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ostco和Sam's這種大型倉儲式超市模式能不能夠照搬到中國?

穿美國望世界


我想你說的應該是Costco大型連鎖超市吧,就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這個超市的特色是會員制和倉儲式。會員制毋庸置疑,就是你要花錢買會員才能進去購物;倉儲式,這張圖應該很明顯,那些高高的貨架就有一個倉庫的作用,貨架下貨賣完了就開個小叉車把上面的貨卸下來擺放起來。另外它商品的特色是大包裝。

Costco 幾乎已經可以成為美國文化的一種符號,因為他代表了美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沃爾瑪可能是美國在世界聞名的連鎖超市,但是Costco卻更能代表美國人。

我們先分析Costco在美國成功的原因,再來分析它是否適用於中國國情。

首先說到的是會員制,它發行四種會員卡,如下圖所示。

前面兩種卡是面對個人客戶,後面兩張是面對商業用戶。下面的價格是每年的年費,黑卡比白卡貴的原因是,黑卡有2%的返現作用,就是你買100塊的東西能給你返現2塊錢,所以你預計每年在這裡花費超過3000塊錢的話,返現超過60美元,那麼妥妥的就選擇黑卡了,據我所知一般人都會買黑卡,因為它還有一些其他小的附加功能。只要能吸引到顧客辦會員卡,基本就能保障每年的銷售額,因為凡是辦卡的客戶都會想方設法的來消費,確保年費是值得的。

而他憑什麼吸引顧客辦會員卡?質優價廉是回家的誘惑。

Costco是倉儲式超市,而中國幾乎所有的超市,包括沃爾瑪都是零售型超市,區別就是你可能到沃爾瑪能買到一瓶可口可樂和12個一盒的雞蛋,但是你到Costco只能買到一箱24瓶的可口可樂跟24個一盒的雞蛋,Costco一般都是賣大包裝商品。另外一個區別就是Costco的貨架是那種直到天花板的高度,上面擺著成箱(邊長2米)沒開封的貨物,超市本身就有倉庫的功能!第三個區別就是Costco一般都會開在市區之外,它的房租或者地價都相對便宜。


(Costco內景)

大包裝確保了單位產品的價格更低,倉庫的減小也削減了倉儲支出,房租便宜也能令其更好讓利於顧客。但是價格低並不是它的靈魂,它的靈魂是質量優。它有專業的團隊每年審核銷售產品的來源,而且每一種商品可能只有兩個品牌在售,這樣也節省了顧客挑選的麻煩,而且顧客可以十分放心產品的質量,也就是說,Costco已經讓顧客相信,我替你們選擇了最質優價廉的產品,你們放心在我這拿就行。更別提Costco還有自己的商品品牌kirkland,更加確保了它質優價廉的口碑。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去沃爾瑪你在眼花繚亂的同類商品面前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去比較挑選,比較質量和價格,而在Costco你就不需要了,因為你相信這裡的質量有七八十分,價格卻是最實惠的。

倉儲式超市在美國十分的盛行,比如典型的Costco, Sam's,這兩個都是日常生活超市。另外還有Lowes和Homedepot大型傢俱超市,這兩個超市主要賣裝修DIY材料,木材、水泥、門窗、螺絲釘等等一切你能想到裝修和建造一個房子的東西這裡都能買到,因為美國人喜歡自己修房子,喜歡自己建個花園和小木屋,只要你願意動手這裡就都能買到。下面這張圖就是homedepot的內部一隅。

那麼從顧客的角度來說,他為什麼會選擇花錢買會員卡而不是去更便宜的沃爾瑪買東西?那麼這在中國適用嗎?

其一:

美國人逛超市的習慣和我們不一樣,我在國內逛超市其實有點悠閒娛樂的感覺,沒事的時候可能天天去超市。但是大部分美國人不然,一是他們上班挺辛苦,二是懶得去超市,所以他們可能半個月才會去一次超市,因此每次去都會買上滿滿一車的礦泉水、飲料、肉和菜,儘量滿足半個月到一星期的消耗,而Costco這種大包裝銷售的方式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買菜幾乎是一天去一次,因為覺得冷凍的肉和冷藏的蔬菜都會變得不好吃,讓你一個星期逛一次超市你可以忍得住嗎?如果忍不住,那你去Costco買那麼大包裝的日用品幹嘛。

這種購物車和購物量是美國人的常態

其二:它的旁邊就有專屬的加油站,油價往往都是附近最低價。每次去買東西之前都先加個油然後進超市買東西,有時候我分不清是去買東西還只是為加油而順便買東西,這個在國內可能很難做到吧,看他能不能申請到開加油站的執照。說到加油站我們就不得不提車子,因為那些大包裝的日用品和食物,你是別想肩扛手拎帶回家的,騎電動車也帶不回去,只有車子才行,所以在這裡買東西必然要有一輛車,而這點就讓大部分人止步了。

costco加油站

其三:在我潛意識覺得這個超市賣的產品都是最安全和高級的,同時價格也是最合理的,我可不擔心食品安全和質量。不是我妄自菲薄,Costco如果要在中國挑選到質優價廉的進貨渠道成本會很高,因此質優和價廉是悖論。Costco在美國可能只是日常消費,但是到中國只能走高端路線,因為保質量就別想保價格了。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Costco在你的城市開店,讓你每年花300塊錢持有一張會員卡,而且裡面的商品都是高級商品,你會辦卡嗎?我想能加入會員的都是一批高收入而且追求品質的人吧。因此它能賺錢嗎?能,這當然能,中國有錢的人就是多。但是它不能流行起來,註定不能像在美國那樣成為普通人的選擇。而且Costco只能開在一線城市,這裡有錢有意願的人多的是。

其實我想說,Sam's在中國是有店的,好像是全國有14家(說錯別打我)加店,叫做“山姆會員店”,我在上海浦東新區周浦鎮附近見過,據說它是盈利的,畢竟頂著一個進口商店的名頭啊,所以普通人可能聽都沒聽說過,但是土豪很喜歡。

但是homedepot曾經在北京開過家裝店,但是很快就失敗了,畢竟中國人哪有自己動手裝修房子的時間,哪有打理花園的地方?


