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CCTV-10

2019.2.07 23:26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篇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在山東省的東南部,一泓清泉彷彿從天上傾瀉而下,一路盤山繞崮,衝向了八百里沂蒙山區。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河流的沖積,形成了廣袤的平原,一座城市就矗立在這片豐沃的土地之上。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這座城市與這條河流有著相同的名字——沂水。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這是世代生息於此的人們,將沂水視為母親河的驕傲所在。

文峰塔:一眼望盡千年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遠眺沂水縣城,在河畔的制高點東皋嶺上,一座八角形的古塔高高聳立著。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這就是文峰塔。

而它的前身,則是為沂河水上曾經往來穿梭的船隻指引航道的燈塔。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沂水縣200千米外的開河運河航道建成,沂河與京杭運河連為一體,從此沂河就擔負起了沂蒙地區漕運的重要職責。

明萬曆年間,為了方便漕運,在沂水縣制高點東皋嶺上,修建了大小兩座燈塔,為漕運船隻指引方向。

及至清朝,這裡已經形成了千帆競發、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

被珍藏80年之久的黨旗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這面已經被珍藏80年之久的黨旗,是目前在山東省發現的最早的黨旗,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個艱苦卓絕的時期。

1938年4月,侵華日軍大舉進攻山東,國難當頭。

山東地區黨組織憤而抗爭,舉起了抗日大旗,沂水縣馬頭崖村的村民劉洪秀就在這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從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幹部手中接過了這面一針一線縫製的黨旗。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劉洪秀所居住的這個不足200戶的小村莊,就發展了54名黨員。

在此後的50年裡,劉洪秀冒著生命危險,用盡各種方式保護住了這面比生命還寶貴的黨旗。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1989年,劉洪秀將黨旗捐獻給了沂水縣檔案館。

紅嫂精神 魚水深情

紅嫂,是紅色歷史賦予沂蒙婦女的一個特殊稱謂,在那些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無數的沂蒙母親送子參軍、送夫支前。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紅嫂也是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沂蒙婦女共同的名字。

1941年冬,日本侵略軍調集5萬多人,對沂蒙山區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偵察員郭伍士,在執行偵察任務途中與一隊日軍遭遇,身中數彈倒地.

剛剛從山上下來的祖秀蓮,發現了身負重傷的郭伍士,立即冒著生命危險將他攙扶回家中進行了搶救。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祖秀蓮寧可讓一家人吃糠咽菜,卻把節省下的米和麵用來悉心照料郭伍士。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後來,祖秀蓮又在機警地躲過日軍的多次搜捕後,成功將郭伍士送回部隊醫院。

1947年,郭伍士復員以後,心懷感恩的他沒有回山西老家,而是再次回到沂蒙山區,發誓要找到當年挽救了他生命的紅嫂。

1956年,他終於找到了救命恩人祖秀蓮。後來,他正式認祖秀蓮為娘,並把家落戶在了桃棵子村。

郭伍士侍奉祖秀蓮終生,直到她於1977年去世。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而祖秀蓮的事蹟只是沂蒙山區眾多紅嫂中的一員。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蒙山巍巍,築起了沂蒙人民保家衛國的豐碑。

沂水湯湯,訴說著老區兒女奉獻犧牲的大愛。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的紅嫂雖然都已故去,但她們身上的那種紅嫂精神,通過她們的子女以及她們撫養過的革命後代薪火相傳。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用影像記錄當下

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沂水篇》

播出時間:2月7日 23:26


中國影像方誌|沂水:千帆競發漕運古鎮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胡悅 李欣(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