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龍眼亥麥蛾屬鱗翅目(Lepidoptera)麥蛾科(Gelechiidae),在福建、廣西的龍眼種植區均有報道發生。該蟲蛀食危害龍眼的枝梢、花穗及幼果,被害的龍眼樹其新梢萎縮,小葉捲曲皺縮,症狀與鬼帚病有些相似,造成樹勢減弱,嚴重時可使樹梢枯死;花穗及幼果被害後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影響龍眼產量和品質。

一、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3.5 ~ 5.0mm,翅展10 ~12mm,頭部灰白,頭頂微褐色,被大形鱗片,鱗片從兩側包向背中,並向後突伸於前胸領片上方。複眼黑色,喙覆白鱗。觸角細長,短於前翅,鞭節腹面有斜伸的白鱗而呈鋸齒狀。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7 ~ 9mm,蠋形,黃白色,上唇前緣呈V形凹缺,前胸盾寬大,黑色,前胸氣門較大,圓形。第十節臀板寬大,黃褐色,有兩排長毛,每排各4根,端部下方有臀櫛,具4根刺。位於第三至第六腹節的4對腹足距離較遠,趾鉤為缺環,呈三序或雙序排列,第十腹節的1對臀足很靠攏,趾鉤為單序橫帶。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體長5 ~ 6mm,黃褐色,密生淺色短毛,頭尾兩端的毛顯著。翅芽伸達第五腹節端部,觸角略長過翅尖。喙寬大,末端伸至第三腹節前緣處。腹末端在肛門的兩側有細長的刺鉤20多根。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多數產在新梢頂芽夾縫及嫩葉背面葉脈間隙,或枝梢表皮裂縫處,散產,扁橢圓形,長0.4 ~ 0.5mm,寬0.2mm,表面有花生殼狀網紋和刻點。卵初產時乳白色,後轉為淡黃色,將近孵化時為橘黃色。

二、危害症狀

亥麥蛾主要以幼蟲危害,幼蟲多從龍眼頂梢1 ~ 2cm處蛀入,危害嫩莖木質部並向下蛀食,被害部位形成隧道,並堆積黑色粉狀排洩物於隧道中,使新梢因水分代謝失調而影響正常生長,表現出葉片捲曲皺縮不能張開,花穗形成叢枝狀、肥大、扭曲等形似鬼帚病的危害特徵,但與鬼帚病有所不同:第一,枝梢上有針頭大的蟲孔,從蟲孔剝開枝梢可見一條黑色的隧道,有時還可見到幼蟲或蛹在其中;第二,受害部位只侷限於新梢和花穗,已伸展和定型的葉片不再出現捲曲、葉脈黃化、葉肉呈黃綠斑紋等龍眼鬼帚病葉特徵。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三、生活習性

龍眼亥麥蛾一年發生5代,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枝梢隧道內越冬。第一代幼蟲危害春梢及花穗,影響抽梢及造成小花穗脫落;第二代幼蟲主要危害夏梢及夏延秋梢,對翌年產量影響較大;第三代幼蟲危害秋梢;第四代幼蟲危害秋梢和冬梢;第五代幼蟲危害冬梢,蛀食至11月中旬左右進入越冬。

卵期天敵有赤眼蜂、捕食蟎、花蝽、薊馬、草蛉等。幼蟲期已發現寄生蜂有黃長距繭蜂及扁股小蜂等。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病蟲害防治龍眼“亥麥蛾”!花穗及幼果被害後,影響龍眼產量

▲龍眼亥麥蛾危害龍眼嫩梢

四、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在龍眼亥麥蛾零星發生的果園,應在幼蟲仍在梢內蛀食時及時而徹底地剪除被害枝梢,然後集中燒燬或深埋。

2、生物防治:龍眼亥麥蛾的卵期有赤眼蜂、捕食蟎、花蝽、薊馬、草蛉等天敵,幼蟲期有黃長距繭蜂、扁股小蜂等寄生天敵,應加以保護和利用。

3、藥劑防治:對於普遍嚴重發生的果園,應在龍眼每次新梢抽發初期,尤其是春梢或花穗抽發初期,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

1 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 000 ~ 1 500倍液噴霧,並在6 ~ 7d後再噴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