穿美國望世界


原封不動的照搬肯定不可以,但改良過後,有可能在中國,取得不錯的效果。

先看山姆會員店。這種商業業態實際上已經引入了中國。深圳很早就開了山姆會員店在大陸的第1家門店。最近五六年,山姆會員店在大陸加速了擴張步伐,目前已經有10多個城市,開設了山姆會員店。開店總量現在已經超過了20家。從目前的經營狀態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山姆會員店的會員費在最近幾年都有所增長,這說明客戶的忠誠度很高,這才使得沃爾瑪敢於提高會費。

至於costco,據說今年下半年在上海會開出第1家門店,短期內比較保守,不會進行大規模的擴張,上海的第2家門店要到明年才開。至於擴展到其他城市的情況,現在好像還沒有消息。由於目前的銷售反應還不能獲知,所以也很難說中國市場會順利接納這種特殊的倉儲式業態。

應該說,單純從山姆會員店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中國消費者和美國消費者對於山姆會員店的消費需求有顯著的差異。中國消費者目前主要是把山姆會員店作為採購進口商品的,尤其是廉價進口商品的重要渠道。而美國消費者顯然是採購日常用品。這就導致,山姆會員店在中國的定位,實際上要比在美國的定位更高端。中國的山姆會員店的主要客戶受眾是大中城市當中的中高收入群體。美國山姆會員店的消費者則主要是一般的中產階級。應該說山姆會員店也意識到了這種需求的差異,所以目前在對外宣傳的時候,特別強調進口商品豐富,將其作為吸引消費者的一個主要因素。

至於costco如何定位,我不清楚,要在開業以後才能得知。網上有很多對於這一個企業的譽美之詞。比如沒有退貨期限,甚至於已經食用過的食物也可以拿來退貨。我不知道這個是美國真實的情況,還是被有心人刻意誇張的結果。我只認為,這種政策本身是不符合商業邏輯的。不要說在中國就是在美國,也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而如果這一種政策在中國推行,必然會導致經營成本急劇上升,不可能持久。至於在會員購買商品之外,額外提供增值服務,這一點山姆會員店也有,但似乎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大。而且某些增值服務是和美國國內的商業環境密切相關的,恐怕很難直接覆蓋到中國。比如有人說,持有商店的會員卡,可以在特定的加油站獲得低價加油的特權。這種特殊的增值服務,恐怕在中國很難複製。

另外,這些商店往往以低價格的加工食品,來吸引顧客。但是在中國,民眾對於生鮮食品有特殊偏好,超市中的加工食品,需求量一直不是很高。這種模式,在中國能夠起到的廣告效果相對有限,並且也不可能像美國那樣提供同樣份額的利潤貢獻。因此山姆會員店在實際經營的時候,在中國的經營重點就放到了進口食品上面。cost CO是否會步其後塵,不得而知。不過,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綜合來看,此類商店在進入中國以後,勢必要進行經營重心的調整,才能適應中國市場。但究竟能否長期發展,還有待觀察。


zyb38537240


Sam’s 已經在中國開了一些店了。Costco也即將在上海開第一家店。這兩個品牌從形式上講是倉儲量販式賣場,但本質上的確是整合目標顧客群的共性需求的商品的量,以大量採購的方式降低這些精選商品的成本價格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在中國可以存在,但要成功挑戰非常大。中國城市的居民居住密度較大,但有共性需求的消費者聚居的概率不高,消費者囤貨的意願的確不強,如果靠精選商品來滿足單店覆蓋區域的客群,並且要盈利的話,難度非常大。另外,從品類規劃上講,麥德龍並沒有走精選商品的道路,其有相當一部分b端的業務不大為人所知,所以它的現購自運模式實際上更類似於日本的所謂“業務超市”的模式。在線下連鎖雜貨賣場中,只有大潤發和麥德龍能連續保持十年以來主營業務淨利潤盈利的。


伊恩W


其實Costco的主要商品是大包裝非生鮮食品,都是工業化生產的,保質期比較長。這樣它就可以大規模採購,降低成本。中國人對於半成品食品的接受程度沒那麼高,而且這些半成品也不健康,含糖量太高了。如果Costco開在中國的話,必須增加生鮮產品的比例,生鮮產品保存期短,這樣它就很難大批量採購,成本也不會那麼低,售價也就沒那麼大優勢了。Costco在中國很難完全照搬美國的模式,必須有更加優化的供應鏈管理,這點國內的超市已經做了很多年了,會有比較大的先發優勢。Costco在美國的成功是他複合了當地人的消費習慣,在中國完全按照美國的模式複製過來是很容易失敗的。



用戶3984806356175


有難度,倉儲式超市在中國其實並不完全適合中國國情。中國由於生活習慣跟房屋配置等原因一般不會一週去一次超市買一週或者半個月的東西,特別是南方人,更喜歡食材的新鮮。另外中國的消費也並未達到美國水平,我們的食品結構和生活基尼係數也遠沒有美國低,因此很多家庭購買的東西也並非習慣購買大量一次性用品。倉儲超市很大盈利點在走量。麥德龍在中國窘境就明白。


心上的山水950


我就打算購買那裡的巨大包裝洗髮水沐浴露,中國那裡能購買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