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朋友的父親老何在體檢時發現了主動脈有鈣化,他對這個結果有點不太懂,以前檢查都是說動脈硬化,這次怎麼是鈣化了,動脈的“鈣化”與“硬化”是不是一回事,哪個更嚴重呢?華子帶著他去請教了心內科的醫生。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一、動脈鈣化以硬化為基礎

心內科的醫生告訴老何,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並不一樣,動脈鈣化多是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形成。隨著人體衰老,動脈血管彈性發生退行性改變,在硬化的血管組織中就可能發生鈣鹽沉積,這樣在做醫學檢查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鈣化光斑。

傳統的看法認為動脈鈣化是動脈硬化程度的加重,臨床上動脈硬化併發鈣化的患者也比無鈣化的患者的病情更重一些,但現在也有研究認為鈣化對發生粥樣硬化的動脈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比如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是不穩定的斑塊脫落和破裂,形成血栓。一些研究顯示,在粥樣硬化斑塊中的鈣沉積可以降低斑塊的脆弱性,從而使不穩定的硬化斑塊轉變為穩定的硬化斑塊,不易破裂。

但是動脈鈣化也會增加發生動脈瘤和動脈夾層的可能性,而且在鈣化形成的早期,會使斑塊變得更“脆弱”。綜合來看,動脈硬化合並鈣化,意味著動脈硬化的程度更重,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並不會增加。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二、動脈鈣化之後怎麼辦

動脈鈣化與動脈硬化會合並存在,互相促進。動脈硬化一旦發生就很難逆轉,因此在治療上主要是通過規範的藥物治療來延緩動脈硬化的進展。

第一,要針對病因治療。主要是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症狀。其中高血壓的危害程度最大,一定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危險指標,心腦血管疾病高危者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危險程度不高者可以控制在2.6mmol/L以下;注意控制空腹血糖(3.9~6.1mmol/L)與餐後血糖(峰值應小於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應低於6.5mmol/L。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第二,要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預防。預防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發生,主要有兩種藥物,一種是他汀類藥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時,可以穩定斑塊和血管內膜,防止斑塊破裂。長時間應用時,還會使斑塊密度增加,體積縮小,產生一定程度的逆轉斑塊的作用。另一種藥物是抗血小板藥,代表藥物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預防血栓的形成。這兩種藥物,是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患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三、生活調理同樣重要

規範的藥物治療很重要,但藥物不是萬能的,必須要與生活調理互相配合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事實上,有些輕度的患者通過生活調理就可以控制自己的“三高”,從而避免或是減少服藥量。

生活調理中,戒菸是必須要做的事。吸菸會損傷血管內皮,會引起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還要限酒,每天攝入酒精不超過25克,最好不喝酒。飲食上要低鹽、低脂,烹飪時用植物油,儘量避免攝入動物性脂肪。保持健康的體重,對控制血壓和降低血脂有重要的意義。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並且每天堅持。規律作息,保持心情的樂觀,避免情緒波動。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一樣麼?哪種更嚴重,要怎麼辦呢?

綜上所述,動脈鈣化是動脈硬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意味著動脈硬化的程度更高,但並不會增加疾病發生的概率。通過藥物治療與生活料理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在用藥之前應經過醫生的診斷和指導。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聯繫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