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西藏生死书》中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每一个人都在极力回避死亡话题,而孩子更在父母的刻意之下,在童年时代里永远与死亡话题隔绝。而当我们长大以后,真正需要独立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又显得十分慌张不安。

其实在我们一脉传承的文化里,并非没有给死亡留下空间,甚至用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来让我们去直面离去,那就是清明节。

但遗憾的是,和祭祖缅怀相比,如今的清明节更重要的职能在于小长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这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结伴出游,祭祖上坟这样的传统习俗交给家中老人去办。而这样的做法,已经让清明节丧失了其最大的意义。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清明是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一次认真聆听死亡的机会。

还记得儿时的回忆吗?当年少的我们问及某一位亲人为什么消失的时候,父母长辈总是用善意的谎言告诉我们,他们只是去旅游了,只不过这一次旅游的时间很漫长。

漫长到我们再也不会有机会见面了。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清明是我们去缅怀先辈的日子,我们有机会从父母的口中听到先辈曾经的故事,也许在平时无缘提起的记忆,会因为清明契机而从父母口中听到。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一本书。我们会听到逝去者曾经鲜为后辈所知的故事,了解到他一生最得意之事,记住他曾经未尽的遗憾。

那些随着逝去而逐渐淡薄的血缘亲情,也会在因为祭祖而重新温暖起来。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我们小时候对清明唯一的印象,就是杜牧那首著名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即便是在道路难通的古代,清明祭祖也是多少远行在外的游子们心头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去医院,你会发现很多人正身染疾病,奄奄一息,而他们的亲人则常伴在他身边,想陪他度过最后的时间。

时间对于这些人来说,变成了最奢侈的一件事。在死别面前,每分每秒都变得弥足珍贵。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我多希望可以好好陪陪他。”“等他好了,我要一直陪着他,给他尽孝,带他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但医学到了这一步,往往也会显得无能为力。那些悔恨和许诺都会变成遗憾,一切都会苍白无力。

清明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在提醒我们要记住曾经的遗憾,虽然死者已矣,但是生者尚在,我们还可以把曾经的遗憾在身体尚佳的亲人身上得到弥补。

清明,除了是祭奠逝去者,更重要的作用,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人。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论语》说:未知生,焉知死?

但其实反之亦然,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们无法直面死亡,更不懂得死亡的本质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不懂得死亡的意义,所以把死亡当成了逃避问题的办法,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很多青少年,一遇到挫折,即便是那些只是一时的难关,他们也用自杀来解决。只有好好了解死亡,才懂得如何好好活下去。

还记得那个复旦女博士于娟吗?从2009年2月被诊断乳腺癌后,于娟陆陆续续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其中提及最多的,年纪轻轻的自己从未想过死亡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于娟才开始认真反省曾经的生活。熬夜、胡吃海喝、不运动,这些谁都明白的坏习惯于娟过去三十年的生活中一直存在,而这些也是导致她最终罹患乳腺癌的原因。

其实现实生活中,于娟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有当面对绝症,真切感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才会停下来认真思考过去,考虑未来。

清明是最好的契机,让我们停下来认真考虑死亡,在祭祖的同时,不妨想想这个问题:如果生命到此为止,是否有遗憾,最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又是什么?

等你想明白了这些,也许你就知道,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做了。

清明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时间去聆听死亡

今年的清明,你回家了吗?

有没有陪着父母一起去祭祖呢?

还记得那个已经远去,但却陪你长大的亲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