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晒晒:母猪峡


丹凤晒晒:母猪峡


丹凤晒晒:母猪峡


(一)

有天,高峪沟的朋友石发财给我打电话说,带你去土门龙王庙一带,看当地的八景吧。我高兴的答应了。

骑着摩托,不觉间,进入龙王庙河地带。拐进了西边一个沟后,石先生说,纸坊河到了。停了摩托,开始在土路上行走了。一路上,我一直追问,为啥叫母猪峡,是这里曾经养过母猪吗?

他的解释是这里有个母猪成了精,上下吃人,一窜八丈高,最后雷公降伏了它,打掉了它的上下颌,化成了是头猪。山上有它的洞穴。现在还在。

进入峡窄处,只见两边山头上各长了两棵大铁匠树,似乎是把门的。路下面有道狭长的深巷,我便猜想那是山里人赶猪经过的地方。


丹凤晒晒:母猪峡


(二)

一丛竹子,在路边弯下腰来,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雨棚。面前突然开阔起来,大面积的土地,被石练勾画成了好多优美的图画。东边缓坡处有人烧野火,炊烟便袅袅的上升了。石先生便去打问了。

我到了西边人家处,一条黄狗就对着我的腿扑了上来。主人叫住了。

这是一个六间房的大院子,门前的杂物凌乱的堆放着。一个电视锅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看情形,日子并不好过。我问这个年龄约70岁的老汉“石人有石洞,石锅有石碗”这句话的来历。

他嘿嘿的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说,“母猪洞是有的,很大,三间房大,藏个千把人不成问题。石头母猪,生了好多猪娃,山上的大小洞穴都藏着。那豁豁嘴叫雷打了的。”

这样一说,更增加了其神秘性。而我,更想去探求了。

我央求他给带路,他爽快地答应了。扛了䦆头,走在前面。我问,你是要挖地啊?他说,要顺带挖一棵野生大茴树栽在房前屋后,以后就不用买调料了。于是,我们便在幽深的峡谷里东张西望了。经过一家已经垮塌的房屋后,路有点坑洼了。不时地,能看到一些石头上有碗口大,水桶深的洞,知道这是喀斯特地貌特征之一。

这是初春的一天,树木还哆嗦着身子,没有一点绿意,除过偶尔闪过的冬青树外。


丹凤晒晒:母猪峡


看了几个洞后,我有点失望,都太小。都是流水冲刷形成的。但是,此时却完全没有了水。只剩下了几个牛大的石头交叉的堆放在一起。

这个姓童的老汉说,水全部跑到地下了,钻进山里了。夏天下猛白雨,水很大哩。

我问,母猪洞到了吗?

“很高哩,就怕你走不动路。”

我笑了笑,说自己身轻如燕,练过功夫。


丹凤晒晒:母猪峡


(三)

猪头的形象,从老远看比较模糊。待要走近一点,却十分不容易。幸亏有这个向导引路。走的是一条老路——现在却完全被杂树,野藤所遮挡了。有时候是在刺架里穿行,有时走的却是峭壁悬崖。

他找到了一丛大茴树。

大茴树的叶子原来很绿,叶子很厚,闻之,有一股奇特的香味。

他不准备上去了,扔掉了䦆头歇息,我也脱掉了皮衣。他又不放心似的,问了我一遍,“你确定上去?很陡峭的。”我回答说,“当然。都到这里了。不上去对不起老天爷。”他给指了路,我和石先生猫着腰,走了。

不多时,听到他挖树的声音,砰砰地,满山里响。


丹凤晒晒:母猪峡


(四)

沿途可以看到许多粪便,一堆一堆的。我趴下了,仔细地观察,是新鲜的,上面泛着光泽。我问石先生,他说,这是新鲜的羊粪。刚才一定有野山羊从这里经过。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我哈哈大笑起来,在我的野外生涯里,还没遇到过野猪,野羊等兽类。一切妖魔鬼怪,都怕我。


丹凤晒晒:母猪峡


坡度成了六十到八十度左右,有时需要抓住一棵树,才可以有力气攀爬。一道石板崖下,终于看到了所谓的母猪洞。

这是一个扇子崖。约30平方大小,突出的部分,遮盖了风雨,成为动物的天堂。我们先是进了两层的洞。洞不深,但是很有特点:呈棺材的形状,分作了上下两层。石壁上有流水侵蚀的痕迹,有的像是坐佛,有的却似鬼怪,不一而足。地上,有动物的脚印,杂乱无章,深浅不一。


丹凤晒晒:母猪峡


这个洞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大斜坡。那人工修葺的土台子,已经被蹬的溜光溜光。可以想象到动物们顺着坡跟,一路爬行,试图住宿,或者相约在这里干仗的。

石先生眼睛尖,给我说,你看,这个洞原来住了人,是打有土墙的。我俯下身去看那土墙,果然是农村盖房的板墙形式。


丹凤晒晒:母猪峡


(五)

站在洞口朝上看石头的猪,更像了。这是一头面朝南山的猪。猪嘴张开,是要吞人,或者吞月。要爬上去,必须经过两米多高的光滑的石壁。我绕了一圈,试图找到攀爬落脚点。

爬完南边的一个石头缝隙里,又看到一个狭长的洞。这些,都似乎有流水的痕迹。而石头猪还没到。

只见两山之间,夹了一个石头,如果能攀爬上去,就可以成功的看到石猪。

这时候,石先生担心起来。他一再的告诫我小心些,万一没把握,就不要上去了。

我不说话,抓住了一棵小铁匠树,脚蹬到石头山上,成了一个悬挂的“大”字,上了第一步。然后,将手插进裸露的树根里,开始了第二步。腿脚并用,像一个撅起屁股的猿猴一样,终于翻上一个平台,看到了石猪。


丹凤晒晒:母猪峡


(六)

到了近处,才发现它的形状更像是一个石柱,或者一个硕大无比的蘑菇。上大下小。我又换了几个角度,仍然不像是猪。

我想起上来时,有人说这个峡谷应当叫母子峡。如果说是母子,估计加上旁边的一个小石头,很像是母子相抱的情形。当地八景里说的“石猪有石圈,石人有石碗。”中的石人,石猪估计就是这一个石头了。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景观,是常有的事。

石先生说,附近还有一景,叫响洞。响洞就在岭上,是一个竖着的洞,将石头扔下去,会听到撞击的声音,绵延不绝。

我很想去,因为时间关系,算了吧。下次再来。


丹凤晒晒:母猪峡


(七)

正说着,天上突然下起雨来。看样子,是不能很好地观赏景色了。下山很是容易,不到半个小时,我们脚下打滑,手上抓树,很快地就和向导汇合了。

他已经挖了好多苗树。

他问我们都看到些什么,我一一的介绍了,并说出了自己的困惑:“看情形,这个洞洞里曾经有人居住过,是咋回事?”

童老汉说,我们看到的那个土台,叫马家台。姓马的人从河南上来,在这里躲过土匪。主要是躲李长影。

“李长影是谁?”我问。

“大土匪。从河南来到竹林关一带,烧杀抢夺,见人杀人,见啥抢啥。当时这里路断人稀,血流成河。”

我想了想,这个和当地的传说母猪精类似,吃人。


丹凤晒晒:母猪峡


丹凤晒晒:陕西商洛人,70后,网络写手

温情提示:母猪峡,原名母子峡。位于丹凤土门镇龙王庙河村,纸坊沟。有爱好旅游,探险的朋友可以准备好装备。山高路险,安全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