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地方過清明節,老人給晚輩“送禮”,精美禮物包裹一顆苦心


清明節也叫寒食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自周代開始的兩千多年間,圍繞清明節,很多地方也延伸出各種各樣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風俗,代代延續,傳承至今。在山西晉南的臨猗縣,每到清明節來臨,老人們就開始忙碌著給晚輩們準備“禮物”,用精心磨製的麵粉蒸制“指望饃”,然後在清明節當天送給晚輩。圖為4月3日拍攝的一個精美的“指望饃”。

“指望饃”是一種花饃,依照其名字來說,就是長輩指望兒孫們在他們生前能盡孝道,死後能有子孫前去祭祀。近幾年,由於人們對花饃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城裡人也因沒有蒸饃的大鍋,都開始在饃鋪裡訂製“指望饃”。臨猗裡寺村的花饃老藝人王貞草在縣城邊上了開了個花饃鋪,平時專門製作各種花饃出售,因為她的老手藝遠近聞名,清明節前前來訂“指望饃”的人特別多。圖為一名紅衣女子在饃鋪訂製“指望饃”。

王貞草老人介紹,在講究的人家,凡是晚輩,長輩們都要送“指望饃”,包括沒過門的媳婦、娶進家的媳婦,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以及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等。晚輩多的人家,長輩要送出去十幾個“指望饃”。圖為王貞草老人的兒媳和助手在製作“指望饃”。


據瞭解,“指望饃”比一般的饃要大很多,每一個都與蒸饃的篦子一樣大,而且蒸制時有不少講究,分男女兩種,給男的是搭帶兒饃,饃頂上盤著用面捏成的小蛇,給女的饃不搭帶兒,饃頂上用面捏個花座。

“團饃饃時,饃裡要包上洗乾淨的棗和核桃,一般男的包倆個核桃一個紅棗,女的包一個核桃倆個紅棗。出鍋後,還要趁熱在蒸好的饃頂上紮上提前煮好的熟雞蛋和蒸熟的盤蛇以及各種面飾。”王貞草老人說。圖為老人的助手在製作“指望饃”上的面飾蛇。

蛇在當地被看作是小龍,送給男晚輩的“指望饃”上盤一條蛇,有“望子成龍”的意思。如果在蛇口裡噙一枚錢幣,則是希望代代都富裕。圖為製作好準備蒸制的面飾蛇。

“指望饃”製作好,王貞草老人的兒媳端著饃坯準備上鍋蒸制。

王貞草老人說,清明節當天不能動火,要吃冷食,所以“指望饃”吃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加熱,不能用刀切,只能用手掰成小塊吃,而且每個人必須要把自己的饃吃完,據說這樣家裡的老人才有可能指望上晚輩。 圖為蒸好的三個“指望饃”,其中饃上盤蛇的是送給男孩的,有花座的是送給女孩的。

“我的饃店是個老店,有很多老顧客來買,所以價格還是以前的老價格,一個普通的饃12塊錢,插花的、雞蛋多的是50塊錢。”王貞草老人介紹。圖為一戶人家預定的送給沒過門媳婦的“指望饃”,這一套是130元。

圖為一位奶奶在饃鋪購買了一個“指望饃”,準備在清明節送給小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