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折磨!看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想法:你很清楚自己身上的一些特点,但是你花很大功夫不让别人发现,害怕别人一旦发现这些特点就会疏远你。你可能觉得藏起来的部分才是“真实”的你,进而,人们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让你觉得他们发现了你真实的一面,这种感觉很痛苦,因为你知道他们接下来就会疏远你了。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折磨!看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是否知道,这种想法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有一个作家太宰治,他写了一篇小说非常有名,叫做《人间失格》。这部小说即便你没有看过,也一定听说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这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即非常努力地去获取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没办法拒绝别人,没有原则和底线,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将自己摆在弱者的地位。

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之所以形成讨好型人格,完全是他的家庭环境一手造就的。从小未曾得到父母关爱,兄弟姐妹间亦没有亲情,因为真实的他不被人接受和喜爱,于是学会了展现一个虚假的自己。正是这样的环境养成了他晦暗而扭曲的人格。为了融入大家的生活,掩饰自己“不同于常人”的事实时,他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用丑态去博众人一笑。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折磨!看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

可以说,父母失败的教育是造成主人公后来人生失败的罪魁祸首。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是这样一种性格,我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性格。

如果你的家庭氛围是这样的,那么你可能需要检讨一下了,因为你的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折磨!

1. 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不鼓励表达情绪、情感,甚至会惩罚这种行为;

2. 孩子拥有某种个人的特点,而家长曾公开批评这种特点;

3. 孩子希望别人对ta有一个正面、积极的印象,而ta有一些特点会破坏这种印象;

4. 当孩子表达自己情感、感受的时候,家长会想要责骂或者纠正这种感受;

5. 孩子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控制和包容自己的负面情绪;

6. 当孩子展示出自己真实的一面时,ta曾经因此受过严重的伤害。

……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孩子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我一定要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因为别人(最初通常是父母)不喜欢这样的我。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折磨!看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

不要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百隐藏自己想隐藏的部分。没错,有人似乎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仔细分析他们的处境就会发现,实际上别人看得到他ta试图隐藏的部分,而这个受过伤害的人则拒绝承认这一点。ta使用否认、压抑和合理化的策略来证明别人看到的、感觉到的不是真的。

你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氛围,看看是否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