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讀書會:知識結構與知識體系

知識結構是這樣一種東西,你學過什麼,專門花時間去學過什麼東西,把那些東西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類,就可以在紙上勾勒出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就是所謂的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很有用的,勾勒出自己的知識結構,然後就會很明白地清楚自己缺什麼,有什麼明顯的不足——那些必須要會,但又沒有專門學過的東西。因為在知識這件事中有這樣一個鐵律——沒有專門花時間學過的東西,就不要用,否則肯定會出錯。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你放棄嘗試和試錯的機會,不是讓你不行動,它強調的是最好要做充分的準備。

而知識體系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很隱秘的概念,一個更為至關重要的概念。價值……連城……

總的來說,知識體系是臨時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也就是說,你遇到一個問題,然後臨時確立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就是知識體系。

這裡面有三個關鍵點:

首先,知識體系,它與知識結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它不是我們勾畫出來的一個比較固定的框框。而是臨時建立的,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它一定是不同的,是變動的。

此外,知識體系也必然不是通用的,每個知識體系的建立都是隻能對當下那個問題有用。為什麼?因為知識體系面對的對象是一個個具體的問題,是一個個隨機的、甚至毫無關聯的點,而不是一條線,或者一張網。

可見,我們說教育的目的,確切地說是最高的目的,是要讓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現在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因為獨立思考能力是解決哪怕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都需要的基本能力啊。

最後,每個知識體系的建立,都將用到我們所學到的所有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這是一個綜合應用的過程。顯然,若是沒有足夠的知識,沒有自己的實踐體驗,那麼,我們所建立的知識體系必然漏洞百出。

可見,知識體系的建立確實很現實——不能一勞永逸。

然而,知識體系之間是有共通之處的,似乎並沒我們說的那麼“現實”。這時,搞清楚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通用什麼時候又堅決不能通用就很有必要了。

其實啊,胡適先生就有提到兩個思維方式,談的就是這個“現實”,並將其界定得非常清楚。一個是“差不多先生”思維,講求的是凡事差不多就行了。另一個是“不苟且”思維,講求思想要徹底,想問題要徹底。這裡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

說來也簡單,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知識體系不能通用,這一點又回到定義的本質了。因為在解決問題時,常常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時,僅僅知道“共通”就不夠。用胡適先生的話講,就是“差不多先生”思維要不得,解決問題還是得“不苟且”。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呢,這個“現實”再次證明了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一個人的學習、成長和實踐是一輩子的事,是不能停的。

這時,在具體的學習、成長和實踐中,知識體系中共通的部分就派上用場了。即通利用好那些“共通”的部分來學習和模仿,這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一些樸素的道理。我想,如果這樣去理解,這時“差不多先生”思維也沒什麼不對。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不苟且”指的是長期、持續。

好了,總結一下這篇文章:

1、知識結構是個很有用的框框,這個框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知識的世界裡,沒專門學過就不要用,不然要出事。當然,這裡強調的是“充分的準備”。

2、知識體系是面對一個具體問題臨時建立起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在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是獨立思考能力。總之,知識體系很現實——不能一勞永逸。

3、胡適先生有兩種思維方式可以將知識體系的“現實”界定得很清晰。一個是“差不多先生”思維,另一個是“不苟且”思維。在學習和模仿的時候,“差不多先生”思維更有助於我們的理解。但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還是得“不苟且”。

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