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最近網絡上最“甚囂塵上”的莫過於一位叫沈巍的“流浪大師”,其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吃的穿的都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本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流浪漢。但是與其交流過的網友卻發現,其人談吐有章,動輒《論語》、《戰國策》,甚至可謂字字珠璣。還真有蘇軾的名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采。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經過網絡曝光後,大批網友從四面八方趕去上海,以一睹其真容。獵奇也罷,探討學問也罷,總之,“流浪大師”不折不扣的火了,各大視頻網站也爭相轉載其談經論道的視頻,彷彿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那麼“流浪大師”火了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嗎?

“流浪大師”抱著對垃圾分類的理念,熱愛讀書的習慣,在上海足足撿了26年的垃圾,也讀了26年書。在這26年裡,一直無人問津,直到今天才被人發現,所以說,這還真是一次偶然事件。但筆者細細品味,發現:這絕不是簡單的一次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中的一次偶然性表現。為什麼這麼說?先看看下面幾位,然後筆者再談“流浪大師”的出現絕非偶然的原因。

01

還記得去年在網絡上炸鍋了的某教授所謂的“射墨書法”嗎?一群笑容可掬的禮儀小姐姐共同舉著一張紙,“射墨大師”連紙看都不看,拿著注射器朝其上就是一通亂呲,不知他所作是書法還是畫作?然後響起一陣似讚揚似嘲笑的掌聲,小姐姐們轉而也一臉茫然,不知所措。

邵巖,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通過這種譁眾取寵的方式肆意蹂躪書法藝術,終換來網友們的一片群嘲。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無獨有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張強也擺足了馬力決定糟蹋下藝術,糟蹋下宣紙。其背對著紙面,拿著一支沾滿墨汁的毛筆胡亂地在宣紙上亂塗,還美其名曰:盲寫書法。古人說:惜墨如金。而對於這種不惜筆墨的“大師”,網友們一片聲討:別糟賤了這麼好墨香和宣紙。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02

在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紀念大會上,校長林建華在致辭中把“鴻鵠(hú )”念成了“鴻浩(hào)”,引來輿論一片譁然。本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讀錯字本來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校長在其後的辯解中像小學生為早讀遲到找藉口一樣找出諸多理由,甚至歸罪於其小時候所處時代,來為其少讀書作辯解,實在是貽笑大方了。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無獨有偶,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陳果老師在一次授課中把耄耋(mào dié)讀成了(mào zhì),然後迅速在網上發酵。不是一個理科博士,作為一個哲學博士,如果說對中國古典哲學沒有涉獵,那是沒道理的。對中國古典哲學有過學習,卻對一個並不生僻的“耄耋”讀錯,也是沒有道理的,只能說陳果老師疏於讀書。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03

北大著名學者于丹,一次出行,在酒店預約的問題上,對於其助理破口大罵,甚至於帶上了一些髒字。其行為與其解讀的《論語》格格不入,表與裡差之千里,讀書與做人成了二回事,那麼觀眾對待你也會是二碼事。果不其然,在北大舉辦的一場關於崑曲的講座上,于丹強行代表觀眾發表言論,結果被北大學子轟下臺,怒懟于丹:“你沒資格代表我們”。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殿堂之上,本是做學問、論典範、出大師的地方,然而現實是骨感的。無論治學精神,無論知行精神都被踐踏到面目全非,但恰巧被一個流浪者顛覆了。

01治學精神缺失,怠惰於學習

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憶昔長別,陽關千疊,狂歌曾競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約。

一曲《燕園情》表達了北京大學的廣大師生治學的精神與志向。“收拾山河待百年約”,然而百年之約卻炸出了校長讀錯“鴻鵠之志”的新聞,不禁讓網友一陣唏噓。北大作為中國最高的學府之一,也是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氣派散發地之一,理應成為治學與學習精神的典範。雖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讀錯字至少說明校長怠惰於學習,如果校長有閒暇讀書的習慣,稍微涉獵下中國古典文化,也不至於此。讀書學習是終身的事,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沒有任何理由為不讀書作藉口。

而“流浪大師”在流浪的26年裡,讀了26年的書。無論北大校長、復旦博士、普通人、還是流浪者,如果想讀書,都能擠出時間,除非你不願意。“流浪大師”流浪讀書的26年間,北大校長讀了什麼呢?“流浪大師”的學習精神反而值得殿堂之上的很多教授、學者學習。

“流浪大師”語錄:現在的年輕人,吃幾個大餅,幾十塊都無所謂,吃碗混沌20塊都無所謂。怎麼不聽說買本這個書看看呢,他靜不下心來。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這些教授,學者,認真治學的精神也蕩然無存。拿著注射器肆意亂呲,把毛筆當瓦工的刷牆的刷子,竭盡醜態,還拿著教授的頭銜,肆意為自己塗脂抹粉。那姿態,演小丑,都不需要化妝的。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大師”們,恐怕也是因為不讀書撐起來的高傲,讀點《論語》裡的謙謙君子,足可以治療他們的高傲病。

“流浪大師”語錄:關注文化本身,別關注我本人,我是半瓶水,一瓶水是沒有聲音的,半瓶水才會有聲音,大教授學問在肚子裡!

02知與行分離,殿堂與百姓脫離

以講《論語》著稱于丹教授,因為一件小事對其助理破口大罵,與其大講仁義道德時候的樣子大相徑庭。感覺她講的《論語》是給別人的,與其本人無關。有知行合一,就有知行分離。而於丹是典型的知行分離的典範。這樣的讀書也失去了意義。當你的知與行無關的時候,大家都會知道你說的知沒用。所以當於丹教授要代表學生髮言時候,被北大學生懟回去:“你沒資格代表我們”,也不意外。

文化歸根結底是為百姓服務的,當你的文化離百姓很遠的時候,甚至成了阻礙你和百姓溝通的厚障壁的時候,那麼這種文化就值得反思了,百姓為什麼還要欣賞你這種文化?百姓對文化的需求是強烈的,但很多殿堂裡的人物把文化佔為己有,成了自己的特權,甚至成了用來貶低處廟堂之遠的人來抬高自己的武器。那麼這種與百姓無關的文化還能走多遠?

“流浪大師”的知行觀語錄:他們總認為,因為你外表可憐,所以你撿垃圾,為什麼不能是按公益的目的?我撿垃圾不是因為我窮,是因為垃圾分類這個理念!

“流浪大師”爆紅是偶然文化事件?答曰:沒那麼多偶然

於是乎,殿堂之上醜怪百出,學府內烏煙瘴氣,真做學問,真讀書的人少了。那麼網民對文化的需求也勢必要尋找它的替代品,而網民卻在一個流浪者身上找到了久違的讀書精神,沒銅臭味的知行精神。於是“流浪大師”火了,這不僅僅是一次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在殿堂文化墮落後的必然,只不過通過發現“流浪大師”這次偶然事件體現出來罷了。筆者搜尋了下網友發的“流浪大師”早期視頻,其視頻主題就是:

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