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期待中的逆袭并没有如约而至,反而是“晃吐观众”迅速拉低了电影的评分。

“不及格”。

没想到,上映第一天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下简称《风雨云》)反倒是迎来了这样的评价。而“不及格”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电影手持镜头引发的晃动。因为过于晕眩的镜头,导致不少影迷纷纷认为电影“不及格”。

这部电影在正式上映前,豆瓣评分一度超过了8.3分,但上映次日已经掉到了7.9分。猫眼开画评分为7.4分,如今也已经滑落至7.1分。如今的口碑和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风雨云》想要逆袭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在“差评”当中,认为电影全程晃动导致想吐成为了被吐槽的重点。但吐槽归吐槽,由此却引发了“电影是烂片”、“不好看,浪费时间浪费钱”、“第一次看电影看吐,中间出去吐了近一个小时”的攻击。

对于文艺片而言,口碑是生命线。但如此“意外”的差评,对于《风雨云》来说更像是一次劫难。除了“晃吐观众”的《风雨云》,因为镜头、三观、营销屡屡被差评的文艺片似乎天生有着“易差评”体质。

“业余”镜头

不知道对于娄烨来说,手持镜头所引发的“差评”是否前期会有预料。但因此引发的差评,可能永远都难以预料。

文艺片和商业类型片的区别,往往在于“手法”上。其中大量的手持镜头和固定长镜头,是易于普通商业类型片最大的视觉区分。但对于绝大多数走入影院的观众而言,电影只有好看和难看的区分。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手持镜头在《风雨云》当中,往往承载着叙事和人物的作用。导演希望通过这样的镜头设计,让观众能够有更强烈的沉浸感,引发精神上的共鸣。但对于较少观看同类影片的观众而言,因此可能引发的更多是生理不适。因此,差评往往如期而至。

事实上,文艺片的差评远不止如此。前不久上映的《地久天长》时长将近3小时,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固定长镜头。虽然电影的史诗性叙事必然会导致电影时长的增加,但在不少影迷看来,这样的镜头有着极大的压缩空间,完全可以压缩在两个小时之内。

而去年年末上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采用的是2D+3D的制式,其中3D部分为长达1小时的长镜头。但由于电影营销上的“错位”导致大量抖音青年“误入”影院,电影的差评也迅速涌现。

此前《路过未来》中,男女主有大量使用微信聊天的“废弃镜头”,然而这些镜头却被不少影迷所责难,认为“浪费时间”。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文艺片往往在商业元素上就比较匮乏,那么“极佳的观影体验”就成为了逆袭的最大法宝。但因为其非商业片的拍摄手法,往往会遭致观众差评。尤其是对于关注度较高的文艺片来说,“口碑”是极为重要的生命线。因为拍摄手法的问题,导致电影出现大量差评,这本身也是极大的损失。

三观和“故土”

不过相比镜头上的“责难”,主题上的“反抗”是最普遍的差评来源。

《风雨云》虽然在主题上没有被影迷所指责,但和娄烨同一行列的第六代导演,往往是伴随着“指责”成长的一代人。关注现实生活的“真实”,伴随着的就是对于社会黑暗的挖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贾樟柯第一部引发广泛关注的《小武》就是一部“被差评”的电影。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被电影局“约茶”的贾樟柯,发现发现桌子上有份台湾《大成报》,报上有关于《小武》的报道。报道的旁边批注有一行小字,“请局领导关注此事,不能让这样的电影,影响我国正常的对外文化交流”。

此后,贾樟柯以“故乡三部曲”在世界影坛站稳脚跟。但因此引发的争议也达到了顶峰,“你不拍煤矿会死吗?”的差评声音也就此出现。对于本身审查趋严的内地电影市场,这为电影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

2014年,李睿珺拍摄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放映,然而一位少数民族影迷看完电影,直接站起来让李睿珺“别上映了”,并对其进行人身威胁,甚至不惜以家庭相恐吓。

而原因就在于电影涉及少数民族。在极端影迷看来,李睿珺作为一个“外来者” 凭什么去教他们的孩子说他们自己的语言,教他们去骑骆驼,骑马?

此后,李睿珺执导的《路过未来》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在首映过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中国记者认为李睿珺的电影能够入围,是靠“卖惨”。而“卖惨”的根源可能就是电影对于“深漂”群体的表现,对于底层小人物的关注。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对于社会真实的展现和对小人物的关注,往往会引发很多影迷不满。在国际电影节上频繁亮相的第六代导演,每一个几乎都经历过国内舆论的“洗劫”。

此前几年,文艺片缺观众,“我进影院来难道是要上课吗?”成为了部分影迷的呼声。因此,对导演“三观”产生质疑。

春节档之前,一支《啥是佩奇》的宣传片大爆。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网友认为,导演对农村脸谱化,城市精英主义对农民刻板印象的展现,认为其“三观”不正。

这些指责,无论是对于口碑发散还是对审查,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尽管这两年影迷观影水准提升,但关于这样的指责依然存在。

被极度“敏感”的营销

就在《风雨云》首映前四天,电影突然“疑似撤档”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在传出撤档风波的当晚,舆论开始发酵。不少网友自发力挺,为娄烨“叫屈”。次日,事件发生反转,片方确认电影会按时上映。但是因为较短时间内较大幅度的反转,引发了电影“炒作”的差评。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此前,《芳华》退出国庆档,随之而来的也是电影迫于预售票房过低的压力主动撤档,让电影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由于撤档原因往往是“技术原因”的含混概念,所以在被迫无奈和炒作营销之间,极容易被误解。

此前,王小帅的“自杀营销”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王小帅朋友圈的文案的确不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王小帅在抖音平台上“递韭添肠”的借梗营销也被广泛指责,伴随着朋友圈文案引发的争议,关于王景春“借靠”王源流浪等营销文案都被拿出来大加指责。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因此,电影的口碑风向也发生了偏移,在市场中也迅速掉队。观众对于文艺片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商业片。

前期邀请流量明星参演,则被质疑“圈钱”;后期营销动作过大,则被质疑“营销过度”。但文艺片本身的市场环境,则是极其艰难的存在。本身缺乏足够的市场因素,也没有足够的宣发预算,只能通过“破圈”的营销和口碑尽可能扩散。

其中的确有些方式不妥当,但绝大多数方式只是做了商业片营销的“同步”努力。但观众对于文艺片的印象,往往是不需要“票房回本”,对其营销极其敏感。而因为引发的“灾难营销”和观众极度“敏感”的差评,随时都会扼杀一部文艺片的“市场生命”。

不得不说,如今市场对于文艺片的宽容度大大增强。但这似乎更多是限于“题材”、“类型”的容忍,对于拍摄手法、主题呈现甚至营销宣传上似乎依然极其“敏感”。

娱乐性,往往是观众进入影院的第一需求,而文艺片所引发的不必要“差评”绝大多数也来自于此。但学会正确的“看待电影”,允许“电影是电影”,依然是电影市场需要提升的观影素质。

「商务合作:微信feifeisisi」

「应聘电影记者,联系微信phb19941011

《风雨云》“晃吐观众”,文艺片都患有“易差评”体质?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新媒体矩阵: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百度百家企鹅媒体|UC平台|搜狐新闻|新浪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