笑,覺得韓信膽小怕事,沒有勇氣。

後來韓信協助劉邦打下天下,當他再次返回楚地時,召見了曾經侮辱自己的小混混。

出人意料的是,韓信非但沒有殺他,還封他做了官,並對眾人說:“昔日,他侮辱於我,可立刻斬殺其於劍下,然殺他不能助我揚名,索性隱忍,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這就是家喻戶曉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古人云:“能容小人,方成君子。”胸懷天下的人,有著大格局,不會為了一事一物的得失而亂了陣腳,他有明確的目標和強大的信念,孜孜以求,直至成功。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3、有正直的人品

有次看《非你莫屬》,有一期的嘉賓是一位連續三年的銷售冠軍,開朗熱情,面對老闆們的提問也能對答如流。

主持人塗磊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在你的經歷中,最能說明你銷售能力的是哪一件事?”

他想了想,說,自己在一家做情商培訓的機構做銷售,成功地說服了一位月薪兩千的環衛工為自己5歲的兒子報了價值五千多的課程。

而且在說這件事的時候,這位銷售冠軍的表達明顯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和自豪。

但是沒想到,在銷量冠軍說完這個事情之後,在場的12位老闆一起滅掉了這位選手的燈,引得全場的觀眾十分的詫異。

當時在現場,其中一位說出了自己滅燈的原因,現場有多位老闆頻頻點頭表示認同。

他說:“我們不懷疑你的能力,但是卻不看好你的人品。”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因為在這12個老闆的眼裡,一個環衛工人,也許並沒有那麼好的分辨能力,去判斷這個課程是否值得花錢。

他可能一看到這個事情對自己孩子有好處,就願意忍痛花錢給孩子報這個課。

但是這個課到底有什麼效果,是否是他孩子真正急需的,這些都是很難確定的。

說白了,在這件事上,這種銷售與欺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個這樣沒有底線,唯錢是舉的人,即使到了公司能給公司創造出收益,這樣的人,老闆也不敢用。原因很簡單,因為不放心。

今天為了錢,你可以賣假貨,明天為了錢,你是不是可以賣公司,賣上級,賣同事?

當你的人品不行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最好的機會往往與你無緣,因為別人的對你的人品,很難放心。長此以往,你將錯過很多寶貴的機會。

你的能力決定你能得到什麼,而你的格局,卻會決定你最終能走到哪裡。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4、有溝通的能力

領導者,不管在任何時代,都少不了溝通能力。

溝通的實質,其實就是平衡各方的利益,讓不同的人,不同的下屬,都能服從你的安排,

這可以說是一個領導者,最必須的思維和能力。

劉備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中佔據一席之地,能夠讓那麼多人誓死效忠,也是得益於他的溝通。史書中說劉備性溫和,這樣一個溫和的人自然也不會疾言厲色。

高情商不是曲意逢迎,而是以誠相待;高情商不是虛與委蛇,而是掌握技巧;高情商不是滿嘴虛偽,而是言語溫和。

真正的高情商,就是會溝通。懂溝通之道,方能享溝通之妙。

這就是溝通能力帶給一個人的力量。

一個人有多大的格局才有多大的胸襟。格局是一種眼界,是一種大情懷,海納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什麼樣的眼界和胸襟才能看到更遠的風景,站在高處,整座城市不過就是幾座樓房,在飛機上從雲端俯瞰城市,城市也就變成了盆景。

想做領導者,得先培養好自己這4個大格局思維,學會了勝讀十年書

做一個有大格局的人,世界遲早會給你以報償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歡迎您的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