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1894年,甲午戰爭在黃海北部打響,此次戰役中,北洋水師損失慘重,五艘戰艦被擊沉。在百年之後的打撈中,人們卻在五艦之一的“經遠艦”中發現了一件“現代化”武器,證明了北洋水師並非孱弱之師,武器也是十分先進的。真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吧。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光緒11年即公元1885年,為了充實海軍力量,北洋大臣李鴻章,向德國的伏爾鏗公司訂造了“經遠”與“來遠”二艦,這兩艘戰艦本打算用於東南沿海的防禦,只是出於形勢需求,二艦最終歸北洋水師所管轄。

“經遠號”戰艦,長82.4米,寬11.99米,排水量為2900噸,航速15.5節,艦裝甲板厚三英寸,同時配備各種口徑的火炮,速射炮以及魚雷等武器,共有官兵270人左右,林永升為管帶,負責戰艦的指揮工作。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在黃海海戰中,由於“定遠”、“鎮遠”兩艦相繼沉沒,“經遠”號也於莊河黑島老人石附近海域陷入重圍。在四艘敵艦的重重炮火之下,“經遠”依然血戰五個小時,堅決不掛降旗,直至被敵軍炮火擊中艦身起火傾斜。林永升又決定開足馬力撞向敵艦,只是敵軍炮火太猛,最後艦身再次中彈傾覆,全船包括林永升在內的231名官兵以身殉國,僅僅十六人泅渡至老人石才得以生還。

2004年夏天,水下考古隊根據史料記載,以及磁力儀物探數據勘測,他們在黑島老人石附近發現了鐵質沉船殘骸,並推測其就是100多年前沉沒的“經遠”號。在2018年9月,國家文物局聯合各個部門,開始了對沉船的打撈工作。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此次水下考古,採用了最先進的三維聲納掃測、多波束海測、三維成像等技術,為打撈沉船工作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這艘沉船由前至後傾斜,艦體之上佈滿海藻淤泥,可是原船船體、設施武器一應俱在,稱得上是保存得比較完好的艦船文物。

水下考古隊在海床下5.5米處,發現了一塊髹金字體的木牌,懸掛於船舷外壁,由此可以確定該艦正是沉沒的“經遠”號。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水下考古隊在水下沉船遺骸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銅、鐵、木、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質的物品,還有各種中小型武器以及子彈炮彈等。

當專家們整理打撈沉水武器的時候,他們似乎又有了新的發現,在所有的炮彈尾部,都能看到一個處在中心位置的“圓環”,它究竟有何作用呢?在場專家將其取出後,經過研究後,發現它就是炮彈的“發火管”,發火管內裝有銅絲為導線,頭部兩側印有“東”“局”二字。說明該“發火管”是“江面製造總局”東局製造的武器設備。經查閱資料後,專家得出結論,此物就是現代軍備中常用的“電發火管”。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我們都知道,炮彈的發射是根據炮藥劇烈燃燒,氣體膨脹,將彈丸發射出去的原理而設計的,而在彈殼的底座上,就必須設置點燃炮藥的發射藥包,發射藥包需要由外力點燃。古代的時候,都是採取人工引線點火的方式發射炮彈。而到了現代,一開始是用撞針撞擊發火管的形式,將炮彈射出炮口。而採取電流進行點火,是一種非常先進的設計理念,故此稱之為“電發火管”。

在清末陸地戰爭中,在大多數火炮依然採用人工點火方式的時候,“經遠”號這種在北洋艦隊裡屬於二列艦的艦艇,就已經配備了國際最先進的“電發火管”,足見北洋艦隊的裝備精良,號稱“亞洲最強艦隊”毫不過分。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不過遺憾的是,正是這所謂的“亞洲最強艦隊”,卻在海戰中被對方以5:0的戰績完勝,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如果仔細盤點一下,致敗的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呢?

其實答案簡單不復雜,當時的北洋艦隊不僅戰備武器先進,就連將官也都是國外海軍畢業的高材生,鄧世昌、林永升等人有著相當豐富的海戰經驗,在家門口作戰,他們對黃海海域也極為熟悉。

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甲午海戰時正值慈禧六十大壽,本來是作為北洋艦隊軍餉的鉅額銀錢,都被朝廷挪用,致使北洋艦隊缺乏彈藥嚴重,再加上官兵們作戰目的不明確,平日裡疏於訓練,在大戰爆發時,難以形成一股戰勝敵人的合力,這就是北洋艦隊覆滅的主要原因。

考古人員在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還在船上發現了“現代化”的武器

北洋艦隊的慘敗,再一次說明了此役並非武器落後,而是清廷不堪造成的,可見,戰爭不能唯武器論,人在戰爭中,還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